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倒逼企业向微利让步

林春霞 王小霞 |2011-06-21 11:40524

洪明志是台州滨海模塑集团公司行政副总,他向记者讲述了企业招工难的过程:我们企业现在最缺的是普工,特别是注塑工。塞纳集团行政总监孙益练对用工荒问题也表示无奈,“我们工厂1500名员工,大都是外地员工,本地只占12%左右。

  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在融资、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节节攀升的状况下,一些在市场竞争中既没有核心技术又没有市场话语权的小企业,不得不向微利让步。

  原材料涨价并非下游企业可控

  宁波奥尔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强对记者说,成本上升,特别是原材料涨价比较厉害,涨价因素对企业影响非常大。原材料去年下半年涨了20%—30%,今年又涨了20%—30%,三天停一次电,生产量跟不上,但工人工资还得照发,原来的固定成本不会减少,对于企业来说,利润空间明显减薄。

  该企业的原材料包括:氧化煤、树脂、玻璃纤维,铝合金、钢材、塑料,没有一样不涨的,酚前树脂从8000多元/吨涨到现在16000多元/吨,不饱和树脂从8000多元/吨涨到14000多元/吨,苯酚从去年的5000多元/吨涨到现在15000多元/吨,涨了两倍多,生产所用的钢材从3000多元/吨涨到现在6000元/吨,差不多涨了一倍。

  浙江维都利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成锐向记者表示,“我的企业主要原材料是镍材、钛材等,去年以来价格涨得非常厉害,镍材(毛坯)去年12万元/吨,今年4月—5月初涨到20万元/吨,最近回落到17万元/吨;钛材(海绵钛)去年5万元/吨,今年涨了一倍,而产品零售价并没有上涨,这势必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再挺几个月看看,如果原材料还涨,我们的产品就得提价,但也不能涨得太多,还有同行跟我们竞争呢。”夏成锐说。

  温州基达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内衣为主的服装企业,去年棉料涨得厉害,企业储存了几百吨棉花,结果棉花价格回落,仅原材料储存就让企业损失了200多万元,而该企业年销售利润也只有几百万元。

  该公司董事长陈存东向记者诉苦,“原材料价格不稳,忽涨忽跌,对企业长远发展影响很大。去年棉花暴涨,跟社会游资炒作有极大关系,现在跌落,算是回归正常。但原材料价格又不是我们下游企业能掌控的。按企业生产进程,必须储存两个月,去年仅原材料储存让我损失了几百万元,这等于企业一年利润快没了。再加上融资和用工成本上升,企业日子过得怎样可想而知,我现在不敢轻易接大单,只接小单了。”

  谈到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的影响,浙江广元变压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任丹阳也有同感,他告诉记者,铜、树脂、硅光片等原材料涨价对他的企业影响很大,现在他的企业不得不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与下游产品低价竞争的双重压力。“现在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注原材料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以便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指导。”

  塞纳集团行政总监孙益练表示,“我们企业属瑞安市前50强,运营资金并不存在困难,对我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用工成本与原材料涨价。”塞纳集团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企业,该企业很多原材料靠进口,牛皮从印度进口,化工原料从德国进口,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30%,幸亏出口退税从原来11%提高到17%,弥补了一些损失。

  涨工资未能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如果把原材料涨价、上游放水,看做是淹死中小企业的一条暗流,那么,用工短缺而导致的开工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更是令中小企业普遍感到棘手的难题,而且这个难题极有可能长期存在。

  洪明志是台州滨海模塑集团公司行政副总,他向记者讲述了企业招工难的过程:我们企业现在最缺的是普工,特别是注塑工。春节前公司将工人计时工资提高了300元,春节过后就开始招工,派人在本地以及外省市四处招工,到现在还差三分之一。为了留住工人,厂里不仅给工人提高工资,每天还给工人免费提供夜宵,将夜宵送到车间,经常变换夜宵花样,这样也留不住人。有些注塑工在厂里待了几天就走,我们工厂几乎成了培训基地,每天人员进进出出。

