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舆论之惑
从“共和国的长子”到“口诛笔伐的对象”,央企始终恪守“沉默是金”为信念,随着舆论玩转形象“过山车”。从2009年的“天价吊灯”,同年的“团购房”,到2011年的“天价酒”,随着一系列的“天价”报道,央企的形象因部分员工“奢侈”问题“急剧恶化”。
从“共和国的长子”到“口诛笔伐的对象”,央企始终恪守“沉默是金”为信念,随着舆论玩转形象“过山车”。
坎坷悠长的身世,成员众多的家族,复杂庞大的体制,使央企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碎片化”;雾里看花的朦胧,盲人摸象的片面,使公众心目中的央企逐渐“妖魔化”。
面对全民声讨之势,央企能否再做“沉默的羔羊”?
推荐阅读
误伤之“国进民退”论
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家都很关心“国进民退”的话题。其实经济紧缩的时候,民营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现象比国企明显,从而会出现退缩。但不能认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正常现象。
——摘自商界 2011年6月25日《厉以宁:国进民退中的企业出路》
自2009年,“国进民退”一词频频出现在各家媒体上。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就“国进民退”等热点问题表达了观点:国进民退并非一个好现象,应充分注意,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70%以上新的技术来自小企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更是主体中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也表达了他对“国退民进”现象的担忧。
然而,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却有着不同看法:近两年,中国确实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但从工业、投资和国内贸易三方面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总体上看,统计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的说法。
数据显示,工业中的非国有经济的比重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私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企业规模的比重,由2005年的45.6%、19%、12.4%、14.3%和24.5%提高至2009年的58.9%、29.6%、18.5%、28%和33.7%。
事实上,国有企业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经济份额也在逐年下降,国资委也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参与到国有经济布局的结构调整之中。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国进民退”问题本身就不成立,中国大型企业在前进,央企也由于投资者和股民的参加,进一步多元化,进一步走向市场,央企收购一些中小企业来进一步扩大它的实力,有资本的融合,也有企业组织的融合,这是一个双向进步。
随着“国进民退”的舆论渲染逐步升级,更多的经济学家加入了探讨的行列。
记者了解到,国家现在投资的大多数是基础设施,这本来就属于公有部门做的事情,对民营经济并没有挤出效应,利用这段经济疲软期进行投资,等这些项目建好,经济恢复以后,民营经济环境和空间会更大,总体上,表面看好像是“国进民退”,实际上给民营经济未来更快速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误伤之“垄断”说
垄断经营体制下,亏了老百姓当然不能容忍,赚得再多也体现不出多大能耐,然而,央企似乎对此并无自知之明,时常表现出“居功自傲”,焉能不令公众反感?
——摘自2011年6月17日 荆楚网《范子军:央企形象花钱买不到要靠责任挣》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央企资产总额由10.5万亿元增长到24.3万亿元,年均增长18.2%;营业收入由6.79万亿元增加到16.7万亿元,年均增长19.7%;实现净利润由4642.7亿元增加到8489.8亿元,年均增长12.8%;上缴税金由5779.9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年均增长17.6%。
然而多数业内专家认为,绩效提高的原因并非源自企业效率的提高,而是来源于央企的垄断地位,这种情况不利于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改革需要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
对此,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亲自解释,中央企业并不存在垄断,只有个别带有垄断色彩的企业,垄断问题非常容易讲,我们内部真正经营具有垄断色彩的,最典型是七家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三个电信。
邵宁认为,中央企业不都是垄断企业,垄断企业是少数,竞争性的是大多数,而且竞争性企业这几年发展速度要更快。
此外,有业内专家表示,央企是否存在垄断,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际,央企的壮大是垄断还是行业集中度问题,需用全球化的视野来看。
专家指出,中国面对铁矿石的尴尬局面就可以印证这个说法。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同比2009年下降1.4%,但进口铁矿石平均价同比上涨60%,为此,中国钢铁行业多花了近300亿美元。然而,中国作为最大铁矿石买家,却掌握不了话语权,一方面,是中国钢铁企业不熟悉国际谈判模式,策略与形势判断能力不及三大矿商,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钢铁行业存在无序产能扩张、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据了解,此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还波及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稀土、铜矿石等类似需进口产品的处境堪忧。
