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东北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
“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
“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重点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新的竞争优势正在形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孙志刚在6日开幕的第七届东北亚博览会上说,东北地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初步确立了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和特色。
吉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高有福介绍说,以玉米加工转化为标志的生物化工产业规模、研发能力和企业地位等已在国内领先;以光电子和汽车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家重要产业基地;风电装机居全国第4位,成为我国七大千万千瓦风电产业基地之一;以轨道客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正在实施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滚动推进100个重点项目、50户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20个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和10个示范基地建设。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玉普说,全省要瞄准国际产业发展新动向,选择具备条件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应用项目推进和新产品开发,在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出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整合资源、集聚政策加以推进。
辽宁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辽宁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和战略选择。据了解,辽宁省计划2010年至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2012年至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在2012年比2009年翻一番基础上,再翻一番。培育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建设形成100个主题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聚集区,一些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确定以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医药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育种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产业为下一步发展重点方向。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鼓励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蒙药、生物疫苗和生物育种,加强生物发酵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培育形成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制品综合利用产业链。同时,加快发展稀土、光伏、电子信息、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突出抓好稀土原料战略储备,建设世界稀土谷,培育光伏产业集群;今后5年,内蒙古还将加快建设蒙西、蒙东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一批500千瓦以上光伏并网电站,发展核电燃料,构建新型绿色能源基地。
目前,上述四省区还在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展,将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攻关合作,共建产业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国家发改委东北司巡视员王树年认为,这将有利于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抢占未来区域竞争和发展的制高点。“东北地区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助于经济质量的提升和产业梯度转移,对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