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高国华 | 2012-03-01 14:01 508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在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各类市场参与主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健康发展,在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关注。尤其是随着人民币境外使用的逐渐扩大,中国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主体开始关注中国债券市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在金融市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推进,本报记者日前连线采访了马来西亚金融市场协会主席李国坤,就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债券市场对促进实体经济发挥的作用,中国债券市场与马来西亚债券市场的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债券市场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您对中国债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作何展望?

  李国坤:中国债券市场是亚洲范围内发展最为迅速的债券市场。2001年至2011年的十年间,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增长了近16倍,达到了3.4万亿美元的规模。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发展尤为迅速,占债券市场存量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2%发展到2011年的25%以上,特别是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NAFMII)推动下,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为主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

  在中国债券市场这样的发展成绩面前,我对中国债券市场管理机构成功地引领中国债券市场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表示钦佩。

  我认为,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对政府部门及企业维持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健康并有活力的债券市场可以有效减少一个国家金融系统中的系统性风险,减少企业对于银行信贷体系的过度依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目前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就充分体现了国家经济体系过分依赖于银行体系所产生的巨大风险。

  同时,一个健康的债券市场可以让企业获得期限较长且利率固定的资金支持,让他们能专注于核心业务运营而不被波动的利率水平或贷款期限带来的风险所干扰。在亚洲,银行通常不会为企业客户提供长期固定利率的融资产品,因为存款者均倾向于短期存款,发放长期贷款可能给银行带来资产负债错配问题。

  尽管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占中国GDP的比例仅约50%,这一数字比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美国172.94%,英国73.28%,德国78.89%)要低得多,很显然,中国债券市场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记者:东南亚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状况如何?

  李国坤:截至2011年底,东盟国家发行的本币债券规模已达到8820亿美元。2001年至2011年间,以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泰铢、印尼卢比、菲律宾比索和越南盾为主注册发行的东盟本币债券市场增长达304%。此增速在亚洲范围仅次于中国人民币债券市场居第二。

  近来,东盟本币债券市场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司法和市场机制方面一直保持良好压力测试记录。基于东盟货币的强劲预期及经济基本面、富余的外汇储备、银行系统的低杠杆率以及东盟各国高国民储蓄率,东盟本币债券已经成为被国际投资者追捧的投资品种。国际投资者持有量已创新高。例如,截至2011年末,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最大的本币债券市场,国际投资者持有其政府债占比已达到25%。尽管本币债券大量被国际投资者持有,国内大量储蓄量使东盟各国政府能够避免过度依赖国际投资者购买其新发行本币债券。但如果这些国际投资者突然大量撤资,市场还是会受波动影响。

  记者:中国债券市场和东南亚债券市场有哪些可以互相学习的发展经验?

  李国坤: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希望我可以跟大家分享马来西亚债券市场发展的一些相关经验。马来西亚的公司债与GDP比值达到41%,这在亚洲国家中并不多见。联昌集团(CIMB Group)是东盟国家中在本币债券发行领域最活跃的承销商。当马来西亚公司的CEO和CFO寻求巨额资金时,他们的首选不再是银行贷款市场。林吉特(马拉西亚货币单位)债券市场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取代银行贷款,成为募集大额资金的首选途径。马来西亚债券市场的顺利发展使整个国家都从中收益,银行不再是信用和资金顺畅流动的唯一保障。这一重要性在经历了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系统性风险和见证了目前欧洲所面临的情况之后更为凸显。

  要想实现银行系统以外的融资途径多样化,前提是本币公司债市场得到长足发展。在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有力的政策促进债券市场发展,包括简化公司债发行的流程等。这些举措使公司债发行人操作更明确,也更节省发行时间。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改革也相应启动,进一步保护公司债市场上的投资者利益。这个过程中,投资者对马来西亚债券市场的信心得到极大提升。

  在过去几年中,我们看到中国债券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类别的债务融资工具,如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有的产品在东盟的许多债券市场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更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债券市场通过建立NAFMII这样的自律组织,以市场化原则,通过自律管理推动市场快速健康发展,这一经验对东盟各国来讲是推进本币债券市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经验。

  记者:当前东南亚国家企业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如何?东南亚国家相关企业对中国金融市场有怎样的看法?

  李国坤: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的公共和私有机构都在不断地寻找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我要指出的是,东盟机构由于有国内大量的储蓄为支撑,因此绝大部分机构都是长期买入型投资者。由于资本账户限制等监管要求,大部分东盟投资者目前通过香港金融市场参与中国市场。例如,联昌投资银行最近在香港为马来西亚公司操作了两只人民币债券发行,金额共18.8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经济同东盟一样都在飞速发展。我对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的增长非常有信心,人民币也将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被大量使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东盟投资者将可以直接投资于中国的金融市场。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放开,我对中国和东盟之间实现大量相互投资充满信心。 

  记者: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债券市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李国坤: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和东盟的领导层、决策者之间有很好的互动交流,共同推动了双方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对马来西亚来讲,与中国的双边合作促成了一系列促进两国之间贸易和投资的举措。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将货币互换协议的期限延长三年,额度也增至1800亿元人民币/900亿林吉特。马来西亚也已于2010年6月被批准成为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框架下的境外投资目的地。

  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对东盟的所有金融市场组织(包括马来西亚金融市场协会,泰国债券市场协会和菲律宾交易系统公司等)而言,当前都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加强我们与中国金融市场机构的合作。我们已经与NAFMII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推进双方合作,相信我们可以在现有的政策框架下,帮助双方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好地在投资和跨境业务等领域开展合作。这将推动我们实现共同的愿景:增进中国和东盟区域内的金融市场交流与合作。

0
标签: 债券市场 中国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