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阵营瘦身 辛迈豪谋篇广发行新政

2008-06-03 11:12 390

如果以英超联赛来类比股份制银行的竞争,辛迈豪希望1年后能带领广东发展银行(下称“广发行”)晋级到中流球队的水平,3年后拿下联赛的冠军。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5月29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广发行行长辛迈豪面带微笑如是说。他说,在2006年底进入广发行执掌行长一职时,很多人说他“不懂中国”,但在18个月之后,在引入国际银行业管理惯例的同时,辛迈豪也在融入本土,比如谈及广发行发展的榜样,辛迈豪提得最多的是本土的招商银行(600036.SH,3968.HK)。

  而过去的两周内,广发行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的两件事,都与辛迈豪的晋级梦想和招行标杆相系。5月20日,广发行董事会正式通过了新的高管任命,确立了“一正七副”的高管架构;5月28日,辛迈豪奔赴北京,为发行为期10年的50亿元次级债路演,发债完成后广发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会由去年底的7.12%增至9.15%,这将为未来新业务的开展和网络扩充奠定基础。

  高管“1+7”


  “从今年1月份开始,董事会就和我们商量这个事情(高管任命),3月份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有了一致的结论,但我们仍旧继续咨询大家的意见。”辛迈豪说。

  其间,董事会就此召开了两次会议,前后经历了逾三个月的时间。5月20日,董事会最终通过的新高管名单确立了“1+7”阵型,即辛迈豪为行长,下设7位副行长,之前的董秘郑小龙不变,仍隶属高管序列。9位高管中,包括辛迈豪在内来自花旗的高管共有5位,其他4名分别是岱默奇、林文和、周卫华、贺迪源。

  据辛迈豪解释,7位副行长各司条线按照银行前台、中台、后台序列构建,相应的,广发行新的工作汇报路线也发生变更。但辛迈豪在访谈中并未明晰7位副行长详细的条线分管,本报记者综合各方采访后获悉,其分工大致如下:

  前台部分主要由三个副行长负责。贺迪源主管公司银行;林文和主管个人银行;金海腾主管分行管理和创新。其中,公司银行和个人银行的汇报路线是垂直的,而分行汇报路线是矩阵式的。中台部分由副行长郑廉明负责。郑主管运营和服务,筹建中的总行流程再造部门、总行清算中心、总行总务部、总行保卫部向其汇报。

  后台部分同样也由三名副行长负责。副行长岱默奇兼任首席风险官,主管风险管理和合规,总行信贷审查部、总行信贷管理部、总行资产管理中心、总行合规部向其汇报;副行长周卫华兼任首席财务官,主管财务和资金,总行财会部、总行资金部向其汇报;副行长王新主管整合、人力资源和科技,总行人事部、总行科技部向其汇报。

  “1+7”的新高管架构,相对于广发行之前庞大的21位高管阵型,显然“瘦身”不少。在接受访谈中,辛迈豪并不讳言来自花旗高管的离去。广发行新生之初,花旗共向广发派驻了11位高管,经历这番改革后,5位离任,分别是原运营及技术总监莫德伟,原人力资源总监于锦,原合规及法律事务部总监刘威琪,原资金部总监吴裕泉和原公共事务部总监陈怡雯。

  “现在我们需要把高管人数的数量降下来,因为其他银行没有这么多的高管。”辛迈豪说。他认为,之所以广发行之前有21位高管,是因为新老管理层有一个融合的过程,“经过一年的过渡阶段,大家都互相认识,有了经验和信任。”如果仍保留如此众多的高管,总行层面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广发行总行中层和分行一级管理人员未有变动。

  支撑此时进行高管调整的另一个条件是,2007年广发行高管层已就未来发展达成一些共识,其中包括制定并开始执行的5年发展战略计划、薪酬改革方案、科技战略规划以及打造后台基础的巅峰计划。

  治理分行

  “有些人认为,银行成功经营的唯一标准就是存贷款的增长。我认为对于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聪明地管理并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如果能做到这点,即使面对紧缩的宏观情况,银行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压力。”辛迈豪说。

  但将这一思想贯彻到整个广发行,可能还不是一件易事。对比传统的总分行式管理,如何在新架构下提高分行的执行效率,是辛迈豪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命题。

