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升级 出口市场多元
数据显示,世界货物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0年12月恢复到2008年9月份的水平,中国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比世界许多国家提前3个月和6个月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一份分析报告表明,在金融危机考验下,中国货物出口回升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本报讯 在经历了2009年的大幅下跌后,2010年世界贸易强劲反弹,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作为世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的中国,出口的迅速且强劲回升尤其引人注目,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领先世界3个月和6个月,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2008年9月份,下同)。国家统计局一份最新的分析报告表明,宏观政策措施得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出口地区多元化等因素,共同促进中国货物出口回升较快。
数据显示,世界货物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0年12月恢复到2008年9月份的水平,中国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比世界许多国家提前3个月和6个月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577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比2008年增长10.3%。从月度数据看,2010年6月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373.4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9月份1367.6亿美元的水平。截至当月,中国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和澳大利亚一起,成为少数几个货物出口贸易额率先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水平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恢复比世界领先6个月。中国出口数量指数在2009年12月达到104.3(以2008年9月为100),说明中国货物出口量在2009年12月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比世界许多贸易大国领先3个月。
2010年,在世界货物出口排名前25个国家和地区中,共有12个国家和地区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些国家和地区及其恢复的时间分别为:第一,中国台湾和印度,2010年3月;第二,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2010年5月;第三,中国,2010年6月;第四,美国、新加坡、墨西哥和泰国,2010年8月;第五,韩国,2010年9月;第六,日本和马来西亚,2010年12月。
报告指出,出口数量以及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出口量的增长弥补了价格下跌的不利影响。数据显示,以2008年9月为100,2009年12月中国出口数量指数达到104.3,到2010年12月该指数大幅上升到115.6。而价格指数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稳定在90-98之间,2010年12月为97.6,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这说明,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主要是由出口量拉动的,出口量的增长弥补了价格下跌的影响。与2008年出口占比相对照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市场的增长点集中在拉丁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对拉丁美洲出口的增长尤其重要。特别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大宗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货物出口领先世界回升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宏观政策措施得力,中国货物出口贸易领先世界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国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努力保持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二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率先恢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船舶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是出口的主要增长点,国际金融危机在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
三是着力扩大对亚非拉出口推动了出口地区多元化。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同时也是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调整出口结构,减轻对于少数发达国家的过分依赖,扩大对亚非拉的出口,推进了中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报告同时指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使得中国资源能源约束强化。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明显上涨,直接带动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中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缩小,再加上中国国内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出口积极性和外贸发展动力。同时也应该看到,从国家宏观层面和中长期发展来看,要素成本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在国际市场将继续面临激烈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明显上涨,而在中国出口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的制成品的价格恢复则明显滞后;部分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和扩大出口。由于中国劳动成本明显上升,在国际市场低劳动成本的优势有所削弱,加上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大量过剩产能,使得中国出口既在产业链的上端面临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又在产业链的低端面临其他发展中国家低劳动成本的竞争,中国出口战略面临艰难而重大的抉择。
王强 尹晓静 高析 李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