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民币跨境结算存在加工贸易影响其贸易总额占比

2011-05-30 16:32 984

  (本文由最新出版的中国《国际经济评论》杂志提供,选自"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现状和问题基于广东的实地调研"一文,作者何帆、张斌、张明、

  (本文由最新出版的中国《国际经济评论》杂志提供,选自"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现状和问题基于广东的实地调研"一文,作者何帆、张斌、张明、徐奇渊、郑联盛)

  作者一行在广东调研发现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现象:

  第一,加工贸易可能使人民币结算在贸易额中的比例低于预期:

  根据依市定价法(PTM),使用经验数据分析,若放开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预期其将在出口贸易总额中占到20%~30%。但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很高比重,这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可能影响人民币结算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具体的,加工贸易中,由于中国企业面临的进口来源和出口目标常常是同一个主体,因此往往根据进出口金额进行抵扣,只支付差额。尤其是来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几乎是完全支付差额(加工费)的结算方式。由于加工贸易的附加值低,因此对应的差额占比较小;因此,中国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金额,和外汇管理局统计的实际外汇收支发生额会存在显着的差异後者小于前者。在此情况下,仅使用中国海关的贸易额数据来估算人民币结算的潜力,并据此制订政策目标,可能高估了人民币结算占比的潜力。

  总之,出口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占比47%,这一特点值得注意,由于其特殊的结算方式,可能对人民币结算的自然潜力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提示我们,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应以历年实际收、付汇的发生额为依据,而不宜直接根据海关的进、出口贸易发生额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人民币结算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政策初衷并不一致:

  在跨境贸易中推动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其政策初衷之一,是为帮助中国外贸企业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但调研发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并不对应贸易合同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第三,政策层层加码,企业勉为其难:

  若严格按照政策初衷的口径来计算,即“计价结算都使用人民币”的情况,则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金额会打一个可观的折扣。且“以美元报价、以人民币结算”或“合同上以美元报价和结算,但企业支付人民币给境内银行”,这些对于企业并未有效地起到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的作用。企业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在政策层层加码的背景下,企业勉为其难的选择。

  在金融系统中,由上至下地,这一目标任务被层层落实,并与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收入挂钩。因此政府尤其是商业银行有动力说服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业务。由于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够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因此境内企业一般有动力接受这一建议;但由于境内企业大多缺乏定价权,因此这一建议难以被外方接受。由此,出现合同中使用美元进行报价和结算,但在实际支付时中方企业支付人民币,对方企业获得美元。这对企业的经营利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但为了与政府和银行继续维持良好的业务关系,这些企业往往都勉为其难地在贸易中使用了人民币结算。

  综上,目前出现了变异形态的人民币结算(合同以外币计价和结算,但中方企业支付人民币),实际上有两个根源:其一,政策目标的层层加码,为了达成目标任务而进行推动;其二,中国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定价权。基于上面两个原因,企业的态度就是勉为其难地帮助银行来完成任务。那麽,商业银行又是出于什麽目的来推动该项业务的呢?

  第四,同业竞争迫使银行积极推动:

  从直觉上来看,商业银行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可能也有完成任务、达成政绩的考虑,尤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但这样的判断不免武断。调研中发现:第一,香港外资银行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热情,也不亚于境内国有商业银行;第二,就香港的金融机构而言,由于人民币资产缺乏应用的渠道,现今的人民币业务整体是亏损的。因此,境内外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都是基于对未来市场占有率的考虑。即通过这一项新的业务来巩固或争夺客户渠道;否则,假使不在这方面努力,则其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可能出现下降。当然,在此过程中,已有一些外资银行掘取了部分客户和资源。

  第五,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协调仍存在问题:

  其一,人民银行和商务部。2009年7月,人民银行、商务部等六部门共同发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这显示六部门是有协调机制的。但以人民币直接投资为例:《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人行第1号公告,2011年1月)发布後,地方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跟省外经贸厅协调,经其批准後,下发到市外经贸局并加盖公章即可。但在2011年2月25日,商务部发文《商务部关于外商投资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又要求地方先要上报商务部,当然这有利于审慎监管,但对地方操作层面来说,感受到的是政策的易变性以及相关部门的缺乏协调。

  其二,人民银行和国税部门退税问题的协调。若使用外汇结算,退税时,国税部门会根据核销数据来退税。但在试点人民币结算後,由于试点企业不需核销,因此,国税部门缺乏退税依据。虽然2009年8月25日,国税局已发布《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事项的通知》,但直到2010年,珠海、广州等地仍然退税难。这反映了人行、国税和相关部门间,在退税问题上的协调和互动仍需加强磨合。该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积极性。

  其三,人民银行系统内的协调: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协调问题。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个业务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该项业务本应属于国际结算业务,应放到外管局;但另一方面,因是人民币结算而不是外汇,所以又不应放到外管局。最後,在操作中该项业务是放到人民银行了,但企业人民币结算业务对应的海关报关单,仍会传递到外管局,而非人民银行。这就产生了资料提供的衔接问题,两者的协调过程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使用人民币作为出口贸易的结算货币,其中间过程在人民银行方面多出了一个环节,且存在人民银行和外管局的协调问题。因此也影响了出口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第六,其他一些问题:

  其一,外国进口商缺乏人民币来源,因此无法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其二, 在境外开立人民币账户仍然困难,这影响了人民币业务开展;其三,在一定时期,香港和内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存在汇差,因此引发了大量与关联方交易相关的人民币结算。当然,2011年初以来汇差持续缩小,这方面的交易已经迅速下降。
0
标签: 跨境 张明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