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

孙建耘 | 2011-07-07 09:02 460

记者孙建耘近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人们在欣喜的同时,也不乏有港元将逐渐被人民币替代或被“边缘化”的担心。随着去年6月以来内地在人民币业务上一系列政策的放宽,香港人民币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民币存款快速增加。

  记者孙建耘近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人们在欣喜的同时,也不乏有港元将逐渐被人民币替代或被“边缘化”的担心。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张颖在接受记者连线时认为,有关“货币替代”的担忧纯属多虑,相反,香港人民币业务的迅速发展将有助于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并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随着去年6月以来内地在人民币业务上一系列政策的放宽,香港人民币业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民币存款快速增加。截至2011年4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5.3倍至5107亿元,占银行业存款总额和外币存款额的比重分别约为8.5%和17.2%,其中约2/3来自贸易结算下的企业存款,海外企业存款占16%。二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突飞猛进。2010年和今年前4个月,香港与内地贸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4.5%和18.3%,其中香港对内地转口贸易分别同比增长26.7%和19.4%。2010年和2011年一季度,内地外贸总额中分别有2.5%和7%使用人民币结算,其中在香港进行的人民币贸易结算分别占73%和86%。三是人民币投资产品种类增加。自2007年以来,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已超过1000亿元,其中2010年和2011年前5个月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分别达358亿元和280亿元,发债主体呈多元化趋势。2010年包括债券、存款证和股票挂钩票据的人民币债务工具发行额为427亿元,超过当年除香港特区政府债券和外汇基金票据以外新发行港元债务工具的30%;2011年前4个月还发行187亿元合成人民币债券,为香港债市发展增添了新动力。人民币计价的基金、保险、黄金、人民币IPO和股票交易等多元化投资产品也已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四是人民币对外汇可交割产品陆续推出。据一般估计,目前香港即期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每日交投量约为15~20亿美元/约97.5~130亿元人民币,加上远期市场交易量日均8亿美元,两者相加的流动性总量已超过不交收远期合约(NDF)日均交易额30亿至40亿美元的一半。有迹象显示,许多NDF市场投资者正转向香港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张颖称,随着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将有助于吸引经营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汇集香港,使香港成为全球人民币离岸业务量较多、品种较齐全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及离岸人民币集散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

  但随着香港巿面上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流通以及香港人民币存款升势快于港元,一些人士开始担心会出现所谓的“货币替代”风险,即港元逐渐被人民币所替代,港元被“边缘化”。张颖对此不以为然。她说,从理论上讲,所谓“货币替代”是指在开放经济环境下本国/地区居民由于对本币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大量兑换并持有外币,进而发生外币在本国/地区大量流通或本国/地区资金大量外流的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现象。如在拉美,美元替代当地货币的现象就较严重。

  张颖的判断是,从中短期看,有关港元被人民币替代的担心应属多虑。首先,人民币消费占香港整体私人消费的比重仍较低。2010年内地访港旅客达2268.4万人次,占整体访港旅客的比重高达63%,当年内地游客在港消费总开支为1129.68亿港元,相当于香港整体私人消费开支的10.4%。这显示,即使内地来港游客全部以人民币消费,所占比重也较低;且香港商户并未对港元失去信心,亦没有在与香港本地交易时要求不用港币而以人民币作为支付。与此同时,香港法定纸币和硬币流通量从2003年7月底内地开始“自由行”时的1302亿港元持续上升至2011年4月的2505亿港元,港币流通量年均约8.6%的增幅大大快于之前8年平均6.4%的增幅。

  其次,人民币存款占香港总存款的比重仍较低。香港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体系吸收了大量外币存款。2004年1月,所有外币和美元占香港总存款的比重分别为45.6%和30.9%,2011年4月这两项比重分别为49.2%和29.9%,而同期人民币存款所占比重则从零上升至8.5%。张颖说,美元占香港总存款的比重早已达到30%的水平,却一直未发生货币替代;即使若干年后人民币存款也达到美元存款所占比重,相信也不会发生货币替代。且香港人民币存款上升速度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一旦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市场预期逐渐削弱甚至逆转,香港人民币存款升速可能会有所放缓;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仍较漫长,由内地企业进口付汇而形成的香港人民币存款达到一定水平后会相对稳定;三是内地代理行模式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作用会日益增强,对香港人民币资金会产生一定分流作用。

  此外,市场机制有助于缓和香港银行体系面临的“货币错配”挑战。据分析,在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港元利率的背景下,估计香港银行体系面临的“货币错配”挑战仍会持续,直至市场机制发生作用:一是香港市场的港元和美元资金成本和贷款利率上升,与人民币资金成本和贷款利率相近,加上香港人民币贷款利率低于内地,从而使企业增加对人民币贸易融资的需求,这种趋势目前已开始出现;二是人民币汇率出现双向波动,继而降低对冲汇率风险的成本,使香港银行可把人民币资金通过交叉货币调换转化为非人民币贷款。不过,香港银行业仍需管理好“货币错配”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

  从长期看,随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内地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港币与人民币的关系将有更广阔的空间。而在此过程中,香港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低风险的试验田。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用数币攒碳积分 兴业银行力推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2024-05-30 12:04
14365

《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 需破解诸多瓶颈

2024-05-28 15:30
28414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71551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93773

赵锡军:以经贸合作为抓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2024-05-27 15:23
93205

潘功胜:人民银行将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2024-03-01 14:06
22619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