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资本大挪移
最近,民扬集团董事长刘逢燕与几家企业合伙参与江苏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以4100万元买下这家企业上市股改前0.022%的股份,成为其股东。中国现在想升级,向产业链上游走,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拼个好位子,如果不懂产业链分工,就纯粹是空想。
最近,民扬集团董事长刘逢燕与几家企业合伙参与江苏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以4100万元买下这家企业上市股改前0.022%的股份,成为其股东。
刘逢燕是我市较早介入创投界的实业老板,曾为温州首家PE东海创投发起人之一。后来又加入了温州环亚创业投资中心,一直参与PE投资。
“我们团队投得很散,有好机会、好项目就投一点。”刘逢燕的投资项目还涉及水电、宾馆、娱乐业、房地产、金融业等。
相比“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业投资,这几年,刘逢燕对资本运作表现出浓郁的兴趣。他把实业比作一棵大树的根基,把多元投资比作这棵树上的枝叶。
据温州市人行的一项调查,从2003年起,温州市企业家对实体经济扩大再生产就产生了严重的信心不足。更多的企业将实业当作融资平台并借力民间借贷,参与资源性商品、房地产炒作。许多老板手中的资本翻了数倍,而其手中的企业仍维持着多年前的规模。
正当经济发展阶段嬗变的关口,越来越多的乐清企业家正慢慢把他们的投资挪出实业。
干毛巾里拧水
去年,乐清市政协做过一项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实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开发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在买楼、开矿、投资PE等。
“一家年产值1亿元左右的企业,居然能获得银行总授信10亿元。”乐清政协的一名官员透露,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这种现象在乐清比较普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乐清的银行利率表面上是基准上浮30%,实际上各家银行通过变相收取管理费、咨询费、“扣存放贷”等方式,使利率上升至月息1.2%左右,超过原利率的1倍多。
在银根趋紧、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通胀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原本已经无利可图的制造企业,利润进一步缩水,有的对生产经营状况已经构成威胁。
“这几年,做实业的利润已经非常低了,加上外围经济环境的影响,制造企业的利润,用柳传志的话讲就是在干毛巾里挤水。”乐清市质量协会会长王守根说,银行利率这么高,企业利润还不够付银行利息。
他分析说,在一些高额利润回报的诱惑下,资本的逐利天性使民间资金更愿意去追逐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但是有一点,做PE投资也好,做房地产、开矿也一样,都需要有一个融资渠道,而实业就是最好的融资平台。
王守根说,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即使微利或亏损,还在坚持做实业。主要原因是以实业平台来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以求得企业的均衡增长。因为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实业是基础,失去这个基础,就失去了一切;其次是通过辅业的赢利来弥补主业亏损。当然,也有的将希望寄予形势有所好转,能在实业里赚一些钱回来。
“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因为利润的悬殊,许多投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银监会温州监管分局乐清办事处主任郑晓峰说,具体有多少资金流向外地进行投资,这很难统计,但这种现象在乐清很普遍,如3年前主要投资领域有房地产和矿产业,最近几年参与大宗商品、定向增发和后期PE投资等。
据了解,佑利控股集团、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传统产业集团都已经加入了创投的行列。对此,王守根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乐清凭着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可能直接进入资本时代,特别是“富二代”,他们比父辈有更强的资本运作能力,他们不喜欢赚辛苦钱,像环亚创投的掌门人胡旭苍就是“富二代”。
后起之秀乏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产业基础一直徘徊在“低端、分散、弱小”的局面。柳市作为“中国低压电器之都”,至今还是以正泰、德力西为龙头企业,再也没有哪家“后起之秀”在本土成为有影响力的经济主体。
华通机电集团董事长李成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几年企业总资产翻了好几倍,但在工业电器生产效益上提高得不够,企业面临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由此带来的转型升级的困惑和苦恼,让企业进一步发展受阻。
“今年集团的重心放在电器生产上,保证主业能更上一个台阶。”李成文说,这几年公司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速度和过去相比有点缓慢,一方面,早些年市场开放带来的体制先发优势逐步消失,企业自身发展受到瓶颈限制,这里面包括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前几年,企业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上,在一定程度忽视了主业的发展。
去年底,华通机电集团下属的“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改。李成文说,虽然这几年主业发展有些缓慢,但总体能保持稳定增长,接下去要着重向产品结构和新产品开发方向努力。
目前,乐清柳市低压电器还保持占有国内60%以上的销售份额,但因为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市场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市场定价权。记者了解到,一些所谓开发出的新产品多为“二次开发”,还以模仿创新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很难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
“正因为产品没有核心技术,产业就存在被转移或遭自然淘汰的可能。”乐清市经贸局副局长臧国华表示了担忧,一些企业老板在房地产等投资领域来钱快,都没有把心思真正放在做好主业上,导致制造业整体发展缓慢。
另据乐清市委党校的一则调研报告显示,乐清经济已经进入第五周期,目前正处于下降阶段,新的经济增长点缺乏,乐清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将放慢,何时走强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乐清的投资环境改善程度和产业升级状况。
