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调研报告

2008-06-13 08:491672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组长:郭田勇。课题组成员:蒋蛟龙(执笔)、赵晓玲、祁妙、褚蓬瑜、孙轶东、郭宏坚、陆洋、杨程远。

    报告精要

    从05年汇改至今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达到18%,而对于欧元虽然在07年处于贬值态势,但是随着来自欧盟的贸易保护以及欧盟地区经济增长的放缓,可以预计08年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出现逆转的可能性很大。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和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本次调研发现,将近57%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利润率在5%-10%的占28%,10%-15%的则只占9.57%,高于15%的只有5.45%,可见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并不高,尤其是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84.07%的出口企业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有加速的趋势,我们课题组对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做了一个统计。分为五个档次,即2%以下、2%-4%、4%-5%、5%-6%和6%以上,从中发现,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主要集中在2%(包含2%)以下,这部分企业(707家)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9.7%,其次最多的依次是2%-4%(602家,占33.8%)、4%-5%(340家,占19.1%)、5%-6%(88家,占4.95%)、6%以上(43家,占2.42%)。不到30%的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上。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所能忍受人民币升值幅度在2%(包含2%)以下的高达44.5%,而所能忍受6%以上的企业占比为零。而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将会加速,前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已超过4%,可以预见的是08年中小型出口企业出口压力将会更大。

    出口企业吸纳国内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很大,而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域差别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因此,从目前来看,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出口企业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 前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连续保持超过10%的增长速度,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只能通过出口需求进行消化,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至2008年4月又达1.756万亿美元。在此情况下,政府在努力提高内需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出口的调节,2007年7月商务部公布出口退税下调措施。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在05年汇改以后屡创新高,至08年4月累计升值达到18%,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减顺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从外部情况来看,次级债危机造成美国经济衰退基本已成事实,欧盟由于受到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拖累,其经济也出现放缓的迹象。作为我国主要出口市场,这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将有可能大幅减少。

    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35%,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出口型企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人民币快速升值及信贷从紧的背景下,这些中小型的出口企业受到利润下降和资金流断裂的双重压力。为了更好地衡量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程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成立了“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研究”课题小组。本课题组通过采集出口企业的数据信息,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针对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海南等沿海省市出口企业,总样本数为1900。其中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总共1780家中小型出口企业1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样本。样本企业的基本构成及行业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企业基本情况  ■

    本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第二部分为报告的主体,结合本次调研结果从不同侧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程度;第三部分是在前面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

    自从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越来越快,06年一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35%,而在07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则达到6.2%。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又达5%。

    人民币对欧元汇率走势却保持了跌宕起伏的态势。06年全年人民币对欧元贬值5.74%,07年全年贬值3.78%。08年前三个月人民币对欧元累计贬值幅度为3.91%,然而4月份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对欧元累计升值1.64%。

    根据调研结果,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民币升值并未大范围降低原材料成本,八成出口企业成本增长率处于5%以上。

    对于大部分出口型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占据其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我们对样本企业生产原料来源按行业分别作了一次详细的统计。

    表2 样本企业生产原料来源地  ■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1780家样本企业中共有1570家出口企业原料是来自于国内,占整个样本的比例为88.20%;而来自于国外的为187家,只占样本总数的10.51%。而对于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以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来说,其生产所用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占比分别高达91.62%、92.78%、90.46%。说明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国内,因此,国内资源等原材料的供给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都处于高投入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随着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巨大,强劲的需求推动了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成本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据调研过程中所了解,绝大部分出口企业是采用长期合同定价的模式,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生产成本的上升不能立即传递到产品价格,因而风险只能由自身承担。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规模小,没有自主品牌,因此与国外大型进口商进行谈判时议价能力也较弱,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对方提出的价格,所以成本的上升也很难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来进行转嫁;另外,由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而我国出口企业绝大部分采用的是美元结算的方式,因此,出口企业在面对生产成本上升不能转嫁风险的压力下又要面对汇兑损失2。

