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部湾“钢铁双引擎”起动

2008-07-02 10:26 545

新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注资358.6亿元,注册地在广州市。其中宝钢集团现金出资286.88亿元,持股80%;广东省国资委和广州市国资委合并持股剩下的20%

    新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注资358.6亿元,注册地在广州市。其中宝钢集团现金出资286.88亿元,持股80%;广东省国资委和广州市国资委合并持股剩下的20%股份。

    其合力的落脚点,是“广东湛江千万吨级钢铁基地项目”。

    “这对于推进广东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广东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里程碑意义。”广东省长黄华华在揭牌仪式上直言,湛江钢铁项目的目标在于“世界一流”的钢铁生产基地。

    而就在三天前,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召开。“把防城港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型钢铁基地,事关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这次小范围会议上,掷地有声。

    “(项目)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郭直言。事实上,由武钢、柳钢参与的“广西防城港千万吨钢铁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早已开始展开。

    如此一来,环北部湾沿岸的“中国半弧”上,仅一期规划就已经达到1000万吨级的钢铁“双雄格局”显露出来。而同在半弧之上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也可能因此而担当原料运输和承接湛江石化产业转移的角色。

    “钢铁双雄逐鹿粤桂,将改变原有的‘北港南流,西钢东流’格局,将推动华南新一轮产业布局。”广东省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说。

    粤、桂打造钢铁基地

    广东省选择“千万吨级”、选择湛江并不难理解。

    早在1990年代,钢铁巨头宝钢试图在广东建大型钢铁厂的计划就多有显露。在这个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里,对钢材的需求量一直巨大而且高质。但在国家“一五计划”期间,这里被作为前线而没有重工业项目落户。
   
    即使有本地中小型钢铁项目的补给,每年广东所身处的中南地区占到国家进口钢材总量的近50%,而出口只占10%左右。

    6月30日,广东省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冯炳文分析,广东本地的钢铁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一直在增强,缺口就逐渐增大,“况且这些中小型的钢铁项目技术落后、能耗巨大,急需升级”。

    与此同时,广东省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也客观上刺激了钢铁需求量的猛增。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在2010年,广东本地的钢材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韶钢有关人士分析。由此看来,1000万吨的项目产能在本地消化能力之内。

    广西的情况和广东相似。

    在由中咨公司起草的《关于防城港钢铁基地(申请报告)的核准评估报告》的有关意见中,“到2010年,广西及西南地区钢材消费量将达到5900万吨左右。”

    这当然包括了四川约2000万吨,广西约1300万吨,云南、重庆各约1000万吨,贵州约600万吨,该地区消费总量约占2010年全国消费量预测值的12%左右。

    郭声琨在6月25日的会议上直言:“防城港钢铁项目,是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撑。”这显然已经把防城港千万吨的消化能力放在了整个大西南。

    冯炳文告诉本报记者,其实早在2005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规划3个千万吨的项目在东南沿海,广西和广东各占其一是“理所应当”。长期来看,巨大的需求刺激着巨大的产能。

    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要求有优良的深水港条件来保障铁矿石原料以及产品的运输。防城港和湛江,又自然从各自域内的众多港口竞争中脱颖而出。

    湛江市委党校刘志红教授曾对本报表示,“哪个城市能获得钢铁项目,它就是华南钢铁基地。这对地方发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标志性意义。”

    环北部湾的竞合新格局

    在北部湾沿岸上,两个钢铁基地并驾齐驱的格局即将显现。

    接近广钢的市场人士分析,从产品供给上看,中期内,骤增的产量必然让产品形成竞争;从原料供应商看,短期内,铁矿石等原料的到岸价格也可能随着北部湾沿岸的需求量提升而水涨船高。

    “两者合作的空间,可以在于产品的质量层次、型号上有彼此的分工,能更好更全面地满足环北部湾市场的需求。”冯炳文更看到合作。

    表面上看,是两个城市、两个钢铁巨头在南中国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合作。这或将丰富这个中国经济增长极之一以及亚洲最具活力经济圈——北部湾沿岸的区域发展路径,并由此形成该国际市场的能源、工业新格局。

    “把这个项目列为向自治区五十周年大庆献礼的一号工程来全力推进。”广西自治区主席马飚在6月25日的会议上强调,各相关部门都要从“国家战略”和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对待项目。

    此外,广西方面的一大利好支撑,是国务院刚在不久前批复了“钦州港保税区”,近在咫尺的防城港将能因此特惠政策而更好的来配套千万吨项目。

    广东方面也在积极聚集配套产业于钢铁项目周围,且已经明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和船舶制造等产业。钢铁项目俨然成为带动广东重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而在北部湾的东岸海南省,另一个保税港区“洋浦保税港区”的角色也清晰地显露出来。洋浦保税港区刚刚获得国家批复之时,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就向本报直言,“洋浦的定位是通向大陆板块的转运港”。北上的矿石巨轮将借道洋浦而至湛江。

    曾经参与洋浦港规划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陈文敬也向本报表示,洋浦可以作为油气能源、矿产资源的储运中心和中转基地。

    钢铁引擎还可能面对共同的海外市场。就在北部湾的西面,越南等需求巨大而生产薄弱的新兴国家市场,因为便利的湾内海运条件,也就成为两个千万吨项目的出口目标所在。

    可见,粤、桂、琼所环绕的北部湾,将因为“钢铁双引擎”的发动,而变得更加活跃。

 

0
标签: 国资委 广州市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