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解读两江新区

2011-06-06 00:24 1143

  发布会现场,黄奇帆等市领导针对热点话题一一进行了解读。   十年再造一个重庆,这是两江新区肩上扛着的重任,如何通过高起点的布局,

  发布会现场,黄奇帆等市领导针对热点话题一一进行了解读。 

  十年再造一个重庆,这是两江新区肩上扛着的重任,如何通过高起点的布局,高规格的规划,让两江新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无疑,九大优惠政策成两江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有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成功经验,重庆两江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将会最大可能地凝聚各方力量,避开弯路,促进两江新区乃至重庆、西部的大发展和大跨越。

  两江新区问世,便激起浪花朵朵。昨天,两江新区刚挂牌便一举创下“五个之最”:定位最高、规模最大、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前景最广,不仅如此,其享有的九大优惠政策,叠加优势也超越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

  定位最高

  项项都是金字招牌

  “新区启动正好十年一个。”黄奇帆表示,1980年代的深圳开发,1990年代的浦东开发,2000年代的滨海开发,2010年的重庆两江开发,代表了中国过去40年4个标志性的时间。 

  按照国务院批复文件,两江新区定位包括: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等。

  “每一个都是金字招牌,含金量极高。”黄奇帆称,国务院提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定位,诠释了今后两江新区应发挥的功能和意义。他说,两江新区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探路,创新内陆开放、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比肩发展,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黄奇帆表示,根据定位,两江新区要深入推进西部省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成为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发动机和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

  政策最优

  重庆优惠超浦东滨海

  “两江新区叠加了三大方面的政策,是政策条件最优惠的地区。”黄奇帆表示,第一,两江新区地处西部,国家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一个不少;第二,国务院3号文件给了重庆一批政策,涉及12个方面50多个类别,这对两江新区来说是“全覆盖”;第三,国务院在批复文件里特别提出,两江新区的政策比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政策。

  “意思就是说,浦东和滨海过去有的我们可以有,如果浦东和滨海以后又新产生一些什么政策,我们也可以比照。”黄奇帆解释称,这使重庆的两江新区可以动态生成各种政策,始终成为国家最优惠政策的区域。

  前景最广

  十年再造一个重庆

  市政府已确定两江新区的推进时间表:两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框架,十年基本建成。

  副市长童小平以GDP为例算了一笔账,目前,两江新区内的GDP叠加为800亿元,按照目标到2012年翻一番,达到1600亿元,到2015年再翻一番就是3200亿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三个翻番滚上去就超过6000亿元。

  “这个量大概是现在重庆GDP的水平,就是说三个翻番再造一个重庆。”童小平说。

  这个数据靠什么支撑?

  根据黄奇帆给出的答案,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关键。他说,到2012年前后,两江新区将形成五六个非常成熟的功能板块。

  如渝北和北碚的汽车工业,加上在江北鱼嘴布局的汽车工业,三大区可能形成的产量,三年后有望达到300万辆,崛起成一个汽车工业城。再者,电子工业区未来几年可能有几千亿的加工贸易的产业,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和零部件。

  “总的意思,在这三年里面会有很成熟的五大功能区块发挥作用,而五年左右,复盛地区10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内,50平方公里的工厂都已经建好投产发挥作用。”黄奇帆称,到2020年,国务院确定的五大功能将全部发挥重要作用。

  规模最大

  1200平方公里规模比肩浦东滨海

  重庆两江新区的幅员面积达到1200平方公里,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新区之一。

  黄奇帆表示,浦东新区最初批准的面积只有530平方公里,前不久扩大到了1200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十年前设立的时候,也是1200平方公里,“重庆两江新区现在一步到位批准的,也是1200平方公里,三个区的规模相当于目前国内最大的。”

  童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除去部分山山水水的土地,两江新区可开发建设的面积为550平方公里。

  功能最全

  海陆空物流形式样样有

  三大交通枢纽的集中布局,金融、会展、商贸等综合服务功能的打造,让两江新区成为国内功能最齐全的开发区。

  黄奇帆称,对于空港功能的提升,明年将投资200亿元,开工建设江北机场三期工程,到2015年形成四个跑道,规模和京、沪相当。“而中国内河航运最大枢纽就在重庆寸滩。另外,国家八大铁路集聚交汇在重庆,铁路中心站也就在两江新区。”加上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悦来会展中心和北部新区,黄奇帆表示,以后将由这三个商务集聚区来推动两江新区的服务业的发展。

  两江新区九大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

  区内所有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各类中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202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均是按25%的标准收取。

  2 财政补贴

  以2010年为基数,“十二五”期间两江新区新增的地方财政及建设项目有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全额用于设立两江新区发展专项资金,以投资入股、定额补助、对发行企业债券和贷款实行贴息等方式,扶持区内的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类企业发展。

  3 建设用地

  对新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行单列并予以倾斜,根据发展规划需要优先确保建设用地。

  4 启动资金

  市政府设立100亿元的财政性资金将于下半年启动,集中用于一些区域性开发、征地动迁、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5 投资基金

  国家批准重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优先支持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

  6 鼓励科技

  区内企业当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加技术性收入达到年总产值60%以上,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不超过10%。

  7 风险补偿

  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三年内,按有关规定提取的风险补偿金(按当年利润额的3%~5%)可税前扣除。

  8 灵活租赁

  执行灵活的土地和房屋租赁政策。对重点支持的产业用地实行双优政策,对从事技术开发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可安排房屋租金补贴。

  9 项目扶持

  对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项目审核、土地利用、贷款融资、技术开发、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 

  10 人才机制

  对两江新区范围内引进各种企业总部高管人员、金融人才,给予安家资助等财政扶持,并建立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引进。 

  ■新闻纵深

  百亿专项资金

  两年内完成拨付

  市政府设立百亿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两江新区基础设施的起步建设。这笔资金如何筹集?如何下拨和应用?

