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在抗通胀中推进
”这段摘自于1988年1月13日《经济参考报》头版的《关于物价的通信》简单而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严峻的通货膨胀状况。1992年政府继续价格改革,央行连续两年实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超过35%,1992年和1993年GDP增长达到14%。
“一位部长级干部说,他家的保姆不敢去买菜,一花就是10元钱一张的大票子,看着眼晕;一位大学毕业已经3年、每月工资70元的年轻人,26岁不敢谈恋爱,说是没钱谈不起,有了女朋友也不敢带上街,怕到吃饭时间不好办;一对每月工资各七八十元的青年夫妇,在城里养不起一个孩子;一大批企业因原材料涨价而叫苦不迭,反过来又叫喊他们的产品应该涨价。”这段摘自于1988年1月13日《经济参考报》头版的《关于物价的通信》简单而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严峻的通货膨胀状况。
1988年的中国正经历着第二轮的通胀过程。而事实上,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就已出现了第一轮的通胀井喷。1978年至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大了财政赤字。1979年和1980年两年的财政赤字超过170亿元。到1980年底,全国货币流通比1978年增长63.3%,大大超过同期工农业生产总值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幅度,引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为此,中央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发行国库券以抑制需求过快增长、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到1981年,通胀得到抑制,物价涨幅回落2.5%,但同时GDP增速也下降了一半。
1982年至1990年的九年间,在经济逐渐升温的同时,新一轮的通胀问题再次袭来。1984年,政府扩大银行贷款自主权和企业发工资、奖金的自主权,当时就出现了银行盲目扩大信贷规模、企业大涨工资的局面。1987年底,全社会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达到174%。央行为此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却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此外,在通胀加剧之际政府又决定实行“价格闯关”,此举促使通胀预期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规模的抢购。在此情况下,中央紧急作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决定,坚决进行宏观调控,全面压缩需求,控制物价。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提出用3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至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国民经济调整才得以有效地进行。
1992年政府继续价格改革,央行连续两年实行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超过35%,1992年和1993年GDP增长达到14%。开放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源价格大幅上升,一些企业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正常经营,再加上货币供应过多引发通货膨胀。CPI涨幅在1994年已攀升至24.1%。为此,国家又采取提高存贷利率、削减基建投资等措施来应对。
2000年之后,随着经济的日渐回升,电、水、房等价格轮番上涨,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也快速上涨。2011年,中国乃至全球又再次进入了通胀时期,有分析人士预计本轮抗通胀将是一个5到10年长期的过程。
有评论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物价改革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完成了一般商品市场的价格改革,这是始自20多年前“价格闯关”,到2002年这一改革基本完成;而目前正在做的是推进要素价格改革,但时至今日尚未获得实质性进展。(记者韦夏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