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空”人民币不足虑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可控

2011-06-22 10:12 335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等综合因素,跨境资金大举进入我国。业内人士还注意到,中国香港人民币债券近期连续两周下跌,反映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所消退。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等综合因素,跨境资金大举进入我国。据记者统计,2007年以来的四年半内,我国增加的外汇占款超过14万亿元。外汇局的口径则显示,资本项下呈现净流入,2001年-2010年,资本净流入累计7030亿美元,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增量的25%。

  而这些资金进来后,除了会带来国内的流动性压力,更大的威胁则是资金一旦大举撤离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外汇局此前曾表示,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应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巨大挑战。

  当下,这样的威胁似乎有发生的可能性。近来有多家境外机构“唱空”人民币。据报道,19日期权交易员对人民币的看空程度创近两年来的新高,反映出交易商们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急刹车”的担忧。

  招商证券(600999)日前发布的国际资本与流动性监测周报中也提到,由于对欧债问题的担忧,港元汇率以及香港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明显回落。同时,由于避险情绪上升,美国市场上一些资金流出股票市场,转而流入债券基金,流入海外股票的资金规模则出现回落。

  因此,有声音担忧,跨境资金会否大量流出中国。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担忧为时尚早。招商证券表示,目前香港市场利差持续保持正值,且利差在扩大,预示资金继续流入香港和内地。而且近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也强硬地回应了“唱空”论调。2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6.6490,再度创下汇改以来的新高。

  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健全预防体系,防止资金大进大出对实体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央行日前下发了《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意在统一规范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操作流程,但从中不难发现,管理层正在对跨境资金大进大出的风险严加防范。

  通知指出,境外参加银行应当追踪客户购售人民币后的资金流向,对新客户及金额较大的交易作更详细的审核,并应当注意监测异常交易。同时,境内企业进口支付的人民币不得在境外(含香港)直接购汇后支付给境外出口商。境内结算银行不得提供此种人民币结算服务。

  实际上,这并非管理层首次出手。本月13日,外汇局曾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自身结售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要“抓大放小”,主要规范对国际收支和外汇运行有较大影响的银行自身结售汇事项。今年3月,外汇局发布通知,调整银行结售汇头寸,压缩境内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并度调减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规模较大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

  在外资投行唱空人民币的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却依旧不改小幅升值的态势,连续3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690元,再创新高,但升幅却有所收敛,仅小幅上行6个基点。

  尽管中间价仍创下新高,但昨日的涨幅为“三连阳”期间的单日最小涨幅。记者按昨日中间价计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去年6月21日的中间价涨幅已达5.2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而经济增长、治理输入型通胀、贸易差额及国际资本流入等因素,成为支撑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动因。

  “尽管近期国内经济增长有放缓的势头,但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房等项目投资增长较快,在其拉动下,全年经济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在光大银行(601818)宏观分析师盛宏清看来,经济增长成为支撑人民币升值的首要动力。

  回顾汇改重启一年来,人民币汇率走势整体呈现出“碎步式”升值和弹性增强两大特征。央行已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盛宏清指出,今年4月份进出口数据表明,我国重点进口产品仍为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涨幅仍然显著,未来我国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刚性需求将使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存在,汇率适度升值已成为治理输入型通胀的必要手段。

  而从外部环境来看,“热钱”流入的压力依旧不减。央行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3764.14亿元,较4月份增长21%,这是外汇占款增量今年以来第四个月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虽然今年5月新增外汇占款增多,但近几个月“热钱”流入的压力仍未达到历史峰值水平。而由于近期欧美经济持续复苏和新兴国家普遍出现资产泡沫和通胀等问题,国际资金流向开始由新兴国家转向欧美地区。因此,近几个月内境外资金流入的压力有限,未来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步小幅升值的态势。“快速和大幅升值目前看来都不太可能。”

  据央行在上周发布的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 “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增长25%。盛宏清预计,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在今年仍将持续,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同时,投资环境优越、利差扩大等因素都会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国内。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过去一年来人民币单边升值态势较为明显,但未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却在悄然分化。今年5月份以来,人民币境内远期(DF)和境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价格出现“倒挂”,表明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招商银行(600036)外汇分析师刘东亮表示,这一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因为这或许表明人民币的单边升值进程已进入下半程,未来半年到一年,人民币很可能会结束单边升值的走势。

