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为何备受我国央行青睐

张小平 | 2011-07-02 16:59 1254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平  6月15日,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平

  6月15日,央行宣布从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21.5%,创历史新高。纵观我国货币政策历史,这是今年以来第六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更是从2010年以来第十二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反观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央行,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准备金率正成为一种趋势。以美国为例,按美联储规定的2011年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标准,对交易账户分为三个等级,1070万美元以下部分(包括1070万美元)的准备金率为0,1070万美元至5880万美元部分(包括5880万美元)的准备金率为3%,5880万美元以上部分的准备金率为10%;对非个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0;对欧洲美元借款,准备金率为0。以上数据显示,国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远远低于中国,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很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还是以美国为例,美联储只是按固定的规则对适用每一准备金率的金额范围进行一定的调整,而不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为例,对交易类账户,850万美元以下部分准备金率为0,850万美元至4580万美元部分准备金率为3%,4580万美元以上部分准备金率为10%。对比2007年和2011年,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

  在国外逐渐趋于弱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为何在我国却使用得如此频繁,带着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等专家学者。

  我国具备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

  郑超愚接受采访时指出,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能有效地调节基础货币投放,“在国外,由于金融创新很活跃,仅仅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而在我国金融创新不发达的现阶段,却能很好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顾海兵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同样的原因。他对本报记者说,国外企业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所占比重较小。当社会融资总量中很大部分不是通过存款类金融机构实现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就只能局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所发放的贷款,范围大大缩小因而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我国现阶段,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通过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银行货币投放,能有效地控制信贷规模。若以全年实际新增信贷规模8万亿元进行简单估算,2010年我国间接融资比重为70%左右,而美国长期以来的间接融资比重只在10%~20%的水平。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基准利率等,我国为什么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多而使用其他政策工具少。在采访中,顾海兵为我们揭示了央行提准而不加息背后的制度根源。他说,和国外银行不同,国内银行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存贷差,如果加息,则会影响到银行的正常盈利,中国的主要银行都是国有银行,政府不愿意看到国有银行的经营受到影响,因此,往往会选择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张迎春指出了我国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缺位。“如果中央银行取消或弱化法定准备金制度,那么,它就必须迅速地调整其他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但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增加而被动式地操作。“加之我国再贴现市场交易因利率关系没理顺以及中央银行的被动地位也在逐年萎缩”。在这些政策工具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我国只能借助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来调节宏观经济。

  我国对存款准备金付息,不存在严重的市场扭曲

  郑超愚把世界范围内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概括为两个方向,一是废除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根据业务需要自由决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二是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不管是哪种改革方向,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银行经营的效率和减少市场扭曲。国外央行大都不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其中以美国和日本为典型,这样会带来银行经营决策中的扭曲,因此选择了废除存款准备金制度。而在我国,存款准备金一直以来都是支付利息的,因此对银行经营决策的扭曲并不像国外那样严重。当前,我国准备金存款利率为1.62%,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关于准备金存款利息的资金来源,郑超愚告诉本报记者,主要是通过发行货币的途径来支付利息。

  提准与加息的抉择

  本报见习记者 张小平

  加息:忧从国际因素来

  对我国为什么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而不加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留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更强调国际环境的影响:“加息是有必要的,因为从2010年以来实际利率都是负的。不管是从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的角度还是从吸引居民储蓄的角度,都是有必要加息的,但政府为什么一直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没有加息,一个方面的考虑是担心热钱的流入。”央行6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3764.14亿元,而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赵留彦指出,在贸易顺差增长并不快甚至部分月份有逆差的情况下,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那么快,原因在于大量的资金通过热钱的形式流入到中国。如果再把利率提高的话,加之国际上利率普遍偏低。热钱不仅能赚汇差,还能赚利差。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热钱流入。随着热钱流入,外汇占款还会进一步增加,紧缩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是央行对于地方上债务成本的考虑。”赵留彦告诉本报记者,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一般是偏向于长期债,如果利率提高,债务的成本相应增加,现在很多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规模很大,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地方债务余额达到10万亿元,加之2008年的贷款现在已经到了还本期,这样还本付息的压力会加大。根据央行报告,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按照最粗略的估算,贷款利率上升25个基点,地方投融资平台利率成本上升3000亿元左右。

  赵留彦认为对热钱流入的考虑是央行提准而不加息的最主要的考虑。热钱的流入使紧缩货币政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但迫于通胀压力,必须收紧货币,所以只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表示,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目前更应该加息,而不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提准:只为回收流动性

  如果把提准与央行公布的数据联系在一起,则可以看出提准的必要性。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5月份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764亿,较之4月的3100亿涨幅不小,另外,6月份我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6000亿元。提准不仅仅为对冲外汇占款,也为即将到期的央票做对冲准备。

  而对于通货膨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高通胀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影响正在减弱。他预计CPI将在四季度出现明显的高位回落。预计全年高点在六七月份,7月份可能在6%或更高水平。而温家宝总理也在《金融时报》公开发表署名文章称:“中国总体价格水平目前处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而且预计将稳步下降。”这些都似乎在告诉人们,通胀并不是这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考量,提准仅仅是为了回收流动性。

  提准与加息有相通之处

  在专家学者对提准与加息争论不休时,赵留彦指出了二者的相通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会间接地使得市场上的利率上升。”他说,尽管不上调存贷款利息,但在紧缩货币政策下,市场上的利率同样会增加,比如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的回购利率等市场化的利率,都会随着每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上行。6月20日,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升至6.92%,7天回购利率达到7.51%。跨月跨季品种同样保持上行势头,14天、21天与1个月回购加权利率均涨至7.5%以上高位。银行间拆借利率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也出现类似走势。

  赵留彦进一步指出,即使是银行吸纳存款的利率也会上调,在名义定期存款利率没有上调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减少,银行会变相地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居民储蓄存款,包括发行一些理财产品,对居民储蓄存款推出诸如存款反钱等的优惠措施,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有一定的相通性。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样会导致国内利率提高,只不过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使市场化的利率、自由化的利率提高。

0
标签: 存款 金融机构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