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加强产业转移金融服务
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商业银行应根据产业转移的风险特点做好风险防控,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产业转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使产业转移成果得到落实。
随着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等政策的实施,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目前,东部地区产业向中部转移的步伐日益加快,由此催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助力转移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金融需求与风险并存
近年来,东部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并从总体上呈现出规模扩大化、形式多样化、产业集群化、层次高端化等四个发展趋势。
产业转移对于拉动承接地区经济总量增长作用显著,将催生大量的金融需求。同时,产业转移有一个多层次和梯度发展的过程,对于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以及金融服务的延伸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看,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金融需求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这是企业对商业银行的最大需求。在园区建设资金需求方面,由于产业园区项目投资用地规模较大,配套要求较高,土地整理、道路建设的资金需求非常庞大,若包括园区项目配套的商业住宅用地储备计划,资金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在企业固定资产贷款需求方面,尽管目前重点项目企业这部分资金由总部自筹或统一融资,但也有部分企业在其总部投资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资本金后,需要向商业银行贷款来满足融资需求,特别是今年信贷规模偏紧,已经严重影响了产业转移带来的项目建设进度。在流动资金及贸易融资需求方面,通常企业主要在集团总部指定的银行申请此类业务,或是选择融资价格、规模和贷款方式有优势的当地银行。
二是对金融服务综合化需求逐步增强。目前产业转移企业需求已从较为单一的结算、信贷等传统服务转向包括外汇、投资理财、网上银行、信贷证明及保函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大企业与大项目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则更加广泛,特别是在今年信贷规模普遍偏紧的形势下,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意愿强烈,更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融资财务顾问、上市保荐、承销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全方位综合化服务。同时,企业在异地贷款、委托贷款、银团贷款等方面需求也在增加。
三是对金融服务创新性要求有所提高。示范区承接的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本地信用记录少,有效抵押物价值不高,而且贷款条件难以满足银行要求。特别是新引进的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企业,初创规模较小,抵质押条件短期内难以满足信贷要求。此外,由于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的限制,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承贷主体为政府主导的机构,存在获取信贷资金难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创新金融服务与信贷产品,创新实施差异化授信产品,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产业转移在带来大量金融需求的同时,也伴生着一定的风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转移产业的整体经营利润和转移工作成果的有效落实。总结来看,产业转移项目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项目收益风险。由于产业转移项目投资较大,市场变化较快,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项目资金能否按时到位、项目是否按计划进度进行、项目投产后能否产生预期收益等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是企业风险。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仍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而不少民营企业从沿海地区转移到内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自身竞争力不强,消化成本能力弱,在当地无法生存。这些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小、开发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环保意识淡漠、经营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在新的环境下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改善。一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成本提升,这些“候鸟型”企业又将面临无法维续的窘境。
三是配套风险。产业转移的综合成本,不仅包括土地房屋、劳动力价格,还涉及产业配套等其他要素。对于转移企业而言,如果产业承接地没有形成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综合成本无法降低,这不但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会产生负面影响,还将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
四是重复建设风险。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承接地的政府招商意愿和推动力都较强,各地政府在产业转移项目的承接上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地方在引进企业的同时忽略了对产业结构以及对转移项目的工艺技术水平的评估,在全局看很容易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影响整个行业的经营和利润。
五是环保风险。东部沿海地区为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不断促进本地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一些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劳动密集、低附加值的问题。因此产业转移在推动中部地区工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特征也使之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产业转移正在提升中部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
商业银行加大支持力度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使产业承接地区催生了大量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多方着手、顺势而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助力中部承接产业实现固本拓疆跨越发展。具体来说,可从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信息收集,提高对接效率。由于产业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全面准确的企业和项目信息,因此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尽早获得各地当年重点招商计划和项目,了解投资计划、进度和资金需求情况。应搭建银政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企业贷款备选项目库,疏通融资渠道,重点支持在中部地区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与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的对接效率,同时重视加强同中小企业的对接。此外,鉴于目前产业转移呈现出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商业银行在营销产业转移龙头企业时还应注意把握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业务需求,及时介入跟进,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在整条产业链上为转移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第二,加大资源投入,加强骨干交流。在资源配置上给予中部地区一定倾斜,在网点建设、人员配置、营销费用等方面适当加大向中部地区分支行的投入,助力当地分支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加强中部分支行人员培养的同时加大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干部交流力度,通过委派产业转出地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到产业承接地挂职或任职,加快中部地区分支行对转入产业的熟悉过程和相关业务能力的提升速度。
第三,关注两种差异,给予信贷倾斜。产业转移加大了相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发展速度、生命周期、发展前景、负债能力、行业风险等各个方面。这对银行行业信贷投向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应重点关注两种差异:一是地区差异,由于各省区自然资源、产业配套、人力成本和管理水平互有差异,转移产业面临的风险等级也会有所不同;二是产业差异,对产业发展层次较高、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发展潜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中部地区发展情况的产业予以扶持,同时限制污染和落后产业的转移。商业银行应对转移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给予一定的信贷倾斜,并依据中部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区域信贷执行方案,做到“一行一策”,同时根据产业特点适当调整具体行业的贷款占比控制要求,为各地区、各产业量体裁衣,在服务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信贷资源的高效配置。
第四,提升综合服务,加快创新步伐。产业承接地的商业银行应建立目标客户和业务需求清单,组建专家团队,为客户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在服务过程中实现组合营销,以进一步提升对转移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应着眼于整体利益制订长期规划,多在业务合作规模和种类上下工夫,着力提高长期合作深度,使这些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发展效果。同时,商业银行应以转移企业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创新金融产品,鼓励增设区域性产品研发中心,加强对转移行业的金融产品研发,针对产业转移示范区企业资金需求特点推出多种贷款品类。二是创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互联网、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拓展营销方式。三是创新审批管理机制,根据转移示范区企业特点,实行专职审批人派驻制度和个人签批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中间环节,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审批效率。
第五,做好风险防控,有序推进转移。一些地方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出于GDP增长、就业、税收等考虑,招揽项目的意愿十分强烈,而这很可能导致盲目承接、重增长轻效益、重速度轻质量、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不高、低水平重复承接引进等问题。商业银行应根据产业转移的风险特点做好风险防控,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产业转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使产业转移成果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