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2011-06-13 09:20 1341

  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007年1月,双方

  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在服务贸易的发展基础、产业格局、发展速度和发展阶段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007年1月,双方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60多个服务部门相互作出了高于WTO水平的市场开放承诺。2007年7月1日,《服务贸易协议》生效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为中国和东盟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开展交流合作带来了更多机遇。在此背景下,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新增服务贸易专题,将为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便利。虽然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东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的流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东盟己成为中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的来源地。东盟在海运、航运、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对话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

  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贸易商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较强。新加坡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较高,服务贸易额也较大,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于通讯、金融、信息及技术等新兴服务业。泰国的旅游业在众多服务行业出口中比重最大,占整个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一半左右;同时泰国还把海上航运业作为投资的奖励对象,使泰国的运输业服务贸易进口量相对较大。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则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以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的初级产品和服务出口为主,而我国在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出口量较大。可见我国与东盟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有利于双方之间加强合作。

  3.服务贸易仍以传统产业为主

  2009年,东盟的出口服务贸易中,旅游服务业占东盟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1%,为比重最大的行业,其他商业服务排在第2位,占27.1%,运输服务业为第3位。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约占40%。在进口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业为第1位,占39.45%;第2位为其他商业发展服务,比重为18.89%;第3位为旅游业;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约占40.15%。由此可知,东盟传统的服务贸易行业仍占主要地位,但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中进口又以其他商业服务、保险和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贡献度较大,出口以其他商业服务、金融服务、通讯服务贡献度较大。

  4.服务贸易国别集中度较高

  2009年东盟区域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4.8%,进口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6.1%,其中新加坡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5%和2.2%,世界排名分别为第13位和16位,在东盟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泰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分别占世界服务进出口总额的1.1%和0.9%,分别列世界第23位和26位;马来西亚服务的进出口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和0.8%,均列世界第29位;印尼大量服务严重依赖国际市场,贸易逆差异常突出:菲律宾服务贸易发展缓慢,进出口规模皆较小。这5国的服务贸易多年一直占东盟区域服务贸易总额的90%以上,国别集中度较高。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的障碍

  1.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对服务业的定义、服务贸易的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完全一致,使得统计数据在全面性和准确性上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缺少全面准确数据的情况下,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很难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政策和对外谈判方案。就东盟各国服务业国内管理法规来看,虽然各国分别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服务业管理体制上的漏洞。服务业立法尚未形成体系,不少领域还是空白,已颁布的相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不仅立法层次低,而且影响到法律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方服务贸易合作的发展。

  2.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东盟十国服务贸易水平、特点不一,客观上会对中国与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合作带来一定的挑战。由于各国服务业水平差异较大,中国和东盟相互开放服务行业比开放货物贸易往往更加艰难,对于东盟各国而言也更具有挑战性。如新加坡服务业发展很快,在整个亚洲的航运业和金融业中处于中心地位,2009年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超过90%。而越南服务业发展偏重于自然资源密集型如旅游业,2009年其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不足20%。东盟各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普遍不高,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而传统消费服务行业比重偏高是东盟许多国家服务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目前东盟各国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多集中在消费者服务行业如旅游业等,对于生产者服务业如金融业、专业服务及电信服务,受到各国本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除了少数国家外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没有市场化或没有政府的支持,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对外开放困难重重。

  3.服务贸易壁垒明显

  由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以及服务业比重不尽相同,各国对服务贸易的保护程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在贸易限制性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较强的相关性,人均收入高,服务业的开放度也就高。作为国际性金融、海运、空运中心的新加坡,其开放程度是最高的,尤其在金融领域更是如此;马来西亚的服务贸易壁垒也相对较低,尤其是电信、离岸金融和保险及运输服务业,但是银行业的限制较多;泰国金融业开放程度较高,但运输业壁垒较多,特别是陆路运输;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如印尼和菲律宾不仅设置的壁垒覆盖广泛,而且规定也更为复杂和难以掌握。另外政策透明度相对较低也使得很多隐性保护措施的存在成为可能,尤其对于国外运营商的限制非常严厉。中国服务业开放水平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而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开放领域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电信服务、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但在运营过程又存在较高的隐性成本。由于目前各国的贸易壁垒相对较高,影响了该地区的贸易流量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4.直接投资仍处于起步状态

  由于服务生产消费同时性的特征,服务产品一般难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这使得服务主要通过FDI投资的形式提供给国外消费者。而中国-东盟的直接投资增速虽快,但金额较小,未能形成规模效应,仍处于起步状态。当前,在基础设施领域、通讯、电力、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方面,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和合作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与东盟累计相互投资总额为694亿美元,其中东盟对华投资累计约59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投资累计约96亿美元。2010年上半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约3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约12亿美元。而2010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1个百分点。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可见,相对于贸易规模而言,双边的投资仍处于起步状态,对服务贸易的拉动能力有待提高。

  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对策

  1.继续加强传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应当利用来自东盟旅游强国的出口压力,致力于开发特色化的旅游服务,如绿色旅游、文化旅游、海底观光、生态旅游、网络旅游等创新性的旅游项目,为走出一条差异化的服务提供道路。在相互合作方面,中国应当积极有效地扩大旅游开放、利用外资,大胆开展中外合资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外资对我国国有饭店等老字号服务项目进行改造,逐步开放旅行社市场,并通过国际合作将旅行社人力资源培训、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以及酒店洗衣、绿化等附加值低的环节进行服务外包,以提高中国旅行社管理水平等。

  2.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产业,不但可以促进服务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同样可以拓展产业链,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首先,应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鼓励中国新兴服务业进军东盟市场,开设分支机构。其次,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加强中国-东盟贸易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最后,积极培育发展竞争力强的中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提高中国新兴服务业在东盟的竞争力。

  3.以直接投资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通过扩大中国和东盟相互投资带动货物贸易,再通过货物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的展开,实现投资——货物——服务贸易互动的良性循环。中国企业可根据自身规模以及东盟各国的不同特点,加强对东盟各个国家的市场研究,灵活地发展与东盟十国的服务贸易。如可利用一些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设立加工工业,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利用新加坡等国的技术优势,设立研发中心,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利用一些国家的区位优势建立分销中心,发展中介服务业;或是利用资源优势,投资能源开发型服务项目等。同时,利用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与中国对东盟150亿美元的信贷资金,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以及重大民生项目领域的合作。

  4.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水平

  目前中国和东盟之间90%以上的货物实现了零关税,下一步应重点提高服务贸易的相互开放水平,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关税降税、市场开发、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扩大区域贸易规模。要大力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东盟东部增长区等次区域的合作。要针对东盟成员内部的服务贸易政策差异较大的特点,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沟通与协调,进一步推动双方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促进与限制调整,拓宽市场准入,在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农业物流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促进自贸区的发展。

0
标签: 东盟 自贸区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