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康峰 王小燕 |2011-11-14 12:031239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不少媒体反映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主要是因为人民银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紧缩银根,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笔者以为,对当前反映出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应一味地指责,而应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去正确的看待与解决。

  理性看待中小企业当前融资难的现状

  在任何一个经济体中,不管在什么发展阶段,总有一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问题和融资困难,这既是客观现实,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其实质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一种表现,往往是因为企业经营困难导致资金紧张和融资困难,而不是因为融资困难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与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现状要有客观的认识。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英国小企业联盟200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46%的小企业对银行支持感到满意,35%的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可得性感到满意,而对信贷成本表示满意的小企业只有13%,对利率满意的小企业只有7%;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明显劣于大型企业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世界银行抽样调查数据表明,虽然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率高于发展中国家7个百分点,但其平均水平依然低于25%。因此,即便是在金融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虽然其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比较齐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的金融宏观调控机构,更是一直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从改进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此外,加强信贷政策的宏观指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全部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9.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659亿元,同比增长25.9%。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比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末分别高3.7个、2.5个和0.6个百分点。因此,在今年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总量没有减弱而且是加强了。

  (三)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信贷资金不直接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

  客观地讲,在现代信贷资源配置中,无论货币政策松紧,都存在小型企业不如中型企业获得的多,中型企业不如大型企业获得的多的情况。放松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问题,很难保证信贷资金能够有效地流向中小企业,甚至可能导致信贷规模的过度扩张,引发新一轮通胀压力,反而使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遭到进一步恶化。因此,社会上有人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货币政策从紧引起的,这种观点有片面性。

  理性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项有力措施。货币政策的调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个经济部门,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原因未能申请到贷款之后,便对外宣扬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由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造成的,使得社会上形成与一些事实真相不相称的印象,其实质是没有理性地分析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

  (一)企业自身因素

  一是生产规模较小,没有抗拒风险的能力。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小,普遍表现为技术装备落后,发展潜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抗风险能力较低。二是企业资金实力较弱,自有抵押能力有限,一般很难达到银行所要求的抵质押或担保条件,获得贷款的机会因此大大减低。三是由于中小企业受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限制,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不能充分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状况,目前社会独立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又缺位,因而难以快速准确地评估企业资产价值,使金融机构不能通过资产抵押形式向企业提供抵押贷款;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审核其财务来评价其资信,使银行对企业的信用放款难有较大的作为。

  (二)金融体系的原因

  一是从融资渠道看,在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没有真正建立,资本市场结构单一,交易品种过于稀少,使得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市场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筹措资金,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二是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目前虽然逐步在农村建立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规模、数量的限制,很难满足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的需要。三是从金融政策上来看,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诸如要求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成立中小企业信贷部,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向中小企业倾斜的信贷政策等,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融资和贷款仍然受到束缚和影响。四从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上看,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随着银行商业化不断加深,防范风险机制也不断增强。国有商业银行上收了基层机构的审批权,审批环节多、手续复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然而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规模较小,无法再拿出大量资金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扩大的贷款需求。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基本上采用不动产抵押方式发放贷款,而民营中小企业一般不动产规模较小,缺乏足值有效的抵、质押物而被银行拒贷的比例很高。由此可见银行缺乏信贷产品创新以适应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从银行信贷管理方面看,贷款出现风险时,对债务人的惩罚力度不够,而对债权人特别是贷款签批人的责任追究却十分严厉,在不能很好地区分贷款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的状况下,银行对贷款发放慎之又慎,也间接形成了金融市场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

  (三)外部环境的原因

  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施行,但该法仅仅构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基本框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没有切实、具体的政策,更多的只是对金融机构的鼓励措施,缺乏配套的法律如《中小企业担保法》、《中小企业投资法》等。二是担保机制及体系不健全。我国中小企业是改革开放宏观环境下的产物,起步晚、家底薄,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很难找到担保企业,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完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数量相对较少,担保能力有限,担保资金规模偏小,风险准备金不足,担保放大倍数较低,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使许多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因没有合适的担保而不能贷款。三是政府政策支持不够。我国政府已经建立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但政策体系尚未达到完整、成熟的阶段,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需要支付固定资产登记、评估等费用较高,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理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是一个长期性的复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有效解决既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金融体系的努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既要重视其短期困难,也要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最终实现企业、银行与社会的三方共赢。

  (一)引导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承贷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要不懈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地加强内部管理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修炼内功,下力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应变能力,在实现企业稳步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适应结构优化要求,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信用水平,创造满足融资需求的良好条件。同时,中小企业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如寻求民间融资、国际贸易融资等,多渠道合理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此外,还应该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二)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是要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二是各金融机构都要更加勤勉尽责,深入实际确实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贷款要及时审核发放,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要改变顺周期的信贷投放原则,做到“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保证重点,适时调节”,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型产业项目得到资金支持。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急、频、小”的特点,创新信贷服务品种,简化贷款手续,采取差别化服务的信贷措施,建立新形势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包括建立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尽责的免责机制和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以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策

  发展中小企业是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公共性质,因此政府要参与、推动和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建立协调磋商机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管理职能,成立中小企业健康协调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经济、金融情况,提出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督促相关部门按照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公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信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指导和正向激励,为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切入点提供基础支持。二是完善、壮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担保难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要针对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担保规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不仅如此,还要将鼓励担保公司的税收优惠和开办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从而降低准入门槛,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指导中小企业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区域产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协调性,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环境,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2015-08-26 08:46
2106

青岛2014年企业融资:中小企业贷款完成10亿元

2014-02-24 14:11
2036

年末融资 中小企业瞄上典当行

2012-12-31 10:28
1677

典当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的拐杖

2012-05-04 21:00
1575

2024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启动

2024-11-22 10:39
17518

2024年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名师优课”优质课程发布

2024-11-22 10:39
17130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