    而对于原材料在国外的出口企业来说,虽然从理论上人民币升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其进口成本,但是国际资源大多垄断于大型的公司企业手中,而我国单个出口企业本身由于规模小,在与国外资源出口商谈判价格时又往往不能齐心合力3,造成了国外资源出口商有可乘之机,在自身规模太小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只能被动接受国外资源出口商的高价。另外,由于国际商品市场的投机因素的存在,很多资源能源价格虚高,大部分资源价格上涨的幅度都超过了正常的需求增长的幅度,例如2007年一年间国际铁矿石、石油价格以及粮食价格等等上涨幅度超过50%。综合以上因素,对于原材料在国外的出口企业,即使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小于国际资源能源价格的上涨幅度,人民币升值所减少的原材料成本不能完全覆盖掉其出口成本压力。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人民币快速升值并未大范围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4。

    同时,根据我们对出口企业的成本增长率的统计,出口企业的成本增长率主要集中在5%-7%,这部分企业(637家)占到全部样本企业总数的35.8%,其次最多的依次是7%-9%(351家,占19.7%)、5%以下(336家,占17.0%)、11%以上(236家,占13.4%)、9%-11%(220,12.4%)。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有83%的出口企业成本增长率都在5%以上。对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随着08年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以后,出口企业需要更多有关企业员工的支出,劳动力成本将大大上升。另外,国家出于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考虑,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型出口企业来说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可见,出口企业的成本势必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水平,出口企业生存压力剧增。

    图1 出口企业成本增长率分布图  ■

    (二)利润率普遍偏低,五成出口企业利润增长率处于6%以下。

    企业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税后利润率。我们将样本企业在2007年的税后利润率分成五个档次,即3%以下、3%-5%、5%-10%、10%-15%和15%以上。可以发现07年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主要集中在3%以及3%-5%这两个区间段,这部分企业(1015家)占到了全部样本企业总数的57.0%,而其中3%以下的企业(541家)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0.4%,低利润率仍然是目前我国出口企业的一大特征。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图2 利润率分布空间图   ■

    第一,我国出口产品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等问题,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简单加工贸易类型,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

    第二,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面。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存在着总体数量大但单个规模小的特征,相互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价格协调机制,因此,出口议价能力并未随总量不断增大而提高,成本的上升很难通过价格的提高来进行转嫁。

    第三,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印度、印尼以及越南等国鼓励本国的加工贸易,国内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加工贸易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低的特征只能迫使出口企业采用“以价取胜”的策略,从而造成各出口企业竞相低价抢占份额。

    第四,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对美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欧元区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不断利用技术、关税等壁垒大大增加了我国出口成本。

    第五,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利润被吞噬。

    以上充分说明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出现普遍偏低的现象,而人民币快速升值无疑又对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5。

    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长率水平较低。从图3中可以发现出口企业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主要集中在4%以下以及4%-6%这两个区间段,其中利润增长率在4%以下的企业(626家)占到了全部样本企业总数的35.14%,其次最多的依次是4%-6%(424家,占23.80%)、6%-8%(271家,占15.21%)、8%-10%(186家,占10.42%)、12%以上(163家,占9.15%)、10%-12%(110家,占6.18%)。由此可见,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大部分处于6%以下,这与我国GDP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不相匹配,出口企业利润增长遭遇瓶颈。

    图3 利润增长率分布图  ■

    (三)九成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容忍度在5%以下

    针对目前人民币升值有加速的趋势,课题组对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做了一个统计。分为五个档次,即2%以下、2%-4%、4%-5%、5%-6%和6%以上。

    图4 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容忍度分布图  ■

    从图4中发现,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主要集中在2%(包含2%)以下,这部分企业(707家)占全部样本总数的39.7%,其次最多的依次是2%-4%(602家,占33.8%)、4%-5%(340家,占19.1%)、5%-6%(88家,占4.95%)、6%以上(43家,占2.42%)。不到30%的出口企业所能忍受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在4%以上。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型出口企业所能容忍的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这主要体现为: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并未大范围降低出口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的同时,中小型出口企业由于采用订单式生产,从合同签订到收到货款期间出现汇率损失。由于国内外汇衍生市场的发展滞后以及中小型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相关人才的缺失,导致这些企业无法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转嫁风险。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同时还给出口企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正如我们在调研中所发现,一些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对美元在未来的升值幅度以及升值时间都不能很好的预期,导致大部分出口企业只能被动接受订单生产而不能大规模的主动生产来扩大市场。另外,我国出口企业之间的协调机制极不完善,尤其是同行业之间往往出现“兵戎相见”的现象,而各出口企业由于预期的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同导致其所能提供的价格出现偏差,造成了国外相关进口商进行压价,从而缩小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总的来说,出口企业所能容忍的升值幅度较小。然而08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处于加速状态,前三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就已超过4%,可以预见的是08年中小型出口企业出口压力将会更大。

