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人如何直面“融资难”

2011-11-03 12:07 939

  2003年我到山西曾经讲过,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依靠资源,第二个层次依靠制造业,第三个层次依靠金融,第四个

  2003年我到山西曾经讲过,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依靠资源,第二个层次依靠制造业,第三个层次依靠金融,第四个层次依靠知识。山西当时还只是依靠资源,要进一步发展一是要考虑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即发展制造业;二是要发展有关的金融服务业;三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有这样山西才能够实现大的发展。今天我想把我对宏观金融当前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问题是外汇储备。

  有些人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把钱给美国,不能拿外汇搞民生吗?要从几个方面分析该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是拿人民币换来的,应该承认现在的外汇储备超过了实际需要。外汇储备一般占GDP的20%,包括战略储备和战术储备。战略储备包括三个月需要的外汇,外商在中国投资利润需要和援外费用,这是必须要准备的;另一类是战术储备,是企业、个人需要兑换的外汇。现在我们的GDP是五万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万亿外汇储备就够了,而我们拥有三万亿,因此要承认外汇储备量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

  其次是关于外汇储备的使用。如果我们的外汇储备完全要买外国的国债,有两个问题要注意:第一,要把钱借给外国以此赚钱,他赚的钱一半给你,一半归他。第二,我们要承担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现在很多人认为只要用美元就不会贬值,这是不对的。货币贬值代表着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对于人民币的购买力和绝对购买力的下降,所以美元贬值带来购买力下降的损失我们要承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怎样更合理地使用外汇储备。中国走出去这么多年,累计投资才三千多亿元,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有很多民营企业要走出去,我们需要逐步放宽换汇限制,企业不想拿美元,因为会贬值,因此可以转换思路。比如企业可以用它的资产做抵押来借美元,利率跟债券的利率一样,这样不比借给外国人投资更好吗?对于没有资产的企业,可以存一贷二,也就是说存多少钱,贷款给他一倍的钱。

  总之我们确实要考虑外汇储备该怎样合理地利用,与其借给外国人不如借给一些需要发展、需要走出去、需要对外投资的企业。

  第二是高利贷问题。

  当前民间借高利贷的问题相当严重,我们对它的定义是利率不超过贷款利率的四倍,但实际上现在高利贷的利率已经超过了三分、四分、甚至八分,这样的高利贷不但使中小企业的负担加重,也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央现在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强调要向中小企业倾斜贷款,但从商业银行的本质来看,贷款给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成本确实比较高,其一有政治风险;其二需要承担市场风险;其三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很规范,信息不够透明;其四交易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利率市场化,允许交易银行跟风险各方面的评价,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适当提高利率。

  除此之外还需要企业自救。世界上的企业已经不是单个企业对单个企业,而是供应链对供应链,也就是说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包括资金的相互融通和支持。比如说有固定的上家和下家,万一周转不灵,可以跟上家商量推迟付款,同样上家如果遇到困难下家可以提前付款。只要建立这样的协作关系,尽管是单个的企业,但因为大家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最终靠产品的卖出才能一层一层还款。企业供应链管理是比较通行的,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加强金融、资金方面的合作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另一个途径。

  第三是通货膨胀问题。

  从学术定义上说,通货膨胀是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货币的供应超过实体经济的需要,次要原因一是进口石油、粮食等涨价,其次是成本增加,比如劳动力成本增长造成商品价格的上涨。

  从控制通货膨胀来看,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收紧货币,但是从当前来看也有难处,一是世界各国都实行低利率,只有我们收紧货币也不行;二是收紧利率以后贷款成本升高,对经济发展会有影响;第三收紧货币以后,地方债务负担就会增长。因此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可以保持温和的通货膨胀,并且注意两点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一是老百姓收入的增长高于通货膨胀率,二是银行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需要把握一个度,以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

  外汇储备太多

  是因为我们不会用自己的钱

  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

  关于中国经济转型有两个重要目标需要考虑,一是通过经济转型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促进民生的改善,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和收入上升。银行业、金融业的发展也必须为这两个基本目标服务。

  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金融业今后服务的主要领域应该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怎样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的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扩张,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各方面估计最晚2030年可以超过美国。从经济量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最大的问题是经济质量。老百姓的生活怎样?经济发展的效益怎样?这是经济转型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如果说过去我们依靠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建立起中国的经济总量,今后三十年最重要的是在骨架周围怎样培养出有血有肉的细胞。如果说大型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骨架,中小型企业就应该是血和肉,在某种程度上,血和肉更加重要。

