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稳健货币政策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记者 李倩 牛娟娟 | 2011-06-14 13:39 889

  近期,有关前期较紧的宏观政策是否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货币政策是否“超调”,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等话题引来各方议论。本报记者日

  近期,有关前期较紧的宏观政策是否加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货币政策是否“超调”,以及未来的政策走向等话题引来各方议论。本报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

  记者:今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目前已取得积极效果,数量调控目标基本实现,但相对而言,之前显得“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一些影响。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了”、“小企业融资困难”、“货币政策超调了”等言论,您怎么看这些问题?

  周其仁:我了解到的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情况非常矛盾。一方面,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的压力还是很大,特别是人工和原材料成本,有的地方还缺电,这说明经济很热,所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包括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的确有一批中小企业遇到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实际这也是多少年来宏观调控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矛盾,就是政策一紧就先紧中小企业。

  这个矛盾的解决办法,是不是应该在总量收紧的前提下,大力改进“结构”?譬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其实有能力承受较高的市场利率。因而可否考虑,在总量从紧的情况下,加快利率改革的步伐。

  要明确,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总量,不能因为调控中出现一些结构方面的问题,就在总量方针上轻易摇晃。货币政策要看到效果,需要时间。这些年的基本情况是,货币总量过多、流动性过多,通胀压力就是从那里来的。在这种背景下,也许我们不要太过于敏感,动不动就断定“超调”了。当然,我们相信央行时时都在关心新苗头、新情况,实际情况真的发生变化了,央行会有灵活和针对性更强的措施。

  记者:您这是提出此时应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周其仁:是的,因为利率无非也是一个价。只要资源的稀缺程度提高了,更多地发挥价格机制是正道。当然,我的观点也不是说信贷资金一定都给小企业,或是一定都给大企业。原则是,谁能够承受较高的利率,贷款就给谁用。因为这样才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优化资源配置。

  另外,像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那样专门为小企业服务、又做出扎实成效来的金融机构,应该得到更大的支持。对这类机构倾斜一点,可以帮助一大片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里所谓的倾斜,就是给予较多额度,同时允许更灵活的利率,支持他们探索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创新。

  记者:在您看来,当前该如何应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周其仁:我认为更根本的,还是体制政策,因为激发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始终是第一位的。这要靠持续地改善我们的制度环境,其中也包括流行的观念。我知道有一些企业老板去拿外国身份,这件事就很值得深思。干了坏事要“跑路”,这个好理解。但很多企业家的确干了好事,因为怕政策变而“跑路”。所以,还是要在中小企业的整体环境,包括制度、政策、舆论等方方面面,鼓励创业、鼓励办实事、鼓励发展生产力。

  事实上,货币稳健对企业家精神也很重要。货币“毛”,人心就容易浮。流动性泛滥之下,赚过了快钱、容易钱,结果往往把踏踏实实干事的武功废了。经济学上讲的收入可是“永久性收入”,一时暴利、然后自废武功,长远的永久收入反而是不高的。

  此前我问过浙江、四川的一些企业家:与过去相比,现在做企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他们比较共同的回答是,现在“机会”太多,诱惑更多,不容易在决策时有定力。这样看,货币稳健下来,经济速度也许放缓一点,发财速度也许放慢一点,对踏踏实实做企业反而有利。

  记者:近期市场上出现对我国经济“滞胀”的疑虑,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在当前通胀压力依旧严峻、经济增长有减速迹象以及部分中小企业面临困境的态势下,下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坚持什么方向?

  周其仁:经济增长的速度本身就是有高有低,不要认为经济增速稍有下降天就要塌了。市场和自然界一样,不可能都是直线上升,非要人为保持直线,常常引起更大的波动。冬季对健康的生命同样不可或缺,所以台湾的那位经营之神说过:“在冬天能把冰淇淋卖出去才是好样的”。经验也证明,经济速度低下来的时候,市场低迷之际,常常会逼迫企业加强管理、加快创新。

  另外需要说明,目前经济中面临的挑战,单靠一个货币政策远远不够。货币政策主要解决总量。我的观点是货币稳健不应该是短期政策目标,而应该长期坚持。所谓货币稳健,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本币币值的购买力稳定,这是所有市场中人的最大利益。在目前这个阶段,由于累计货币供应过多,短期政策从紧是必要的。长远看,货币政策紧也罢、松也罢,中心目标还是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除了货币政策,我认为还有必要深入研究货币制度,包括汇率形成机制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作为转型经济,我们很多基本的制度安排还有大改的必要,并不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仅仅只需要松松紧紧货币政策调控,就可以应付局面的。

0
标签: 货币政策 政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