    (四)大部分出口企业预期人民币汇率将全面走强

    当问及人民币对美元、欧元以及日元等重要国际货币汇率走势时,60.8%的出口企业认为人民币将会保持对美元、日元以及欧元同时升值,26.3%的出口企业认为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对美元、日元的升值以及对欧元贬值,剩下的则表示人民币对这三种货币的走势不清晰。可见,大部分出口企业预期人民币汇率未来将会全面走强。由于人民币在07年出现对美元升值而对欧元贬值,一些出口企业将出口于美国的产品转销到欧元区,从而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因此整个出口额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是随着中欧工商峰会召开以后,来自欧盟等国的贸易保护以及该地区深受美国次级债危机拖累而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对欧元在未来的走势将会由弱变强,我国对欧盟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在08年下半年将难以持续。虽然大部分出口企业预期到未来人民币将会对美元、欧元以及日元出现升值的状态,但是仍然会碰到升值幅度大小以及升值时间长短的难度,这对于未来我国出口企业的仍将带来不确定性,不利于其规模化生产。

    (五)出口企业采用各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

    调查发现,如果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快速升值状态,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各出口企业的首选,中选率达到59.9%,其次依次是“压低工资减少成本继续生产”,中选率为10.5%;“维持工资不变,但解雇部分员工继续生产”,中选率为10.5%;“出售企业,抽回资金转行”6,中选率为5.24%;而选择“停产倒闭”选项的只占3.75%。

    图5 出口企业采取的各种措施   ■

    第一,我国出口产品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等问题,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简单加工贸易类型,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

    第二,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面。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存在着总体数量大但单个规模小的特征,相互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价格协调机制,因此,出口议价能力并未随总量不断增大而提高,成本的上升很难通过价格的提高来进行转嫁。

    第三,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印度、印尼以及越南等国鼓励本国的加工贸易,国内出口企业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加工贸易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低的特征只能迫使出口企业采用“以价取胜”的策略,从而造成各出口企业竞相低价抢占份额。

    第四,受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对美出口出现下降的趋势,另外,欧元区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的迹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不断利用技术、关税等壁垒大大增加了我国出口成本。

    第五,我国出口企业大部分采用美元结算,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利润被吞噬。

    以上充分说明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出现普遍偏低的现象,而人民币快速升值无疑又对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冲击5。

    同时,出口企业利润增长率水平较低。从图3中可以发现出口企业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主要集中在4%以下以及4%-6%这两个区间段,其中利润增长率在4%以下的企业(626家)占到了全部样本企业总数的35.14%,其次最多的依次是4%-6%(424家,占23.80%)、6%-8%(271家,占15.21%)、8%-10%(186家,占10.42%)、12%以上(163家,占9.15%)、10%-12%(110家,占6.18%)。由此可见,近三年平均利润增长率大部分处于6%以下,这与我国GDP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不相匹配,出口企业利润增长遭遇瓶颈。

    图3 利润增长率分布图  ■

    (六)出口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大

    总的来说,我国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快速升值背景下,其生存压力大增,生存前景不容乐观。但是现阶段出口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仍然至关重要,这不仅体现在出口可以拉动GDP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口企业能够吸纳国内剩余劳动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本次调研还专门针对样本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了统计。47.2%的中小型出口企业从业人员在200人以下8,其次最多的依次是200-500人(382家,占21.5%)、500-1500人(294家,占16.5%)、4000人以上(105家 占5.92%)、2000-4000人(88家 占4.96%)、1500-2000人(70家 占3.92%)。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型出口企业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图6 出口企业从业人数分布图  ■

    目前国内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所受教育程度较低。而出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低技术劳动力的能力很强。同时,国内存在着地域差别、城乡差别以及贫富分化等问题,就拿经济强省广东来说也同样存在沿海地区富裕而内陆贫穷的现状。因此,通过出口企业的发展来扩大市场空间,弥补内需不足的现状,进而增加更多就业岗位,以此来缩小地区、城乡差别以及贫富差距,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更多的民众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结论及建议