  “现在一些普工对工作要求也较多,工资要高,工作时间要短,活要轻松。”洪明志说。

  注塑工种,需要机器与人同时作业,机器在运作时,人员也跟着修,这是一种熟练工,机械化动作。据洪明志分析,工人待不住的原因主要觉得工作太机械化、太乏味,注塑工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洪明志还告诉记者,为了缓解用工荒,今年5月初,公司只好让行政人员轮流去做注塑工,每天16人,行政人员原有工资不变,做一天注塑工每人再多发100元工资。与此同时,企业仍在马不停蹄地招人。从今年春节开始,公司派人专门到四川内江、贵州等地招人,甚至跑到偏远的乡下招人,结果仍不乐观。“因为内地省市一些工厂本身也缺粗工、普工,而且工作环境比我们这里还好,所以人家不愿意来。”

  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洪明志有些忧虑。他说,让行政人员支援车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并非长久之计。最后逼着老板不得不花钱安装机械手,一台机械手相当于4个工人的工作量,但修边等环节还需要人工。由于用工不足和拉闸限电等因素,我们企业的年产能至少减少1亿元,若按正常生产,年销售额可达3亿元,现在年销售额只有2亿元。“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否则我们一年到头拼命干活也完成不了订单。若再这样下去,等待企业的只有关门倒闭的命运。”

  台州市新立模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亦峰也向记者吐露了用工难的苦衷:我们企业300多名员工,外地员工占60%—70% 。现在一线工人流动非常大,我们虽想尽了办法,每年年底让员工回去介绍他们的老乡来厂里工作,每介绍一位人员来工作达半年时间以上,给每位介绍人200元的奖励。有时带来的人员不少,但有些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技术,很难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慈溪一家小家电生产企业总经理何先生向记者讲述了类似的经历。他说,从去年开始,员工工资涨了三次,从2000多元涨到3000多元,但还是招不到人,到目前还差20多个人,主要缺普工。我们做外销市场的企业,每年都希望能参加广交会,但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分不到摊位,每年都得自己掏钱买,今年花25万买了两个摊位,接到了一些订单,结果却是招不到人,从去年10月到现在工资上涨了70%,就这样也招不到人,主要是现在出来打工的人也少了。

  黄玉强表示,物价水平提高了,农民工也要生活,他们的工资必须提高,劳动力价格必须要涨。2005年农民工工资800—1200元,现在,普通工人就要2000多,高的四五千元,翻了好几倍,工资一涨,直接推动劳动成本上涨了。

  类似宁波、台州的用工紧张情况,对于民营企业更加集中的温州来说尤为突出。

  瑞立集团总经理陶保健告诉记者,企业成本的压力首先是劳动力成本。就拿2009年与2010年相比,仅一年时间,工资增加了34%以上。其中,生产工人工资增加了54%,2010年平均工资2259元,2009年1466元;管理人员增加了34%。而且让人感到头疼的是即便高工资还招不到人。

  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表示,“对企业而言,要想留住员工,唯一的办法只有增加工资,并不断提高工龄工资,现在我们厂普通工人的工资不低于3000元/月,高的6000—7000元,门卫2000元。”

  浙江维都利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成锐说,我工厂100多名员工,外地人占60%—70%,现在工人月工资,车间工4000元左右,机械工更高,6000—7000元,就连搞卫生的工资都涨到3000多元,现在人家要多少工资就给他多少。

  塞纳集团行政总监孙益练对用工荒问题也表示无奈,“我们工厂1500名员工,大都是外地员工,本地只占12%左右。目前还缺口300人,只能靠加班加点完成产量。”

  孙益练还指出,现在用工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一些年轻人没什么技能,却不愿意干体力活,尽挑轻松活干;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高工资、高待遇,这导致用工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诉求差距。从春节至今,公司招进来800人,结果留下来300人不到。

  “现在用工紧缺,不止我一家企业,整个温州地区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提高福利待遇,增加企业文化建设,以此吸引并留住员工。”孙益练说。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芦荣东向记者吐露了企业发展困境。其中包括原材料涨价,用工荒,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以及运输成本上升等问题。

