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棒喝” 银行融资信托理财紧急避险
融资性信托理财市场,在不断传出的“叫停、收紧”等传言中,已经风声鹤唳。
今年以来,中行已经全部停掉了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而工行也于5月前停掉了该类产品,同期,建设银行也开始大幅缩减此类产品的发售。
而一些继续发售的中小商业银行,也战战兢兢,但又抱着“没有说违规就是可以继续做”的侥幸心理。
迄今,面对已经慌乱的市场,监管依然没有明确表态,但又时时透露出要规范的信号。
叫停风声
信托贷款类理财计划,去年下半年以来曾经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但是,从2007年底开始,该产品市场的政策环境开始“晴转多云”。
事情起于2007年的银监发[2007]75号文。该份文件对银行的担保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并明确给出了禁止担保的范畴,该范畴中,“信托计划”正在此列。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个文件,对我们信托理财产品的影响极大。”
也就是从那时起,银行嗅到了“政策风险”的味道。商业银行认为,“这一方面是规范担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范爆发式增长的理财产品。”
正是由于对“收紧”信号的解读,中行在2008年干脆直接停掉了这个产品。
这份谨慎很快得到了印证。2008年4月份,银监会专门发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理财产品开始规范,并于4、5月份对银行的执行情况进行“暗访”。
5月份,传言再次甚嚣尘上。银监会叫停“银行为融资性信托做担保”成为最重磅的炸弹。
不过,本报记者获悉,由于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分别涉及银监会内部多个不同监管部门,而各方目前并未就此问题一起专门探讨,也未达成最终共识。
目前,唯一明确的说法是,“现在还没有发文,也没有禁止”。
而除了银监会之外,央行也开始关注此类贷款风险,并让部分银行填写了调查问卷。
这些都导致了银行开始“走一步,看一步”,并开始为政策“变脸”做准备。
银行“曲线救国”
准备之一,就是产品的突围式增长。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研究发现,5月份以来,理财产品的发售进入高峰期,成为自2004年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以来单月发行数最多的月份。其中,最明显的趋势是,信托理财类产品的快速飙升。
据统计,2008年5月份,32家商业银行(包括26家中资银行和6家外资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382款。其中的294款浮动收益产品中,有222款产品为投资信贷资产与票据资产的信托类理财产品。
记者获悉,该类理财产品的火爆,一方面与银行信贷规模控制有关,大量优质客户得不到贷款有关,一方面也与银行的“突围心理”有关。
某股份制银行财富中心人士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优质客户的贷款都得不到满足,银行没规模了,只能通过这个产品做。”
因此,挽留和维护客户,成为银行做这个产品的首要出发点,而其给银行带来的中间收益则不是银行的重点。
商业银行理财部门人士说:“这个产品对我们整个中间收入的贡献并不大”。
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信托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完全与商业银行的贷款一样,其中拿出大约2个百分点作为银行和信托公司的佣金收入,银行拿大头。”
如此计算,一般一年期信托贷款理财产品,除了佣金2%外,一般给投资者的收益为5.5%—6%。
而为了控制风险,银行对客户的选择颇为苛刻。
“我们对客户要求很高,至少要是我们评级为AA以上的,一般是AAA才行。”银行人士称。
之前为控制风险,信托公司一般都会要求银行为信托理财产品做担保。而在银监会叫停银行为信托计划做担保后,隐性担保成为变通之策。
银行隐性担保
但目前,这点成为市场和监管层争议最激烈的地方。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一般都是由银行为主参与,因而信托公司一般都会要求银行出具担保,以降低产品风险。
因而既要绕道银监会禁止银行为“信托计划”做担保的规定,又要达到担保的目的成为商业银行颇费思量的地方。
引入第三方银行做担保,成为变通方式之一。
商业银行人士介绍,由于银行对客户的筛选很严格,这样的大客户一般都会有多家银行对其授信,而在银行对其授信的额度内,银行可以通过发放银行贷款、也可以通过银行为其融资做担保、或者对其商业票据承兑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这样,设计理财产品的银行,就可以利用“第三方银行对其没有用尽的授信,让其为该笔信托贷款出具担保”。
而这样以来,银行由原来为“信托计划做担保”,即对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做担保,变成了对“信托贷款”做担保,即对融资方的信用做担保。
“其实,都是银行的隐性担保在其中。”
但商业银行认为,这样达到了三个目的,一不违规,二达到了信用增级,三是“如此绕规模也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
记者获悉,目前这一点正成为监管层争论激烈的地方,亦可能成为未来发文规范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