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改革作为明年主要任务之一,联想到支树平局长在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提出“如何推动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命题后,要求全国系统面对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必须开拓思路,拿出改革创新的措施。”深感支局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检验监管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改革作为明年主要任务之一,联想到支树平局长在2011年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提出“如何推动质检事业改革发展”命题后,要求全国系统面对监管机制方面的问题,“必须开拓思路,拿出改革创新的措施。”深感支局长的讲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检验监管机制创新指明了方向。
我们必须按照总局党组的指示精神,顺应对外开放的大势,大胆进行检验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实现检验监管流程再造,满足大通关的需要。
要强化宏观管理职能,实现工作方式由检向管的转移。下力气改变“政府部门直接参与检验、进出口产品质量由政府全包”的模式,加快职能转变,明确检验检疫的职能定位,突出综合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要将“并联”监管模式改为“串联”监管模式,对现行检验流程进行再造,将法定检验改成法定申报放行,使检验环节串联在商品进、出流通环节上,其单批检验结果不再是放行的前置依据,而仅作为确定企业监管模式调整和法定抽检频次的依据;要将“不合格假定”改为“合格假定”,企业或其检验分包方是确定产品合格与否的第一责任人,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是合格样本的验证活动,检验的结果主要用于对企业监管方式的调整;要将“一把抓”改为“重点抓”,使检验检疫机构的资源集中到准入监管、风险监管和“黑名单”监管上,对质量不稳定、抽样屡出问题、国外退货集中的少数企业和产品重点使力,一抓到底,提高监管有效性和针对性。
要强化进口商品检验监管,实现监管重点由出向进的转移。借鉴国际通行做法,逐步将检验监管重点由出口产品向进口产品转移,构建“严进宽出”的检验监管体系。在“严进”方面,可以采取入境环节管控、强化口岸查验与市场跟踪等手段,把监管的控制点向境外延伸,在准入和自动扣留环节上用力;在“宽出”方面,要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合格评定的各种手段,将出口产品检验监管的控制点前移,在帮助出口生产企业增强质量自控能力和对其进行有效和适度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出口报检、通关放行等环节和手续,实现出口产品的快速通关。
要引入风险管理制度,实现由普遍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移。积极引进风险管理理论,建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预警、风险应对等工作机制,对一些高风险的产品或企业,实施微观监管为主,宏观监管为辅的方式;对存在一定风险的产品或企业实施微观监管与宏观监管相匹配的监管方式;对一些低风险产品或企业主要实施宏观监管的方式,将有限的检验检疫资源用在风险高的进出口商品检疫监管上,提高检验监管效率。
要大力应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由一般监管向电子监管的转移。利用电子信息手段实施检验检疫流程再造,从简化报检单证、快速核放等方法入手,建立完善的具有电子申报、电子监管、电子放行功能的现代电子检验检疫平台,将纸质单证流量降到最低,提高工作效率和物流效率,实现通关便利化,同时有效整合现有电子信息系统,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形成功能强大、完备的CIQ2000系统,提高监管效率。
(作者系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