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检验检疫局与世贸同行

蒋雨哲 朱宏 俞卉 | 2011-12-12 15:41 1384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叩开世贸组织大门,十年来,为浙江经济带来巨大活力,也让外贸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风雨,浙江检验检疫局主动出击,抓质量、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叩开世贸组织大门,十年来,为浙江经济带来巨大活力,也让外贸企业直面国际市场的风雨,浙江检验检疫局主动出击,抓质量、促出口、迎挑战,开创了浙江检验检疫事业的新局面,推动浙江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以质取胜 走向世界

    杭州建德是浙江主要的出口插头插座生产基地,生产企业近80家,产品档次低,盲目发展和无序竞争直接导致了该行业的混乱局面,出口产品屡被国外通报。

    2007年以来,浙江检验检疫局对建德市出口插头插座行业展开了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封和销毁2000多箱、货值100多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2008年8月,“杭州建德市出口插头插座检验监管区”成立,实施了区域化管理。双管齐下,出口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不合格批次从2007年的16批,降至2010年的6批,国外通报从2007年的8个降至2010年的1个。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浙江检验检疫局帮助指导下,位于建德的杭州欧亚电器工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节能环保英式带线路板插座,在英国销售时还得到英国政府能源部门30%的采购补贴,2010年获得英国客户50万只、近250万美元的订单。

    加入世贸组织,就意味着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其中提升产品质量是关键。十年来,浙江检验检疫局坚持以质取胜,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力维护了“中国制造”的声誉。

    从入世初期的2001年到2010年,浙江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056万批、货值4157亿美元,检出不合格商品货值117亿美元,。

    浙江检验检疫局陆续开展了“进出口食品安全整顿”、“进出口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及“质量和安全年”“质量提升”等重大活动,有序开展了“毒水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后续监管,推行分类管理新模式,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和质量安全示范区,开展认证全过程执法监管试点工作,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进出境商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各级政府对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

    为了提升把关实力,浙江检验检疫局还下大力气加强各级技术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更新测试设备,引进优秀人才,建成各类实验室51个、其中13个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20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和18个常规实验室,并进行检测资源整合,大大提升了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加快发展 带动活力

    从拨浪鼓摇出的“小商品联合国”义乌,到“布”满全球的纺织大县绍兴,再到“低压电器王国”温州……在中国加入WTO的十年里,浙江的发展比改革开放初期的20年更加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十年来,浙江检验检疫局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热情服务,锐意进取,为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2010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67.90万批、货值749.47亿美元,分别比入世初期的2001年增长了398%和569%。

    为了帮助出口企业提升竞争力,抢占国外市场,浙江检验检疫局制定并实施促进外贸持续快速发展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系列举措。大力实施电子申报、电子缴费和电子监管,方便企业办事。截至2011年9月,全省辖区共有电子监管企业16656家。认真执行检验检疫费用减免政策,帮助企业用好普惠制及区域优惠贸易政策,十年间累计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404.2万份,金额1173亿美元,为企业赢得关税减免约58.65亿美元。

    为加快通关速度,浙江检验检疫局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建立了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合作机制,深化浙江省域内“两关两检”直通放行合作,推行便捷通关模式,截至2011年9月,实施绿色通道的企业达777家、直通放行企业5300家,对25家企业实施了免验制度,对67个名优产品实施原产地和地理标志保护,数量均居全国系统前列。

    针对食品农产品等敏感商品,浙江检验检疫局加大了辖区内出口食品企业对国外推荐注册力度,帮助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共推荐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对外注册418家,帮助和促进2552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603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65家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253家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36家企业通过有机产品认证,18家企业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1906家企业通过美国UL认证。

    与狼共舞 迎接挑战

    入世十年,“中国制造”还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百般骚扰,以产品安全、环保为理由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浙江是出口大省,对外依存度高,可以说,贸易保护主义是目前浙江对外贸易面临的最主要障碍。

    浙江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做到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成立了WTO领导小组,并由专人专职专门部门负责管理协调WTO具体事务和TBT/SPS等具体评议工作;制定发布了《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规范》;建立起一支由26名国家级、88名省级、近300名市级技术专家和26名联络员组成的评议工作队伍,组建了8个专业技术专家小组;还与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签署了《关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了让出口企业在第一时间掌握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积极开展应对。浙江检验检疫局主动收集信息,编译《技术性贸易措施动态》和专题调研报告专刊等,免费向辖区内近千家外贸企业及省市相关部门发放;认真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查、评议工作,积极选派专家参加WTO/TBT、SPS通报评议工作,仅从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就参与完成TBT通报评议达82项,评议质量明显上升;开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课题研究,多次组织对辖区内810家工业品企业、600家食品农产品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专项调查,为地方政府、出口企业做好应对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2011年,浙江检验检疫局着手建设了浙江检验检疫机构统一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子平台,强化了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收集、发布机制,组织开展了18类浙江省重要出口产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指南编写工作,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帮扶。

    块状经济,是“浙江模式”的重要特色之一,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往往国外出台一项技术性贸易措施,就可能对某一地区的产业带来覆灭性的打击。针对这一情况,浙江检验检疫局根据产品特性,结合当地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金华是我国全地形车最大的出口地,美国《2008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一出,全地形车企业出口骤停,生存堪忧。针对这一情况,浙江检验检疫局迅速研究、翻译并发布法案和标准,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美国CPSC官员、协会进行接触,与经认可的试验机构开展合作,还邀请美国特种车协会负责人来金华考察,与全地形车出口企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经过两年的努力,金华辖区有7家出口企业获得了美国批准,11家恢复了对美出口,2010年出口美国全地形车595批、52431辆、金额达2444万美元。

    浙江检验检疫局还组织温州出口打火机企业有效应对了欧盟CR法令,及时向杭州轮胎企业通报美国实施汽车燃油经济性新标准,针对美国通报采取措施提高义乌饰品行业整体质量水平,还帮助绍兴的茶叶、台州的鞋业、温州的低压电器、湖州的钢管、舟山的水产品等在频频来袭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寒流”中站稳了脚跟,巩固了市场。

    踏上新的征程,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下一个十年里,浙江检验检疫局将着力提高把关水平,增强服务发展有效性,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为浙江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创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0
标签: 检疫局 浙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