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生长 新基金公司如何“突围”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只基金中,除了浙商基金的第二只产品为沪深300指数基金外,其余5只产品均为股票型基金。” 但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第一只产品略有些“出师不利”,首募规模为10.63亿份,截至3月31日,份额已下降到9.71亿份,资产净值9.83亿元。
老基金公司比拼公司品牌、渠道实力、长期业绩、明星基金经理……没有历史的新基金公司比拼的又是什么呢?
2010年7月20日,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成立,宣告了新基金公司的设立重启。迄今为止,已有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浙商基金、平安大华基金和富安达基金4家新基金公司宣告成立。此外,英大基金和方正富邦基金也已开始全面招聘,进入筹备期。
“出身家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成长的方式。新成立的基金公司股东与管理者各有特色,或依赖资金实力,或借助地方资源,这使得它们规划出了不同的成长道路。
快节奏发行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新基金公司进入的是一个竞争残酷、新公司步履维艰的市场,可谓是“生不逢时”。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0年之前成立的8家公司,除了中邮创业和银行系的农银汇理外,其余6家基金公司均“被围困”在规模排名后十位之中,其中不少基金公司至今仍在亏损。
对于这点,新成立的这些基金公司都心中有数,纽银梅隆西部基金CEO胡斌和浙商基金总经理周一烽在不同时刻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股东方对目前的基金行业有所了解,已经做好了前期不盈利的准备。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些基金公司做事的进度。
4月15日获批,4月27日注册的富安达基金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一家基金公司。
5月6日,注册仅10天,距离其6月8日正式开业还有一个月时,该基金公司就已向证监会递交了其第一只产品的发行申请,并被证监会受理。这是迄今为止,基金公司从成立到报批产品,时间最短的一次。
这种节奏在其他基金公司身上也有所体现。2011年2月21日,春节之后的第二个周一,于1月7日成立的平安大华基金就递交了其第一只产品发行申请。而在2010年获批成立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和浙商基金,除了已发售第一只产品外,还分别于2011年1月26日和4月26日递交了第二只产品发行的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6只基金中,除了浙商基金的第二只产品为沪深300指数基金外,其余5只产品均为股票型基金。
多方面备战
在密集发行产品的背后,是这些公司在度过漫长的筹备期之后迫不及待开展业务的心情。在获得正式成立的批文之前,这4家基金公司的筹备时间都已超过3年。
其中,阵容最豪华的为注册资金3亿元的平安大华,是目前国内注册资金最多的基金公司。其中,出资比例64%的第一大股东平安信托,是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持股99.88%的子公司。依靠雄厚的背景和资金实力,平安大华由此前筹建过湘财合丰基金和信达澳银的李克难担任总经理,掌管华夏回报等基金的颜正华担任投资总监。
而从2006年就开始筹备的纽银梅隆西部基金则有外资“血统”。尽管第一大股东为西部证券,但总经理胡斌却来自纽约梅隆集团,首任基金经理闫旭之前是华宝兴业基金经理。这种背景使得胡斌在股票型基金之外,明确提出将瞄准QFII业务。他曾对记者表示:“将积极向国外投资者提供QFII咨询服务并为其提供购买中国新产品的渠道,力争成为中国领先的QFII咨询机构之一。”
但纽银梅隆西部基金的第一只产品略有些“出师不利”,首募规模为10.63亿份,截至3月31日,份额已下降到9.71亿份,资产净值9.83亿元。
浙商基金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在新成立公司中显得并不那么突出。虽然周一烽之前曾为大成基金投资总监,但浙商基金首只产品的基金经理此前缺乏管理基金的经验,一度为市场所诟病。
但是,浙商首只基金的发行额达到了12.71亿份,在当时的市场中还算不错。并凭借该基金,在规模上超过了拥有6只基金的金元比联基金公司。
作为注册地在北上广深之外的二线城市的3家基金公司之一,注册地在杭州的浙商基金的“本土优势”在其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周一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基金主要是在全国发售,但在浙江省的销售额至少占到1/3。此外,他表示,自己在大成基金时就一直主张,比起培养明星基金经理,更要注重团队投研管理模式。截至目前,浙商基金的投研人员已超过15人,覆盖了主要行业和领域,还拥有两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比上榜分析师。他还透露,公司股东后期可能会有增资计划。
而刚刚成立的富安达基金的主要高管均来自南京证券。除此之外,该公司尚未有关于团队的更多信息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