  在国际上一片“唱空中国”的声浪中,人民币似乎也开始成为做空者“狙击”的最新目标。或者说,至少在短期内,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出现了动摇。

  私下做空

  华尔街日报周一披露的一封高盛内部邮件,揭示了一些大型机构正在试图通过做空人民币来兑现其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疑虑。在这份发送给对冲基金客户的邮件中,高盛驻伦敦的银行家韦斯特伍德建议客户退出一项看涨人民币的交易。

  去年6月,也就是中国重启人民币汇改当月,高盛曾建议其客户通过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押注一年内人民币升值,眼下该合约已到期,客户如果严格按照高盛的建议进行操作,目前已有部分收益。不过,高盛眼下建议投资人结束这一潜在回报率为4.2%的押注。

  坚称长期仍看多人民币的高盛认为,此次结束看涨人民币交易是“战术性”操作,旨在锁定利润并避免短期波动风险,因为近期欧债危机和经济增长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相比高盛,其他一些机构的做空似乎更加“赤裸裸”。彭博资讯的统计显示,期权交易员对人民币的看空程度已达到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近期,做空人民币的成本自2009年9月份以来首次超过做多人民币。20日,三个月期人民币认沽期权较认购期权出现0.03个百分点的溢价,而5月2日时还是折价0.55个百分点。

  德国中央合作银行驻新加坡的高级货币期权交易员德科表示,期权市场显然是在为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做准备。他认为,如果欧元区出现债务违约,全球经济增长随之停滞,甚至出现“二次探底”,那么中国经济将陷入出口乏力的困境,美元兑人民币也可能进入长期升值期。

  业内人士还注意到,中国香港人民币债券近期连续两周下跌,反映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所消退。

  公开“唱空”

  事实上,做空人民币在海外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一个月前,就有一些大型美国对冲基金公开表示要做空人民币,过去几周,海外媒体也频频发布业界看空人民币的相关报道。

  美国知名对冲基金考瑞安特公司的经理人马克·哈特上月25日在纽约的一次投资大会上公开表示,该公司将通过买入认沽期权做空人民币。哈特看空人民币的理由是,中国经济日益出现“泡沫化”迹象,最终泡沫可能破裂。

  和夏诺斯等人一样,哈特看空中国也是由来已久。2009年,他就发起了“考瑞安特中国机会基金”,寻求从中国经济降温中获利,包括做空人民币。

  华尔街日报本月早些时候披露,包括坦普斯和伊莱克迪卡在内的多只美国对冲基金已开始做空人民币。其中一些基金经理最近解除了看涨人民币的头寸,转而买进看跌期权,他们的逻辑是,随着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增加,中国可能通过本币贬值来为出口助力。

  有关专家指出,近期海外频频针对中国概念股、人民币“多翻空”,反映了中国经济外部“人气”的降温。比如,美银美林最新发布的6月份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机构投资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达到两年多来最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少数一味做空中国的“专业空头”,很大一部分海外投资人对中国股票或是人民币的看空是缘于对当前全球经济整体降温的忧虑,在此背景下,中国等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也难以全身而退。比如,瑞信本周警告说,因美国经济疲软,今夏中国出口可能出现零增长。

  从长远来看,不少人仍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表示看好。比如,高盛仍坚称,预计人民币长期将进一步升值,并继续推荐其客户在今后针对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采取“第二轮押注”。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用数币攒碳积分 兴业银行力推数字人民币与绿色金融业务深度融合

2024-05-30 12:04
81361

《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 需破解诸多瓶颈

2024-05-28 15:30
71450

《跨境人民币观察》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共探人民币国际化前景

2024-05-28 14:29
181159

交通银行唐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展现新趋势新挑战

2024-05-27 15:24
182943

赵锡军:以经贸合作为抓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2024-05-27 15:23
181446

潘功胜:人民银行将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

2024-03-01 14:06
22622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