工业用地失衡
受土地发展制约,北白象白塔王工业园区由最初的40余家企业锐减到10多家,这些电气企业多为成长型企业,他们因发展受限,大多外迁其他地方发展了,其中该园区的温州龙光机电有限公司去年底整体搬到嘉兴。
“白塔王工业园区内一家企业用地在三四亩左右,随着企业发展,土地成为主要限制,企业外迁现象比较严重。”北白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郑仁南告诉记者,从2003年到现在,北白象镇几乎没有工业用地审批出去,工业用地缺口很大。
据2007年上半年统计,乐清仅工业用地就需1万多亩,而浙江省政府下达的全部用地指标只有3013亩,其中安排给工业企业用地只有640亩,根本满足不了企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而且现有的工业用地存在结构性失衡现象,利用效益不高。
受土地制约、人才紧缺等影响,这些年来,仅温州每年就有1000多家中小企业外迁。
这些搬迁的企业主要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城市,以上海为最,少数流向中西部等地。这股潮流就近越发汹涌,并出现了新的变化,就是许多企业集团将企业总部外移,一些行业的龙头整体迁移,如被称为 “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的虹桥,近两年就出现了大量企业外迁。
“在乐清想做好企业太难了,土地制约很严重,我们公司附近,一块仅3.6亩的地,要价1200万元。乐清经济开发区1亩地也要175万元。”环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楚说,有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他们迫于土地等方面的制约,都搬到外地去了。他们集团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签约投资7.5亿元筹建中国环宇集团电力成套设备项目,今年下半年,成套设备方面都要搬过去。
“企业大量外迁,必然带走大量资金,其实目前总部还在本地的一些大型企业,如正泰、德力西等,它们在外地的投资、产出规模都已远远大于本地。”臧国华说,如非成本压力因素而导致大量中小型企业外迁,就只能说明原所在地投资环境缺乏竞争力。如果区域未能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抵消企业外迁带来的产业衰退影响,就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整个区域将随之衰落。
产业演变萌动
随着产业内分工的不断加深,要素价格的不断变化,近年来,乐清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演变。
据乐清市工商局注册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设企业总体数量、注册资本持续增长,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其中新设立登记服务行业企业311家,与去年同比增长40.72%,在一定程度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特别是新注册的投资公司,这两年增加了不少,很多实体企业涉及一些投资领域,现有乐清有60多家投资公司。”据工商注册分局副局长董孟斌介绍,注册登记投资公司中有一条硬性规定,需要有一家明星或是骨干企业参与。
资金外流、传统产业优势渐失,“去制造业”问题开始凸显,目前,留在乐清本地的很多不是高新产业企业,因此要想发力使这一产业升级或者实现本地转型,其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对此,有人担心乐清的“产业空心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后劲不足。
不过,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对此表示了另外的看法。他说,乐清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主要不是所谓的空心化问题,恰恰相反,乐清经济发展由于受资源要素的影响,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要求制造业企业从加工、制造转型到研发、销售等核心功能上来,或是从制造业转型到更高端的服务业上来。而这一过程,可能表现出制造业环节带来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真正的原因还是企业转型升级不到位。
链接
YUEQINGDAILY
■
[
LIANJIE
转型
意味着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记者:是不是每个经济体都要经过转型发展阶段?
丁力:所有赶超期经济体都有一个绝对优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所独有的,因贫困而产生的优势。同样的产品,穷人的成本要更低。但这个优势会随着经济发展而丧失,而这种丧失意味着另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目前中国就是这个阶段末期。
还有一类国家和地区是靠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叫工业化后期,如美欧国家。而在此两者之间,就是工业化中期,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现在就是这个阶段。
记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相对封闭,是否有可能会有些地方提前单独实现现代化?
丁力:早走一步有可能,但最终还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且统一趋势还会加快。中国现在的经济被行政区域分割成了块状,因此可以勉强视为一些不同的经济区域。
但在现阶段,可以勉强将内部关联比较强的区域独立观察发展阶段,比如内部关联比较强的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但总体上,这次转型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整体转型,而非珠三角或长三角的问题。
记者:我们有没有可能抛开工业化中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直奔欧美发达经济体而去?
丁力:目前的产业分工是全球垂直产业分工的产物,并非可以按主观意志来实现。这是一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竞争。
在这个以美国主导的分工体系中,珠三角处于末端,是半成品的加工、组装基地。
东莞现在不干了,必须找到别人承担你的角色。比如一个单位的门卫说我不看大门了,想做办公室主任。可以啊,先找到人代替你的工作。
你想做办公室主任了,原主任怎么办?你要去替代他,就要想办法帮他当上局长。办公室主任相当于东盟十国和韩国、我国台湾地区。他们率先转型,对外出口业务很多到了中国。
中国现在想升级,向产业链上游走,在垂直分工体系中拼个好位子,如果不懂产业链分工,就纯粹是空想。
(丁力: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曾任浙江大学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