  2006年末,经毕马威审计的数据显示,广发行的资本充足率仅为6.71%。考虑到资本充足率过低,广发进行了大量债券投资,但没有授予分行过多的信贷权限。

  “我也听到了来自分行的一些意见,但很显然,他们并不是对广发行的整体发展战略方向有意见,而是觉得发展太慢,他们希望更快一点。” 对此,辛迈豪表示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资本充足率未达标的情况下,一方面监管部门不会支持网点扩充。目前广发行共有27家分行。另一方面,面对资产负债管理,盘活既有资产远比单一规模扩张更有效,比如清收不良贷款、减持低收益率资产、压缩票据规模。

  4月下旬在昆明召开的分行行长研讨会上,辛迈豪告诉与会的分行长们,2008年广发行正在重点解决的问题包括了薪酬与考核体系的改革,通过建立模范分行等手段来提升分行,进行科技战略规划,整合数据中心、发行次级债以及简化信贷审批流程。

  每项改革最终都需要在分行层面得到执行。以薪酬改革为例,“不仅仅是在高管层,这将在全行推行”。辛迈豪说,薪酬改革将以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基础,改革广发行现有的薪酬制度,使之不再局限于过往以年资决定薪酬水平的做法。改革的目的将是以能力而不是以职位来付薪。

  至于分行呼声甚高的IT系统改革,辛迈豪认为,一个全行IT系统的根本性改造,包括设计、应用、数据中心建设等,“这是一个阶段性的事情,起码需要有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事实上,在分行的治理思路上,辛迈豪希望各分行既能在业务上挖掘市场的差异性,又能在全行整体发展战略上求得一致。“27家分行在具体的市场定位上当然会存在差异,但分行不能因此各自采取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那就变成27个广发行了。”辛迈豪说。

  但他同时表示,广发行各个分行正在就共同的战略发展目标达成共识,这个目标包括对分行的评估标准、信贷政策、市场定位和广发行品牌的价值内涵。而在取得共识之后,总行会对分行的信贷、费用开支会有更多的授权。

  2008年不良率降到4%以下

  不良贷款化解是摆在辛迈豪面前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经毕马威审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广发行账上仍有98.1亿元不良贷款,较2006年末下降28.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02%,较上年下降了1.78%。尽管2007年广发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但98.1亿元的不良仍是一个不轻的包袱。

  对于不良贷款的清收化解工作,辛迈豪认为,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不良贷款分开来看。由于在2007年新修订了风险管理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的风控措施,广发行去年新发放的贷款一直保持很高的质量。目前,清收遗留不良贷款仍是当前广发行的重头任务。

  “对于排前50名的不良贷款客户,我们会列出一个表,一笔笔进行跟踪,并定期进行检讨。”辛迈豪表示,最近广发行刚刚解决了广发行最大的一笔单一不良贷款,但他并没有透露这笔贷款的数目以及清收结果。

  对于清收的目标,据辛迈豪介绍,也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在总行层面,会在财务预算中为每年的清收定下一个整体的目标;在分行层面,主要根据各个分行不良贷款的情况,为它们开出具体的指标。

  对于历史遗留不良贷款是否会恶化成损失类贷款,辛迈豪表示,广发行的拨备覆盖率是168%,提取了充足的拨备。此外,2007年末贷款减值准备率为48%。因此,这类不良贷款不会吞噬利润,造成新的损失。2008年广发行希望能将不良贷款率降到4%以下。

  一方面是清收不良、化解包袱,另一方面,正在进行中的次级债发行将进一步充实广发行的资本实力。在辛迈豪看来,发行次级债是广发行20年来第一次走向公开市场,意义非同一般。按照初期计划,50亿元的次级债分别由25亿元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和25亿元10年期浮动利率品种构成。截至去年末,广发行的资本充足率为7.12%,尚未达到8%的监管指标。发债完成后,这一数字有望跃升至9.15%。而在次级债发行后,预计广发行将在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及西部地区开拓网点。

  在辛迈豪的设想中,于广发行而言,2009年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是一个目标,下一个目标则是能在2011年之后实现更快的发展——后者也与规划中的上市时间相吻合。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