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脆弱威胁全球银行业
世界经济脆弱是全球银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因重陷衰退将意味着更多的坏账损失和银行倒闭,经济重陷衰退的风险颇高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银行业危机
记者注意到,今年受访者对银行业前景的忧虑是此项调查开展13年以来最高的,而其忧虑的主要原因就是欧债危机。实际上,除频频调降欧洲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外,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已相继对全球银行业前景发出预警。继去年年底标准普尔和惠誉启动新一轮银行降级潮以来,穆迪1月19日也预计,三大趋势将导致2012年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银行的独立信用评估及其债务和存款评级被下调。这三大趋势包括:主权信用可靠程度(尤其是欧元区)不断恶化;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多数银行面临大量债务到期时融资成本上升且资本市场渠道减少。
在接受此次调查的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银行家、银行业监管者及观察家眼里,“宏观经济风险”居全球银行业30个可能存在的风险之首,紧随其后的风险依次为信贷危机、流动性、可利用的资本、政治干预、监管、盈利能力、衍生工具、企业治理、风险管理素质等。在中国,受访者认为信贷危机、宏观经济风险与流动性是银行业面临的前三大风险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首次发现新兴市场的银行业风险前景好于发达地区。虽然亚洲、拉美、美洲、非洲及远东地区的受访者对全球银行业的潜在振荡感到无奈,但由于区内增长较为强劲,他们较北美及欧洲受访者对前景展望更为正面。
曾担任米兰银行首席执行官的CSFI主席布赖恩·皮尔斯说,眼下的最大风险是,经济衰退可能导致的国家、银行和商业及个人客户借贷有序减少的不确定性。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梁国威也持有类似看法,称“调查结果反映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状况挑战重重,很多不明朗因素及威胁正困扰着银行业。”不仅如此,他补充说,中国受访者对国内银行业的关注,除了担心政府治理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挑战,以至宏观经济不明朗对资产质量的影响之外,还担心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问题对国内引发的潜在连锁效应。
尽管目前欧洲决策者已就解决导致债务危机的中期问题规划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其中一些措施也确实提振了市场情绪,但主权融资仍面临挑战,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市场尚未恢复对欧元区和欧元的信心。而欧元一旦崩溃所造成的振荡,将不仅仅殃及欧洲银行,也会通过影响贸易融资活动而对世界其他主要地区银行业产生冲击。根据调查结果,很多受访者都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倒闭和被国有化。为了恢复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中国春节期间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建议,决策者需采取进一步的政策行动,应该为主权融资提供更多的后备支持,确保银行获得充足的融资和资本,保证经济能持续获得足够的信贷流动。为达此目的,报告认为可能需要指定一个“把关人”,负责防止银行发生无序的去杠杆化。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出的另一特点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受访者不同,中国受访者更关注风险管理的质量,担忧现有的风险管理系统和信息科技支持水平可能不足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家还担忧银行规模的日益扩大及愈趋复杂,以及对科技的依赖更多。利率走势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当利率进一步自由化之时。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受访者对资本限制所构成风险的意识有所增加,但对比外国同行,他们感觉这方面的紧迫性尚比较低。与全球同业不同的是,国内银行并未将政治上的干预及法规视为主要关注点。
对此,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何淑贞表示:“金融危机爆发前和危机期间所进行的架构及法规上的变革,为今后中国银行体系抵御风险能力、稳定性及增长作出了很重要的贡献。国内银行已认识到这一点,因而没有像外国同业一样,将未来监管方面的改革视为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