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保报损金额比增4倍

王宇 | 2011-07-11 16:18 619

上半年出口报损案件明显增加,案件金额530.4万美元,同比增长超4倍。随着出口风险提高,出口企业在接单和贸易时也更加谨慎,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承保金额8.2亿多美元,企业调查国外买家资信的费用达77.59万元。

  本报讯   上半年出口报损案件明显增加,案件金额530.4万美元,同比增长超4倍。昨日,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了解到,报损案件主要集中在石材、工艺品出口领域。

  随着出口风险提高,出口企业在接单和贸易时也更加谨慎,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承保金额8.2亿多美元,企业调查国外买家资信的费用达77.59万元。

  商账期过长提高风险

  “商账时间长、通过中间商进行贸易是这些报损案件的共同特点,也是导致这些报损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泉州办事处主任黄天佑说。

  “除了买家以货物销售情况不好拖欠或无法支付账款外,报损案件中还出现了一些买家在收到货物后,称货物和样品质量、外观不同,拒付账款的情况。今年因为以上两种情况所赔付的金额近150万美元,未来还有数百万美元的案件到期后需要赔付。”黄天佑说,这反映国外市场一些类型产品销售情况不佳,也提醒我市出口企业在签订订单时应尽量缩短商账时间,跟踪货物运输和销售情况。

  尽量减少中间商环节

  由于一些国外大买家的资信度出现下降,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原因,通过中间商进行贸易的风险近期也在增加。

  据介绍,一些国外大买家采购货物,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将采购业务交给一些中间商。由于这些国外买家的信誉度高,很多企业在接单时认为贸易风险小,没有参与投保。“多了中间商一个环节,国外买家因货物销售不畅而拖欠账款后,出口企业不仅难以联系到买家,往往连原先的采购中间商也找不到。”黄天佑表示。

  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一些订单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接单时,生产企业还有微薄利润,但一段时间后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买家不愿意接受产品涨价而拒绝支付货款或者不收取货物,也给出口企业贸易带来风险。业内人士提醒,企业接单时要考虑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方面情况,尽可能利用保单融资或者锁定汇率等方式降低贸易风险。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11-23 15:17
49427

【一带一路研究】刘晓伟、秦肯:借助国际组织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例

2018-07-24 14:01
9078

标普报告称中国保险公司将实现可持续增长

2013-12-16 13:33
1010

奇瑞重工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3-07-31 14:26
889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注资200亿元

2012-12-18 21:19
1558

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推“无担保”贷款

2012-08-01 14:41
103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