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盼望信贷结构改善
新闻视界
利息支出涨了五成
民企盼望信贷结构改善
“压根就贷不到款!”
在义乌市商城大道国际商贸城二期南大厅的浙商银行义乌分行大厅里,刚从信贷科出来的私企老板李至成拿着自己的房产证、企业购销合同、信用证等贷款手续又一次空手而归,这已经是他跑的第三家银行。
李至成无可奈何地告诉记者,面对融资环境较为紧张的局面,即使手中有地产、房产等抵押物,也贷不出钱。
义乌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多、发展潜力大,一直被当地各金融机构视为“香饽饽”,争相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然而,现在几乎很少企业能贷到款。从以前的“香饽饽”到现在的吃“闭门羹”,义乌中小企业正遭受巨大的反差。
银行捂紧“荷包”
“在2007年1至2月,我们行投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占全行总量的76%,但今年同期,这个比例估计连15%都没有。”据工行义乌支行一位人士介绍,去年该行,一直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扶持的重点,但在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义乌各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同程度趋紧,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成为银行的压贷对象。
根据人行浙江分行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浙江全省存款余额29030亿元,贷款余额24940亿元,存贷比达到86%,全省资金缺口非常大,人行安排2008年全国信贷增速大体为13.86%(2007年是15%以上),即便考虑到各商业银行对浙江实行信贷倾斜政策,浙江省全年信贷增量预计还是难以超过2007年4180亿元的水平。浙江省一季度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为104.9,分别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下降12.6和10.9,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更是处于不景气区间,仅为95.9,有21.1%的中小企业感到融资困难,部分企业已经显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
据记者接触到的部分民营企业反映,以往各银行通常在一季度将全年贷款额度的60%以上发放给企业,而大部分企业也是在每年一季度从银行获得贷款来维持或者扩大再生产。由于今年银行一季度贷款总额大幅减少,大部分民营企业难以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因此感到资金压力空前。
一边是日益稀薄的产品利润和日益紧张的资金压力,一边又是高昂的融资成本,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被逼到了墙角,很多企业开始尝试高利贷。
浙江省银监局今年6月份的一份调研报告,公布出浙江中小企业因借高利贷而倒下的“死亡名单”。在台州市15例因经营失败逃逸的企业案例中,多数企业涉及民间借贷。
银根紧缩效应凸显
银行信贷紧缩致使本来就存在贷款难、担保难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
根据浙江省“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亟待改善”报告显示,在工业经济发达的杭州市萧山区,一季度,该区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存货增长3成,两项资金占有43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8亿元,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同比延长8天,资金沉淀导致资金需求大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