外经贸政策调整使出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8-07-23 14:25 538

从天津口岸看我国外经贸政策调整的作用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缓解因我国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国务院自2007年以来对我国外经贸政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2007年5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重点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另外将2006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同时还对天然石墨、稀土金属等资源性商品开征5%~15%的出口关税;6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2007年7月1日起再次对出口退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涉及商品2831项,约占海关税则全部商品目录总数的37%,且不设置过渡期,其调整范围之广、调整幅度之大均堪称历次之最;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加工贸易政策实行重大调整,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上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到目前已经实施近一年的时间,为了解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天津海关对天津口岸相关商品、企业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整效应立竿见影(一)一般贸易出口量萎缩,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备案金额和实际出口量明显下降。

  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在天津口岸效果明显。2007年上半年政策实施前,天津口岸出口货运量3806万吨,出口货值352.4亿美元,其中,受加征出口关税和调低退税率影响的商品出口货运量3488万吨,货值158.9亿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总量和总值的91.6%和45.1%;政策实施后6个月(7~12月),出口货运量呈现明显回落,天津口岸出口货运量3788万吨,出口货值400.5亿美元,其中,受加征出口关税和调低退税率影响的商品出口货运量2573万吨,货值161.2亿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总量和总值的比例下降到67.9%和40.2%;到2008年一季度,受加征出口关税和调低退税率影响的商品出口货运量和货值分别为960万吨和70.4亿美元,占天津口岸出口总量(1544万吨)和总值(192.5亿美元)的比例已经下降到62.2%和36.6%。

  从月度出口量来看,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以占天津关区出口业务量94.64%的海运业务为例,2007年1~6月份,出口业务量月平均增幅5.56%,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后则呈现逐月明显回落的趋势,2008年1月虽然稍有反弹,但2、3月份则出现负增长,其中3月份降幅14.7%,为历年罕见。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的商品来看,钢铁制品和服装制品所受影响比较明显。如税则73章的钢铁制品,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出口量148.4万吨,同比下降10.03%;再如服装制品,一季度天津口岸出口量22718.6万件(套),同比下降7.08%。

  加工贸易方面,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实施后,天津海关备案涉及限制类商品合同金额和实际进出口值均出现大幅下降。2007年9月~2008年3月,限制类商品备案金额2557.02万美元,加工贸易实际出口金额47299.95万美元,与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7.45%和10.26%。与此同时,由于限制类商品范围大幅增加,银行台账保证金实转金额剧增,达到3602.21万元,同比增长91.07%。

  (二)天津口岸贸易顺差大幅回落,宏观调控对减少贸易顺差的扩大起到明显控制作用。

  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对外贸易顺差25.8亿美元,同比减少23.3亿美元,降幅为47.5%。其中,对美、日等主要贸易国的出口呈现贸易顺差减少、逆差扩大的趋势。2008年一季度,天津口岸对美贸易顺差16.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6亿美元,降幅28.28%;对日贸易逆差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亿美元,增幅78.43%。

  从受宏观外经贸政策调整的商品对贸易顺差下降的影响来看,虽然此类商品的贸易顺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主要是因为出口平均价格上涨造成的。由于国家外经贸政策调整使此类商品出口受到明显抑制,出口货运量的大幅下降抵消了出口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说明国家外经贸政策的调整在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三)调税商品平均出口价格较调整以前大幅上扬。

  2008年一季度,天津海运口岸出口征收关税累计入库25.04亿元,为去年同期的4.46倍,天津口岸出口征税在全国海关的比重达到34.59%。在出口征税商品货运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出口税收的不断增长说明了出口货值不断提高。受政策影响的商品平均出口价格提高的原因一是加征出口关税后企业成本增加,通过提高价格向国外采购商转移税收成本;二是企业原有的依赖出口退税赢取利润的空间消失,提价是保留利润的现实选择;三是原料持续涨价等因素使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增大;四是我国是全球低端产品的主要供应国,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较高,出口下降导致国际市场供应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价格上扬。

  (四)国有和合资企业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

  以钢铁制品为例,2008年一季度海运出口量最大的企业多为私营企业,出口量同比增长6.55%;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集体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出口量明显下降,其中国有企业出口量同比下降17.8%,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量同比下降30.19%,集体企业出口量同比下降37.97%。

  未来任重而道远(一)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一是保证金实转占压流动资金影响生产。在调查中了解到,此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纺织、纺纱、钢材冲压、橡胶轮胎等从事简单加工和初级加工的企业影响较大。如某家纺纱业企业反映,企业实行保证金实转后,每年需占压流动资金1000余万元人民币;某改制后的老国有企业,实行保证金实转年占压流动资金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是出口退税调整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如无菌包装袋出口退税由13%降为5%后,按出口额1000万美元计算,综合成本增加约80万美元;再如某些钢铁初级产品出口退税13%到出口征税15%,按出口价3500美元/吨计算,每吨从退税455美元到征税525美元,出口每吨这类钢铁产品生产成本直接增加980美元。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重道远。

  虽然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外经贸政策调整给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从调研的情况看,无论是加工贸易企业还是一般贸易企业都还没有把提升技术水平、加快设备改造升级换代作为适应外经贸政策调整的首选策略。从政策调整至今,天津市受政策调整影响的加工贸易行业仍没有出现梯度转移、转型升级的迹象。部分企业认为,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而政策调整所涉及的企业又多为中小企业,大部分不具备这两项条件,宁可微利保本经营,近期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都不可能实施。在调研钢铁行业企业时了解到,多数企业的策略现在一是“挺”,二是准备开拓国内市场,三是“挺”不了就“关门”。同时,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些小型钢厂已经关门倒闭。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利用结转方式进出口限制类商品不需要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的政策,改变原材料采购方式,更多地采用从国内深加工结转进口或者直接从国内采购的办法来避免产生保证金台账,如某公司将以往从国外直接进口不锈钢板加工改为从国内企业深加工结转进口,某公司则通过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加工后内销。由此看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三)海关监管面临较大风险。外经贸政策调整后,在海关实际监管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风险点:一是出口环节走私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企业多采用伪报商品材质、加工方式、外观形态、加工程度、低报价格等手法逃避海关监管。2008年以来,天津海关海运监管现场先后查获了10起走私出口应证应税钢铁产品案件,涉及商品主要为镀锌铁丝、钢管、钢带等。二是加工贸易监管存在隐患。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前,多数企业向海关集中备案了一定数量的手册,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倒卖料件、“人去楼空”的现象,但由于政策调整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成本增加、利润压缩的实际情况,一些诚信等级较低的中小企业难免存在倒卖保税料件牟利的冲动和可能,特别是随着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企业集中备案手册基本用尽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所带来的监管隐患在不断增加。三是天津口岸成为政策调整涉及商品出口较为集中的口岸,出口税收增幅过大虽然有价格正常上涨的原因,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率倒挂的情况下,贸易渠道“热钱”涌入的隐患需要引起严重关注。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