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黄皮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展显著

2011-12-27 15:19608

  2011年12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2012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发

  2011年12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2012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发布暨世界经济与国际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黄皮书指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均取得显著进展,但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现出明显的“跛足”特点。

  黄皮书指出,2009年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均取得了显著进展。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个城市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2009年7月2日,国务院六部委发布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2010年6月22日,国务院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增加了国内试点地区(由5个城市扩展至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再限制境外地域,试点业务范围扩展到货物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结算。随着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的不断铺开,人民币结算规模迅速上升。

  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现出明显的“跛足”特点(“跛足”的结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而持续的“跛足”结算又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加速累积,其实质是中国用高收益人民币资产去置换低收益的外币资产,从而导致巨大的福利损失。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受制于投资渠道的匮乏,但最近中国政府承诺的回流机制有望促进离岸市场快速发展。然而,中国政府应该谨慎地启动回流机制,避免投机性资金通过该机制流入。同时中国政府应该加快利率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黄皮书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跛足”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格局近来虽有缓和,但依然存在。“跛足”的跨境贸易结算必将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而一旦通过进口结算输出的人民币资金回流内地,这就会加剧央行冲销压力或国内流动性过剩。“跛足”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实质是中国用高收益的人民币资产去交换境外低收益的美元、港币资产,贸易规模越大,中国的损失越大;第二,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的建立会显著放大离岸市场价格对在岸市场价格的冲击;存在投机性资金通过回流机制迂回进入内地的可能性;人民币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先于人民币国际化或资本账户开放。

  最后,黄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与整体实力的崛起,人民币必将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货币,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