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岛:地炼与国企联姻 加工原油比重攀升

2011-07-07 11:15 822

  2011年以来,外盘油价高涨,而成品油调价相对滞后,炼厂炼油利润不断受到挤压的风险,而山东地炼随着新上装置的投产及对成品油上涨的预期开

  2011年以来,外盘油价高涨,而成品油调价相对滞后,炼厂炼油利润不断受到挤压的风险,而山东地炼随着新上装置的投产及对成品油上涨的预期开工率保持在42%的水平。据金银岛数据显示,2001年上半年山东地方炼厂总计加工原料油为1412万吨,其中进口燃料油约在461万吨,进口原油与国产原油约在660万吨左右。地方炼厂加工进口高硫原油的比重攀升也是今年开工率保持高位的主要因素。

  推荐阅读

  据金银岛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6月份,山东地炼一次加工能力已达到8055万吨/年,二次加工能力达到6071万吨/年。同比分别上涨19.7%和6%。同期随着地方炼厂实力的不断壮大,一直生存在亏损边缘的地方炼厂同样也面临油源更加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面对炼厂分布集中、炼油产能庞大的山东,国内石油巨头纷纷看好地炼原料供应市场这块“蛋糕”。近年以来中海油、中国化工,以及中国中化集团纷纷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收购或控股地方企业。中石油旗下的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10年8月与山东最大的地方炼油企业东明石化签署了供应原油等相关合作协议。2010年年末,中国中化集团成功收购一次加工能力500万吨/年的弘润石化。据金银岛数据显示,当前地方炼厂加工能力的44%已与国有石油巨头“联姻”。

  今年上半年,某中字头企业共进口中东与南美高硫原油260万吨,多流入地炼做为加工原料。另外2011年以来,中石化通过代加工方式,在山东市场对地炼执行原油和燃料油搭配的代加工原料供应,原油和燃料油配给比例为1:3。随后,中海油成立燃料油销售公司,为了开展业务,也以1:1的比例向地炼供应原油和燃料油作为炼油原料。这种搭配供应使得地炼炼油原料成本得到一定控制,从而地炼“吃不饱”的原料紧缺瓶颈得以缓解。

  2011年7月国家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市场预期成品油供应充裕,加之国际油价涨跌不定,三地原油加权平均变化率为-0.90%,如布伦特回落至106美元/桶以下水平,国内或将迎来零售价格下调可能。地方炼厂不管是加工原油还是进口油均处于亏损。受地炼原料采购也有所降温,2011年5月燃料油进口量同比增长20.3 %,但增幅较1-4月已下降3.2个百分点。料下半年地炼对进口燃料油需求将难有较强表现。

0
标签: 成品油 金银岛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