    根据我们调研显示:(1)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国内信贷从紧的条件下,虽然我国出口总额在07年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随着人民币升值的累积效应以及外部国际环境的恶化,大部分出口企业在07年的利润率较低,同时利润率增长率也处于较低水平。(2)在信贷从紧的背景下,中小型出口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融到生产所需的全部资金,制约了其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同时,利率的上调已经对其还本付息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已经有一部企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3)现阶段人民币快速升值加剧了企业出口压力。由于出口企业议价能力弱,所以汇兑损失的上升很难通过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来进行转嫁。另外,大多企业采用合同生产,出口企业还要面临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汇率风险。(4)在面临内外双重压力以及我国出口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是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即通过提高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建立自己的品牌等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5)政策扶持力度还不够,现阶段我国出口企业仍然还不够强大,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而企业扩大其发展规模扩大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出口企业都希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出口企业在消化国内过剩产能以及吸纳国内剩余劳动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很多诸如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纺织、鞋、帽等制造业等对农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联动效应。因此,现阶段对于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仍然需要适度保护,而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地价以及相关成本提高的情况下,可以实行对这些中小型出口企业向内地落后地区转移的政策。

    与此同时,在全面落实国内从紧信贷以及加快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要防止这种总量政策引发的“马太效应”伤及这些原本就很脆弱的中小型出口企业。需要正确处理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在实施从紧过程当中发生伤及中小型企业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考虑到目前央行作为国内基准利率的制定者,央行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机制,比如给予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同时,央行还可以通过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国内金融机构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有资金缺口的出口企业,为后者在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资金。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发行定向央票来惩罚部分金融机构将资金过度发放到过热部门,从而更好的起到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型出口企业的作用。

    二、为中小型出口企业转移过程提供相关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扶持。面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地价等相关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小型出口企业实行向内地转移无疑成为最好的选择。但内地省份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鼓励政策缺乏以及政府信息透明度不够的问题。因此,在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内陆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内陆省份尽快承接转移而来的出口企业奠定基础,另外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应该采取更加开放的思维来鼓励相关企业的进驻。

    三、正确把握好人民币升值与出口企业产业升级的关系。依照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利用本币升值促进其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现阶段我国与这些国家当年的国内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主要体现在我国虽然经济保持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目前地域差别、城乡差别以及贫富分化仍然很严重,其中基尼系数已经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国内还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而出口型企业在吸纳国内剩余劳动力、消除地域差别、城乡差别以及贫富分化方面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央行应把握人民币升值节奏,给予我国出口企业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技术改进以及产业升级,切勿操之过急造成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加剧国内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四、人民币升值仍需遵循“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出口企业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出口企业稳定有序的经营以及采取相应的汇率风险规避措施。同时,也给予了国际游资稳定预期,因为遵循这“三性”原则虽然会导致热钱流入,但是热钱流入后套汇的时间就会更长,这种短期资本长期化现象有利于国内充分利用这部分投机性资本。相反,如果采取大幅升值策略的话,一方面很难找到一个均衡汇率点;另一方面大幅升值以后,国际游资会形成两种预期:第一,人民币经过一次大幅升值以后可能会矫枉过正而出现汇率走势下行,所以游资在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立刻大量外逃,第二,人民币经过一次性大幅升值以后可能还会有下一波的来临9,因而造成更过的游资流入。从以上分析,这两种预期都会造成资本过度频繁流动,威胁国内市场的稳定。

    五、正确权衡采用人民币快速升值治理国内通胀的利与对出口企业影响的弊。人民币升值对治理国内输入型通胀有一定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国际原油、铜、铁等矿产以及粮食价格的暴涨。但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失衡的问题,很难通过简单的人民币升值来治理通胀。然而人民币升值几个点对于本来利润就薄弱的出口企业来说就显得很重要 ,所以要正确权衡利用人民币升值来治理国内通胀以及由此给出口企业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

    六、不能过度依赖人民币升值政策来减少外贸顺差。从理论上来看,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价格,提高产品出口价格,从而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进口消费占国内消费比重仍然较小,所以很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增加国内消费。另外,人民币升值同时很难直接推动出口产品价格的同幅度上涨,所以未必能在短期内导致出口的降低10,反倒是人民币的升值都由出口企业自身来承担,当出口企业的利润不能再覆盖升值带来的成本压力时,出口额就会出现下降,但这时出口企业也倒闭了。既然市场自发的增加进口不能很好地进行,那么政府可以利用手中巨额的外汇储备大量进口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能源或者技术,以此来缓解国际收支过度顺差的现象。