  昨日,市长黄奇帆表示,今年重庆一般预算内收入估计达750亿元左右,总的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市政府针对两江新区设立的百亿元专项资金,今年内将拨付50亿元,明年再拨付50亿元,使得两江新区在启动时,就有100亿元可以投入到基础设施中。“当然,两江新区拿了这100亿元,还可以向银行融资,最后可能形成200多亿元的规模。”

  管理体制

  “1+3”模式将逐步调整 起步阶段最有合力

  两江新区挂牌成立后,将保留目前的江北、渝北和北碚3个行政区,采取“1+3”的管理体制。市长黄奇帆昨日表示,管理体制并非一成不变,目前的起步模式可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将摩擦系数减少到最小。

  据介绍,两江新区采取的“1+3”管理体制,即在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具体负责两江新区的统一协调、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口径。在开发任务上,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会同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实施“1+3”的开发模式,平行推进。

  “开发区的体制其实都有一个变化过程,并非一成不变。”黄奇帆称,如浦东新区20年的发展历经数次变化,启动时采用的是三区两县合起来成立浦东开发办,到了2002年、2003年左右成立了管委会,“又过了几年,开始形成浦东新区一级政府,就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齐全”。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由管委会到一级政府的变化过程。“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纠偏的过程,应该说当初那么做是适合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黄奇帆说。

  黄奇帆表示,开发区管理体制本身是一个成长的过程,重庆两江新区之所以采用“1+3”的管理体制,是因为“眼下这个模式可能是我们起步力矩最大、摩擦系数最小、能够最快地把中央要求和本地需求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在两年内初见成效的一个最好的模式。”

  在“1+3”的模式下,开发平台将采取“三拖一”模式。北部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管委会是市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市委、市政府将委托两江新区管委会在业务上进行统一管理,再加上两江新区管委会下即将成立的一个工业开发区,三个平台拉动两江新区发展。

  民生影响

  两江新区将是幸福之区

  针对市民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领导一一进行了解读。

  市长黄奇帆表示,重庆启动内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不能照搬沿海模式,必须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走出新路子。例如,近日我市推动双轨制的公租房建设,其实是整个中国房地产领域分配制度、居民住房制度的一个创新。

  黄奇帆说,重庆规划了21个公租房基地,其中有8个位于两江新区,可集聚几十万人,“从某种角度讲,两江新区会成为重庆住房制度改革的示范基地”。

  “我们也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黄奇帆说,这项重大改革会在两江新区率先落实。

  目前,两江新区的人口为100多万,今后如果增加到400万人,新增的人口大部分可能来自外地。黄奇帆说,他们将会落实户口。

  “如果说重庆是综合交通枢纽,它的集中区就在两江新区。”副市长童小平表示,两江新区拥有龙头寺火车站、机场、寸滩港,其交通的骨架网络位于重庆所打造的“一江两翼三洋”的构架板块,东去太平洋、南下印度洋、北上大西洋,将直接连接中国、连接全球。

  童小平表示,目前我市正在调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此前,重庆轨道交通里程为500公里,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调整为700公里,实现两江新区轨道交通全覆盖。届时,两江新区的轨道交通线不会少于4条。“此外,作为新规划的第一件事,两江新区的道路骨架也将逐步完善,尤其是在还没有开发的地区。”童小平表示。

  两江新区的目标是,到2012年GDP达到1600亿元,到2020年达到6000多亿元,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最后要落到老百姓的收入。“两江新区范围内的居民,收入在全市肯定是属于中上水平。”她说,两江新区将是一个幸福之区。

  建设规划

  部分项目进国家“十二五”规划

  2个月内启动10余百亿级工程

  副市长童小平昨日表示,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布局的部分重大项目,已纳入了国家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将在明年出台。

  童小平说,在两江新区的前期工作中,我市已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等部委进行了充分对接。

  “在对接当中,两江新区‘5+3’战略布局中的一些重大项目,已纳入了国家正在酝酿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她称,此外,在我市拟定的“十二五”规划中,两江新区也被列为了重点发展的地区。

  “在针对世界500强、中央企业的招商洽谈中,很多企业都希望进入两江新区。”童小平说,两江新区正式挂牌后,将成为世界500强进军中国、进军西部的一个产业集聚区。

  童小平说,产业是两江新区的发展基础,在未来1~2个月,将有10多个上百亿的工程逐步展开,“这标志着两江新区一开始就会红红火火”。

  工业投资今年力争达300亿元

  昨日上午,两江新区成立暨动员大会召开后,市经信委迅速研究出台支持两江新区建设发展的具体措施。据了解,年内两江新区将力争完成工业投资300亿元。

  除了抓好两江新区工业发展规划制定,市经信委还将加强重大项目的推进。进入近期开工计划的重点项目包括:1000万台英业达笔记本电脑、1000万台华硕笔记本电脑、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格力电器北部新区生产基地等。年内,还将实现长安发动机新基地、四联集团蓝宝石衬底基片、力帆20万台汽车发动机和100万台通机、银翔晓星250万台摩托车发动机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1
标签: 两江 黄奇帆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