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人民币汇改单边升值预期过于明确

2011-06-29 11:24 273

重启汇改,意味着中国经济危机状态结束,货币汇率重回改革轨道,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无论内外资都愿意持有人民币,静候人民币升值与加息的双重利好落地,这将导致人民币供求失衡,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6月19日,人民币重启汇改一周年。重启汇改,意味着中国经济危机状态结束,货币汇率重回改革轨道,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进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蒙昧的国际化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将中国的经济成果毁于一旦。

  汇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单边升值预期。

  从日K线看人民币中间价有涨有落,但总体而言,从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处于单边上升的通道之中。

  6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683,小幅微升7个基点,连续四个交易日创下汇改重启以来的新高。虽然6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736,与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53个基点,汇改重启一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5%,从2005年汇改以来,升值25%以上。人民币兑美元走势图非常清晰地显示,除了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汇率波澜不惊,而在第一次汇改与二次汇改迄今,月K线几乎全部处于单边上升行情。

  市场预期过于明确是可怕的,将会完成自我实现的循环,最终人民币一定会大幅升值之后走向大幅贬值,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辙。

  无论内外资都愿意持有人民币,静候人民币升值与加息的双重利好落地,这将导致人民币供求失衡,推动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从2010年至今,人民币贸易结算总额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主体部分是进口贸易结算。指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根据多方面的研究报告和调查,人民币贸易结算的80%-90%是进口贸易结算,以此推算,内地企业用人民币替代美元支付进口的金额大概8000亿-9000亿人民币。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呈几何级数上升,根据德意志银行的预计,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将从目前的4000亿元上涨到2011年底的1万亿,到2012年底可达到2万亿元。与此同时,在贸易不振的情况下,人民币加速流入,按粗略估算,去年热钱净流入755亿美元,今年新增外汇占款达到1.8万亿美元,人民币的汪洋大海将成为中国通胀源源不断的助燃剂。

  不仅如此,在北京时间6月23日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制订了零利率与宽松货币政策的政策,美元持有者将展开一轮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扑向黄金、人民币等资产。太多的投资者追逐人民币升值红利,人民币汇率不张都难。人民币汇率明确的上涨预期,鼓励了国际资金的贪婪胃口,央行22日发布的《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对于境外公司的资本流动设置了柔软的陷阱,暗度陈仓的办法太多,可以预计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逐利而来的资金使中国内部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

  人民币汇率上升,并且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小幅上升,央行不得不购入美元进行冲销操作。在过去一年多里,央行为买外汇被动投放了3万多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M2增加了10万亿元。很多人质疑央行为什么不断提高银行存准备率,无他,只是为了应对外汇疯狂袭来的简单对冲手段,为了对冲每月平均新增的3000多亿元外汇占款。如果不进行对冲,目前外汇占款为基础的货币发行体制,将让中国通胀率飞上天。

  有学者表示,只要人民币升值到位,通胀问题就能自行消解。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人民币上升到什么位置可以消化通胀压力,最大的可能是,通胀压力化解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也进入严重紧缩了——夹板治好了驼背,却治死了病人。

  改变被动局面的方法一是改变基础货币的发行渠道,允许民间持有更多的外汇,而不是让外汇成为央行必须回笼的负担。

  目前僵化的汇率体制,以外汇占款为主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是我国陷入汇率僵局的主要原因,让民间更多地持有外汇是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以外管局一己之力应对全球外汇投资者,断无胜算。

  为了对冲外汇我们已经付出了过大的成本,资产负债表十分畸形。外汇资产多而收益低,央行负债急剧上升,外汇资产在美国无度的国债负担中贬值,另一方面,国内承担的准备金成本大幅攀升,央行与商业银行损失巨大。

  人民币实际上无法承受大规模的上涨预期,因为中国经济数据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

  我国的出口顺差没有包含成本因素。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出口份额占世界10%左右。我国要进一步承担国际责任,不仅包括产品质量尽责,还包括产品附加值,包括研发、设计、销售等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进口和扩大出口都非常重要。我国出口份额如此之多,却很少考虑到极度低廉的人力与资源成本,以及出口退税对内销企业的实际盘剥。

  如果以GNP计算,将外资加工贸易所得计算在外,以2005年的数据为例,以GDP计算的贸易顺差比以GNP计算的增加一倍。央行实际上是在替外资对冲外汇,可以算得上是毫不利己的代表。如果以真实的成本与收益计算,央行所需要对冲的外汇将急剧下降。目前的外汇政策,显示我们的实体经济基础扭曲,有意多计外汇、多计利润,而忽视了成本、真实收益。如果以GNP计,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减少一半。

  人民币汇率必须坚定改革决心,但前提是,我国的基础货币发行以实体经济、CPI为基础,而不是以外汇占款为基础,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顺差成本与收益必须真实,以免人民币在虚假的繁荣中不断上升。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印度央行外汇储备降至5964.58亿美元

2022-06-20 12:25
8049

27家银行注意!央行外汇局要求,境内银行发放的境外贷款不得用于证券投资

2022-01-30 17:36
474

今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124点 美元指数小幅拉升

2019-07-23 20:33
54605

人民币中间价调贬117个基点 美元反弹令人民币短线承压

2019-07-17 17:04
40147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179点,渣打银行下调对人民币展望

2019-07-11 20:43
27039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8日中间价下调184点

2019-07-09 20:49
3056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