面对类似的情况,美国选择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做法,美国在知道波音和麦道合并将垄断美国航空市场的情况下,仍不惜以贸易战逼迫欧盟就范;判决微软垄断却不肢解它,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美国面对全球竞争时的核心利益。
《中国石油报》主编邱宝林指出,“中国崛起,国人还需强化‘大国思维’,不能只局限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院’内看待各种问题,而要站在全球一体化的角度去考量。”
误伤之“奢侈、腐败”说
央企对国家、全民的贡献自不必说,正是由于央企与国民、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再微小的问题也值得小题大做,再常见的弊病也应当施以重药。此次披露的到底是央企们的哪些问题?有滥发奖金、补贴,有不代扣职工工资个税,违规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超额分红,滥发购物卡、旅游费,垫资买房……一言以蔽之,就是“央企们大把大把地给自己人花钱,毫无顾忌地借垄断自肥”。
——摘自2011年5月23日 《华商报》 《管不住央企钱袋子 则挡不住央企“私奔”》
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无奈地说,为什么国企无论搞得好或不好,都要挨骂。众多央企高管及员工同样表示想不通。
其实,李荣融和众央企相关人士不用感到委屈,因为民众从来都不是恨央企,而是恨央企部分人员的奢侈“习性”。
从2009年的“天价吊灯”,同年的“团购房”,到2011年的“天价酒”,随着一系列的“天价”报道,央企的形象因部分员工“奢侈”问题“急剧恶化”。
央企被审查出的奢侈、腐败等问题,到底是偶然性还是制度出现了问题,对此的回答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企业层面上腐败最简单的表现形式是挥霍公款用于吃喝,或是在采购环节中饱私囊吃回扣,再有就是在买卖过程中存在一些权力寻租行为,当然还有资本投资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交易,但本质核心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杰如是说。
中国石化集团外宣处王处长告诉记者,中石化内部资金管理一直都很严格,从企业内部讲,集团设有严格的约束制度,同时,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审计等机构也在发挥监督作用。
作为央企监管人的国资委,在治理央企内部管理的路上,又是否“偷懒”了呢?
从破除“一把手”制度试点董事会,到国资委提倡增加企业透明度打造“阳光企业”,再到中国石化集团面向社会聘用社会监督员,无不昭示着央企想和公众沟通的决心。
然而,从众多央企负面舆情事件中媒体和网民的第一反应就可以看出,公众始终带着有色眼镜观察央企,甚至在未了解事实真相之前,网民就会首先判定央企为负面事件中的责任方。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一个帖子《央企到底姓央还是姓企》中,有网友就这么评论央企:“当要贷款、占资源、垄断市场时,是‘长子’,姓央;当利益分配时,我的利润我做主,给国家一点算贡献,姓企。”
本来是代表全民利益的央企,现在却成为“全民公敌”,这恐怕与央企的红利分配和返利模式尚未健全、不够透明,大部分央企仍处在投入期有关。
不可否认,央企存在腐败浪费、收入分配不公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公众需要明白的是,这些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这些问题国企和央企存在,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也存在,经济领域里存在,其他社会领域也存在。
疗伤处方:沟通无限
在舆情监测和应对媒体方面,央企的投入并不少,少则一年投入数百万元,多则投入上千万元。为了增进与公众的沟通,化解这种“误会”,央企和国资委均在试图改变。
——摘自2011年6月15日 《新京报》 《央企负面新闻井喷身陷丑闻焦虑 花高价维护形象》
荀子云: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据了解,中石油在大连漏油事故发生后,未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其企业形象曾一度定格于“傲慢”。
事实证明,央企一贯采用的沉默式公关不再是面对公众、面对舆论的好选择。
记者了解到,许多央企为了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予以规避,如中石油制定新闻报道慎用词等,但这些规章制度往往不能在不确定性极高的网络舆情面前发挥有效作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如被网络曝光的慎用词,招致舆论一片非议声。
随着媒体市场化和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型传播工具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悄然而至,细微的风吹草动,经过舆论的推波助澜,也会演变成“四面楚歌”之势。
这意味着,央企在埋头经营的同时,也需要学会与时俱进,学会与公共沟通,适应新传播时代的“游戏规则”。
诚实,无疑是新传播时代“游戏规则”中重要的关键词。
同时,为了维护良好形象,央企也开始聘请一些舆情机构甚至公关公司为其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舆情监测和应对媒体方面,央企的投入并不少,少则一年投入数百万元,多则投入上千万元。
上述举动意味着,央企与公众的沟通大门已经悄然开放,其实,在此基础上,央企仍需要多加一味“猛药”——真诚。
主动用事实说话,积极以真诚搭桥,才能尽早和公众消除误会“冰释前嫌”。
企业如同一座雕像,“颜料”可以看作是媒体的批评报道和公众舆论,无论事件真相如何,报道过后,央企的沉默式公关,并不能让危机真正过去,时间过的再久,公众看到的依然是一座“被泼上颜料的雕像”,只有及时把事实澄清,把误会消除,主动擦掉“雕像上的颜料”,这才是真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