  关于招工难问题,芦荣东分析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也不乏一些员工受教育程度低,成长环境差,对人生追求目标不高,与企业现代生产需求不相适应。“我们工厂需1400多名员工,现在还缺100人。我们想尽办法去招工,派了3人去瑞安市附近招工,3天才招1人回来。现在不愁订单,订单做不完,就是生产不出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打工者在外地打工普遍没有归宿感,都希望干几年再回老家。

  在瑞安打工的王斌,今年21岁,安徽人,高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现在瑞安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当一名普工,月工资2700元。他告诉记者,他的工作白天与夜里两班倒,工作时间八九个小时,不算很辛苦,他对目前的收入总体是满意的,但跟有些老乡比还是有差距,有压力。至于在该厂打工多久还很难说,如果老家有更好的工作就会选择离开。“我有很多老乡在外地打工都回老家了。”

  没钱赚也得死撑

  在许多人眼里,企业是为利而生,商人是为利而往。但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新格局下,中小企业的利从何而生,商人为何利而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处于生存边缘的小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困境是全面的,用企业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四面楚歌,但是只要有一定利润空间,还要支撑。”

  台州市黄岩区经贸局副局长徐力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工紧缺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这必然导致用工成本的大幅增长。不少企业反映,今年的工资水平在去年基础上大约再涨20%,但相对物价指数的上扬,这样的涨幅对工人根本没有吸引力。同样,由于物价的普遍提高,原材料价格一路高涨,但出厂产品的议价很难同步上涨,有些老产品甚至须作降价处理才能保住市场,因此多数企业感到成本压力明显增加。此外,外贸企业会因汇率变化导致利润空间的进一步缩小。

  谈到企业的利润,很多企业家都表示不乐观。

  李松林说,“正常情况下我们企业利润能达7%—8%,今年可能达不到,企业向银行还贷要3000多万元,工人工资1000多万,再加其他的办公费用。收支能持平就万幸了,搞不好会亏本。”

  孙益练表示,原材料上涨,加上调工资,员工工资普遍上涨18.4%,正常情况下制鞋类企业利润能达5%—6%,但那是前几年的事,现在能保持3%—4%的利润就不错了。

  黄玉强说,现在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较小。“本来我的产品附加值还可以,但现在成本涨得厉害,附加值基本就没了。”

  黄玉强公司的产品属于科技型产品,自主研发,因此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像其他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不做工人没法养,所以很多企业都抱着等待的希望在生产。因为,一旦生产停下来,面临的后果只有破产,届时资不抵债。

  夏成锐指出,现在企业利润下降了一半,过去百分之十几,现在小一点规模的企业利润只有百分之几,规模以上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了20%—30%,现在主要靠库存消耗。一些小企业还受拉闸限电影响,生产积极性更是低。

  “民企都处在最底层,在塔尖太少,说垮就垮,抗风险能力太差。现在我们都在艰难前行,如履薄冰。”芦荣东感叹道。

  有人分析指出,随着融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节节攀升,早几个月订单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不一样,生产型企业利润很低,几乎为零,有的还倒贴,中小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搞不好有一大批企业会倒掉。企业一旦倒闭,势必导致大量失业人员,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徐力均也强调,原材料价格和工资费用明显增加,同时燃料的猛涨使得电力价格极可能上涨,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挑战,即使面对生产成本全面提高,不少终端产品却不敢涨价,多年来只能靠量多价廉取胜。企业明显感受到成本上涨对利润的挤压,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囤积的原材料较少,又经不起亏损,极易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型同类企业吞并。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4年度中小企业“揭榜”工作启动

2024-11-22 10:39
4826

2024年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名师优课”优质课程发布

2024-11-22 10:39
4461

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2024-11-22 10:36
4285

中远海运与美国及泰国企业签绿色甲醇生产合作备忘录

2024-11-20 10:55
18191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为行业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动力

2024-11-19 15:19
63306

商务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壮大外贸新动能以及强化外贸企业服务保障

2024-11-19 12:15
2370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