    七、加快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为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丰富的工具。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发展滞后、避险工具不足的问题,针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汇率走势,出口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外汇衍生工具来进行汇率风险规避,从而减少汇兑损失。

    八、加快出口企业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出口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大的特征。大部分出口企业没有自主品牌以及核心技术,只能通过“以价取胜”的方式夺取国外市场份额。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各行业之间协调机制,例如在现有的行业协会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紧密地合作方式,可以通过对国外进口商统一定价的方式来防止各企业之间竞相压价而压缩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

    附注:

    ⒈ 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参考了国资委公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办法(暂行)》。考虑到中小型出口企业在抗外部压力方面要相对较弱,并且吸纳国内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较强,对其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此次从调研样本中甄选出的1780个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

    2、据我们的调研人员在调研一些出口企业后的反馈,有不少出口企业的负责人居然对人民币套期保值一无所知。可见,这些出口企业显然不可能通过购买人民币远期等套期保值的方式来防止汇兑损失。

    3、据我们调研人员从企业实地调研反馈,很多出口企业之间存在着恶性竞争,尤其是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往往不是和那些小企业合作,而是千方百计打压。

    4、据我们调研发现,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时,“生产成本上升”成为被选率最高的项目,占总的选项的23.4%。

    5、在我们调研发现,制约出口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中,“人民币升值”排在被选中项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生产成本的上升”),占22.3%。另外我们又调查了“出口企业希望政府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支持出口企业”,其中“减缓人民币升值幅度”项排在第三位,占据了15.7%。这也充分说明了人民币大幅升值已经造成了企业巨大生存压力。

    6、我们对出口企业还做了一个关于08年是否有投资于股市或楼市计划的调查,经调查发现有13.4%的出口企业在08年有投资于股市或楼市的计划,另外还有20.1%的出口企业则是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如果出口企业在08年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的话就有可能投资于资产市场。

    7、我们课题组还针对现行信贷从紧对企业融资影响那部分有过统计,有60.6%的中小型出口企业认为08年的融资难度要明显大于07年,因此,中小型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快速升值以及现行从紧货币政策下很难实现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所以,只要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下降,中小型出口企业融资困境不解决的话,那么这些中小型出口企业只能选择其他的消极选项,这应该引起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

    8、可能从人数上来看并不是太多,但是本次样本中共有小型出口企业896家,占样本总数的50.4%,所以47.2%的样本出口企业从业人员在200人以下也就符合事实了。

    9、05年汇改时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这是市场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预期到的。所以,以后如果还实行这种突然间的跃升的话就会给市场形成下一次跃升的预期,从而会造成更多的热钱流入豪赌下一次人民币跃升的来临。

    10、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越来越快,但同时出口额也保持了快速增长,对于这种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悖论,通过仔细分析就能看出,人民币快速升值并未直接转移到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通过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所以出口额仍然能保持快速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全部样本企业
1企业数量(家) 884 896 1780
2平均经营年限(年) 15 8 12
3产业分布状况      
农副产品加工业 23 144 16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2 0 2
金属采矿业 15 0 15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27 70 9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18 291 409
锯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98 138 236
石油加工炼焦行业 7 0 7
化学工业 62 8 7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 2 1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3 4 17
金属制品业 95 20 115
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 6 5 11
机器设备制造业 76 16 9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0 9 29
电器机械及家电制造业 55 31 8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3 56 99
仪器表行业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2 42 64
服务行业(包括运输、进出口商贸企业等) 103 15 118
其他行业 89 45 134

 

 

 

 

 

 

 

 

 

 

 

 

 

 

 

 

 

 

 

 

 

 

 

 

 

 

 

 

 

 

 

 

 

 

 

 

 

 

 

 

 

 

 

 

 

 

行业分类 生产原料来源 全部样本
国内 国外 国内和国外
农副产品加工业 153 14 0 16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 - 2
金属采矿业 11 4 0 15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 90 7 0 9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70 34 5 409
锯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 195 33 8 236
石油加工炼焦行业 7 0 0 7
化学工业 65 5 0 7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 2 0 12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2 5 0 17
金属制品业 105 10 0 115
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 9 0 2 11
机器设备制造业 82 9 1 9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4 5 0 29
电器机械及家电制造业 72 12 2 86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79 17 3 99
仪器表行业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1 3 0 64
服务行业(包括运输、进出口商贸企业等) 118 0 0 118
其他行业 107 25 2 134
总计 1570 187 23 1780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