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信贷继续“双降”“稳奖实至名归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1年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5.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2.7%,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5月份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速继续双双下降,表明前期偏紧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已收到成效,从指标量值水平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实至名归。
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1年5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5.1%,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2.7%,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
货币供应量增速继续双双回落
5月份,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双双回落。其中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5.1%,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不仅逼近15%整数关口,而且创出2008年12月份以来最近30个月的最低水平(2008年11月份为14.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为2009年3月份以来新低(2009年2月份为10.87%)。
M1、M2双双下跌,但从跌幅上看,比上月明显收窄。原因有三:其一,受到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减少的影响,5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005亿元,比上月少增1880亿元;其二,5月份外汇占款增加3764亿元,比3月份的4079亿元有所减少,但多于4月份的3107亿元;其三,4月21日和5月18日,央行曾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对5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长具有紧缩效应。
另外,M1作为最活跃的资金,5月份延续回落走势,这与经济处于回调中继的情形相一致,表明在去库存阶段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放缓。
新增人民币贷款低于预期期限结构比较合理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516亿元,同比少增1005亿元,低于预期,从而拉动贷款余额增速下行。当月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1%,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和4.4个百分点。信贷增长低于预期,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从需求方来看,企业在经营活跃度下降、营利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对资金的需求降低;作为信贷的提供方,商业银行一方面受央行频频提高存款准备率和银监部门实行更加严格监管的影响,放贷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担心企业在营利条件恶化、现金流欠佳的状况下信贷风险可能加剧。
从贷款期限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比重有所下降,而短期贷款有所上升,这有助于纠正商业银行一个时期以来因“短存长贷”而存在的期限错配问题,有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中长期信贷下降的原因,可能在于消费信贷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急剧下滑。另外,今年新开工项目尚未进入高峰、保障房开工进度低于预期,也是导致中长期信贷下降的原因。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1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1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324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8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68亿元。
存款恢复常态储蓄资金“搬家”明显
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1%,比上月末略低0.2个百分点。但,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95亿元,与上月相比出现大幅反弹。
从存款结构上看,储蓄资金“搬家”现象明显。当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69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531亿元,属于正常水平;但是,住户存款仅仅增加713亿元,表明在通胀水平高企的境况下,居民资金存银行的意愿大为降低,储蓄资金从银行分流的情况比较明显。
5月份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速继续双双下降,表明前期偏紧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已收到成效,从指标量值水平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实至名归。前瞻地看,在经济趋冷和通胀高企的局面之下,“以静制动”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在CPI回落和经济企稳回升的走势明朗之前,货币政策仍会以“稳”为主,货币管理当局可能继续倚重数量型工具调控流动性,同时,对加息的态度会更为谨慎。预计加息进程目前已步入末端,即使6月份CPI创出新高需要再加息一次,那么,也可能是今年年内的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