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国如何抓住危中之机?
编者按: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称,欧债危机的基本面正在转好,两位领导人上台或将成为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转折点。笔者认为,债务国通过政新政府上台提高政府政策决策力,是政治风险提前爆发,或为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转折点。
编者按: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称,欧债危机的基本面正在转好,两位领导人上台或将成为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欧洲的事情,还需要欧洲内部自身去解决,中国实属爱莫能助。此时抓住危中之机,保持中国内需强劲增长,加快结构性改革,或许是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
近期来自欧洲的负面消息仍然不断,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不断攀高;欧洲债券市场出现大规模抛售,市场投资者开始担心欧债向周边国家如奥地利、荷兰、芬兰和法国蔓延。笔者认为,投资者的抛售行为是在不断的试探欧央行的底线,倒逼欧央行加大购买力度。如果德国放弃强硬立场,欧央行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稳定危机提供保障。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正在加大。
欧洲债务危机的最深层次的矛盾来自政治方面。因此,更为理性的来看,意大利、希腊成立联合政府,并均选取备受尊重的技术官僚作为新的领导人,对于减少未来实施减缩措施、应对欧债危机中可能存在的政治不确定因素、促进债务国经济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欧债危机的基本面正在转好,两位领导人上台或将成为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转折点。
欧债危机基本面正在转好
稳定和受信任的政府是化解欧债危机的前提。希腊方面,虽然10月末,欧盟峰会同意对希腊债务减记50%,并增加欧洲救助希腊的资金。但希腊百姓一直便反对欧盟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方案,罢工、抗议、甚至肢体冲突屡屡发生。
此时的希腊出现了制度失灵,选民能够认识到退出欧元区所面临的严重后果,但仍存有侥幸心理,希望无需经历“苦尽”,便可获得“甘来”。如此来看,希腊能够成立联合政府,由备受尊敬的欧洲央行前副行长帕帕季莫斯就任新总理,帮助希腊落实削减开支方案,对于未来稳定希腊经济,减少减缩措施执行中的不确定的政治因素是个利好。目前希腊总理帕帕季莫斯已经赢得了信任投票后,希腊的政治局势正在走向稳定。
意大利政治层面同样出现利好消息。12日,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辞职,著名经济学家、前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马里奥?蒙蒂出任新总理。两位领导人相比,相形见绌。前总理贝卢斯科尼一直绯闻不断,官司缠身,自身声望不断降低。而马里奥?蒙蒂则是一位技术官僚,他的出任,在改变贝卢斯科尼时期债台高筑、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局面方面会有积极举动,对于落实各项改革与缩减措施,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债务国通过政新政府上台提高政府政策决策力,是政治风险提前爆发,或为化解欧债危机的重要转折点。
欧央行或将更加积极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洲的主要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欧元的稳定性、财政纪律、结构改革及支持欧洲银行等方面,忽略了经济大幅放缓、失业率增加的沉重事实。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经济出现萎缩的可能性正在加大大,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速度为0.2%。
目前欧洲央行在应对方面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举措,德拉吉提出未来将更加关注欧元区可能存在衰退可能性。德拉吉作为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央行行长在国内外口碑一直不错,就在其接任欧洲央行行长一职的第三天,欧洲央行便出乎市场意料地宣布降息25个基点。而前几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央行通胀率已经达到3.0%,远高于2%的目标水平。
在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大幅攀高之时,欧央行再次购入债务国国债。实际上,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危机仍属于信心和流动性危机。尽管两国国债收益率不断触及警戒线,但这两国的经济基础与希腊大为不同,银行业状况仍然良好、且有支持经济增长、保证财政收入的产业。因此,投资者非理性的抛售行为是在不断的试探欧央行的底线,倒逼欧央行加大购买力度。笔者认为,欧债危机已到燃眉之际,未来德国放弃强硬立场,欧央行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抓住欧洲动荡的危中之机
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越演越烈,会给中国带来三方面不利影响。
首先,影响中国出口。10月,中国出口增速从9月同比增长17.1%下滑至15.9%,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从8月的22.3%和9月的9.8%继续回落至7.5%。其中,对意大利出口同比下降更是达到17.6%。
其次,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危机的讨论,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笔者预计,今年年末,人民币汇率将升值至6.25 人民币兑1美元,2012年人民币会升值4%,至6元兑1美元。
最后,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重逐步增加,欧元贬值,不利于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同美债危机一样,欧元走弱也将给中国带来储备资产安全问题。
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本次欧美债务危机在给中国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一定的机遇:一是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二是可以改善进口结构,促进国内的消费升级,进而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陷入困境之时,恰恰是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绝好机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欧洲的事情,还需要欧洲内部自身去解决,中国实属爱莫能助。此时抓住危中之机,保持中国内需强劲增长,加快结构性改革,或许是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