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上市银行已公布次级债发行量达1869亿元

张朝晖 | 2011-06-21 15:49 782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已发行次级债规模达到106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87%。考虑到建行此前宣布的800亿元次级债发行计划,到目前已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已发行次级债规模达到106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87%。考虑到建行此前宣布的800亿元次级债发行计划,到目前已公布的次级债融资总量达到1869亿元。

  根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测算,未来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上市商业银行均存在次级债发行空间。预计光大银行在完成股权融资后,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计划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按照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理论上16家上市商业银行未来次级债发行空间将在2400亿元左右。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市场利率不断攀升,商业银行会尽早安排次级债的发行计划。如果次级债发行放量,收益率水平将明显提高,从而推高商业银行的发行成本。

  上半年扎堆发行

  一波股权融资潮刚刚退去,银行又开始扎堆发行次级债以补充附属资本。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徽商银行共7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总量达到1069亿元,比去年全年的发行总量多109.5亿元。

  其中,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两家国有银行分别完成了高达500亿元和320亿元的次级债发行。建行日前也表示,近期将发行不超过800亿元的五年期次级债。

  “真是 你方唱罢,我登场 ,以次级债形式为主的再融资预计将再掀起一波高潮。”国泰君安债券分析师周文渊表示,随着监管层对于商业银行多方面监管指标的日趋严格,银行资产和业务规模的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其补充资本金的渴求。

  商业银行去年通过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补充了核心资本。Wind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去年通过IPO、增发和配股分别募集资金889亿元、436亿元和1346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1.83%,核心资本充足率平均为9.36%。

  周文渊表示:“现在市场对股权融资非常排斥,而次级债因其发行审批难度小、发行程序简单、发行周期短,预计将成为商业银行下一步补充附属资本的重要工具。”

  Wind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存量为5533.7亿元,共94只,到期(行权期限)主要集中在2013年-2015年以及2019年后。不过,各家银行的次级债在银行总资本中占比较小,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发行空间约2400亿

  银监会起草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新规提高了资产计入风险权重的比例,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和“两高一剩”行业相关资产,这大大加速了商业银行对现有资本的消耗。

  “预计这将导致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下拉一个百分点以内。”某银行人士指出,现在监管机构已经对资本达标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商业银行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缓冲,而按照新的资本标准计算,现在不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岌岌可危。

  根据银监会此前的资本补充意见的规定,主要银行的发行次级债额度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25%,其他银行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可以由此大致测算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理论上限。

  比如,以中国银行为例,统计显示,该行今年3月末的核心资本为6542.83亿元,理论发行次级债上限为1636亿元,相应减去可转债存量400亿元和长期次级债649.3亿元,得出未来次级债发行缺口大约在586.4亿元,而中行已在5月发行320亿元次级债,预计短期内中行应无债权融资安排。

  经中国证券报记者测算,16家上市商业银行未来存在约2400亿元的次级债补充缺口。农行、中行、建行或者完成了次级债发行,或者已公布发行,因此,除非用新债来替换已到期的旧债,它们未来新增发行缺口不大。工商银行理论上存在将近950亿元左右的发行空间。由于其他3家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示范效应,市场将静待工行次级债补充计划“出笼”。而受限于核心资本的规模,交通银行通过发债补充附属资本的空间不大。

  在中小商业银行中,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南京银行通过债权融资的方式补充附属资本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根据一季报披露的数据测算,它们的次级债发行上限分别为190亿元、80亿元、92亿元、127亿元和47亿元。而在完成H股IPO后,光大银行的次级债发行也可能进入议事日程。

  申万证券分析师董樑表示,资本充足率管理新规导致次级债对银行资本补充的作用正在减弱。互持次级债导致银行风险权重从0%上升至100%,同时超过核心资本10%部分将逐年按10%的比例从附属资本中扣除。新规给予此前发行的次级债10年的过渡期安排,这将导致商业银行选择发行较大的额度。

  融资成本提高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目前在整体资金偏紧的环境下,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成本将大幅提高。将2010年9月工行发行的15年期162亿元可转债和2011年5月中行320亿元、6月农行500亿元15年期次级债进行比较,发行利率从4.1%提高到5.3%,提升120BP。

  周文渊表示,从2009年7月1日次级债新老划断之后,保险公司是次级债的主要投资主体,而银行之间基本不会选择互持次级债。“一方面次级债的供给加大,一方面需求却受到抑制,这必然导致发行成本进一步提升。”

  “如果安排过于集中,造成撞车,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冲击。”某银行人士表示,大量次级债在同一时间等待市场消化,这会导致价格下降,收益率提高,反而无法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0
标签: 次级 商业银行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