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要为全球通胀负责?
世界正在陷入难以抑制的通胀阴影中,这像极了20世纪70年代: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和石油价格不断看涨,一路飙升;贸易保护主义横行,国际经济冲突加剧;全球经济体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的治理机制难以奏效;作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信号灯 ,美联储发出了积极的信号,但它能否转化为人们对抑制世界通胀的信心,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世界正在陷入难以抑制的通胀阴影中,这像极了20世纪70年代: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和石油价格不断看涨,一路飙升;贸易保护主义横行,国际经济冲突加剧;全球经济体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的治理机制难以奏效;传统经济意识形态面临挑战,世界面临新的观念革命……
这一切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国际经济关系最重要的分水岭。为了应对这场发生在全球市场“核心地带”的危机,作为国际首要储备货币 的发行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先后通过两轮定量宽松 的货币政策 ,来强行刺激经济增长。而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开足马力印刷钞票,竞相向市场上释放大量的流动性,以此来给世界经济打上一支“强心针”,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短期内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的中国。
于是,一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在2010年迅速上演。作为价格信号最敏感的晴雨表,黄金价格犹如断了线的风筝 ,扶摇直上,纸币四处泛滥,被弃若敝屣。而这一切都是打着应对金融危机 和G20框架下的国际协调行动这一美妙的旗号。
对于通胀与就业之间是否真正存在所谓的正相关,这一疑问还要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至少历史的经验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通胀是威胁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每一次的动用都将给社会肌体带来更加持久的伤害,使得人们此后不得不花费异常昂贵的代价,来消化大规模通胀所带来的市场秩序的紊乱和对社会结构的破坏。最为深刻的历史教训莫过于德国魏玛政府因无力控制大萧条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二战的浩劫。而因为恶性通胀而倒台的政府更是不计其数。因此,严肃的学者都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将通胀这只“猛虎”放出牢笼,哪怕它能带来短期的“兴奋”。但历史的记忆很容易被淡忘,政治人物总是会在关键时刻祭出通胀的武器,来渡过眼前的难关,从而给后来者留下一片狼藉。
今天,面对通胀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世界各国政府不是去强行踩住货币发行的油门,而是相互指责,互相推诿,都认为是他国的货币政策推高了国际物价,最终将通胀“输入”到本国,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造成了通胀。只有继承了当年德意志银行 反通胀传统的欧洲央行,率先提高利率回收货币。在世界通胀肆虐的风口浪尖,欧洲央行表现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责任精神和专业精神。
在这场危机中,作为世界的头号货币强国的美国,一直试图通过精准拿捏货币政策,既尽可能对外“转嫁”危机,实现全球性的财富转移,另一方面又不至于令美元信誉扫地,威胁其国际货币霸权。通过中美两国两年的表现来看,美联储虽不能说步步都做得恰到好处,但总体也算比较成功。而受损最大的就是长期依赖美元的世界最大外汇盈余国——中国。
但是,即便如此,在过去两年里,美联储持续实施的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步呈现,并开始“砸到了自己的脚”:除了备受国际指责进而伤害美国引以为豪的“软实力 ”之外,最直接表现就是美元显著贬值,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受到严重吞噬,并且在国际社会形成了美元继续下行的普遍预期。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多轮的财政刺激方案也导致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快速上升,引发了市场对美国国债信用风险的担忧。最近,标准普尔首次将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至“负面”。正是因为人们对美元资产未来价值的担忧不断加剧,一场抛售美元资产的国际行动正在静悄悄地展开,其中就包括中国政府。
在美元遭遇重大危机的关口,美联储在4月底召开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体现了其拨弄货币政策的高超技巧。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记者招待会,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美联储成立97年来一直标榜其货币决策的专业性,它既不需要听命于总统,也不需要向国会汇报,因此就更不需要向公众进行任何政策解释。但是,在全球普遍对美国货币政策逐渐丧失信任之际,如果美联储再不公开澄清其货币政策走向,美元的国际地位将遭遇历史性的滑落。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至今年6月底,同时,再次强调了强势美元是符合美国以及世界经济利益。这等于是向世界公开表明,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今年6月底以后有可能得到改变,美联储将逐渐收紧货币,以重建美元的信誉。作为整个世界经济的信号灯 ,美联储发出了积极的信号,但它能否转化为人们对抑制世界通胀的信心,还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