  日本在泡沫破灭以后经济一直非常低迷,很多年都是负增长,但日本社会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老百姓生活得相当殷实,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日本的中小企业发展得很好,在日本经济出现大波动时维持了社会稳定。所以应该看到,中小企业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创造了90%以上的就业机会,只有就业得到了充分满足,才可能有社会的稳定。怎样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仅要从经济层面入手,更要从政治层面考虑。

  因此我想强调,金融业该如何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国有大型银行没有能够支持中小企业的体制,贷款成本高、手续麻烦、风险大。中国的大型银行所占比例高,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占整个银行总资产的70%,再加上二十多个股份制银行,最终,地方小银行只占整个银行总资产的7%。几大商业银行是否能让出10%左右的资产来发展中小银行?美国有八千多家银行,前十家银行所拥有的资产占据总资产的36%,八千家银行大部分是为地方服务的银行。我希望我们在这方面能够有一个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多发展一些为农村、农民服务的中小银行。在这个问题上银行业如果不从结构上进行大的调整和改革,不对中小银行进行扶持,永远是一句空话。

  在整个经济转型过程中,如果主要是为了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我们的金融机构就需要服务这样一个大局。过去为大企业服务的时代基本过去了,在这方面我们要大声疾呼:大银行、大保险公司不要再为自己在市场上占据了多少份额而感到自豪,这对于中国的金融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结构。怎样把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落到实处才是我们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重要措施。

  二是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应逐步建立一个以内需为主导的体制。金融业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扩大内需及增加国内消费。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保险、金融机构过渡创新,出现了一万多个金融衍生品,以此拉动济增长,一旦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过度将是不可持续的。

  这次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不要因为美国人犯了错就不向他们学习,也不要认为中国的金融业已经非常稳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创新、更多的金融工具来扩大消费服务。比如,银行能不能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产品使年轻人用今后五年、十年、甚至三十年的工资进行消费?美国就是用他们的信用产品,使得美国的消费非常活跃。怎样让老百姓在生老病死之后没有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美国金融在这方面的创新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和美国在金融衍生品方面创新过度不同,我们是创新不足,怎样通过金融业促进国内消费也是经济转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是金融产业应该更多地支持中国经济对外贸易重要政策的调整。今天,中国的经济贸易政策正在进行重要调整,从只重视出口到现在出口、进口并重,甚至更加强调怎么进口;从以吸引外资为主,到现在提出吸引外资和海外投资并重;从只重视货物贸易,到现在强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金融产业能不能为此做些服务呢?比如我们有很多外汇储备,很多人认为主要因为出口太多,外贸顺差太大,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外汇储备太多,更多是因为我们不会用自己的钱,不懂得对外怎样买更多的战略物资,不知道企业怎样才能更多地进行对外投资而造成的。如果我们不建立强大的金融体制,不进一步对外汇管制进行改革,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培养大的投资机构,中国的外汇储备问题很难解决。

  经济的多元有几个概念:一是企业规模的多元,不仅仅有大的企业,还要有更多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企业所有制的多元,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还有很活跃的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三是企业民营范围的多元,经营范围不仅仅是单一门类的产业,还有非常多元化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个中部经济的多元化,这其中金融产业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果金融产业可以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那么就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的转型,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信用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证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有关信用的问题。

  第一,信用是金融的核心要素。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要想让现代金融活跃起来,持续地流动起来,没有信用做基础是办不到的,如果没有信用,所有的贸易和投资都会放缓甚至停止。

  第二,信用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信用是一种能力,一种你可以不用预先付款而取得服务的能力,信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扩大了贸易规模,提高了投资的成功率。也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信用,我们才可能发行货币、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才能通过赊销、赊购的方式扩大贸易的规模,降低流通的成本。

  第三,信用保险是我们走出去的重要保障工具。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利用信用杠杆,学会利用信用保险保护自己。过去十年,我们提供了大概九千亿美元的保险额度,支付了将近三十亿美元的赔款,我们和国内一百多家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贸易融资、项目融资、出口信贷等各方面的合作。

0
标签: 层次 山西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