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货币政策应尽早进入国际化轨道

2011-05-13 09:50 517

  从日前央行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形势喜人

  从日前央行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贸易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与此同时,央行货币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种难度和复杂性或许从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就能体现出来。笔者认为,为应对跨境人民币流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应尽快走上国际化的轨道。

  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猛去年6月22日,《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规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境外地域扩展至全球。数据显示,去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今年第一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达到3603亿元,超过去年全年业务量5063亿元的70%;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际收付总金额2584.7亿元,其中实收392.5亿元,实付2192.2亿元,收付比为1:5,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与香港地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最高。截至今年3月末,境内代理银行为境外参加银行共开立800个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账户余额858.6亿元,户均余额10733万元。而且,到目前为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企业已近7万家。再从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情况看,从今年1月中旬央行以“一号文件”形式公布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规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企业可以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截止今年一季度末,各试点地区累计办理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220笔,金额169亿元。有鉴于此,央行3月初部署了今年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四项工作:继续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力争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稳步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有序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继续扩大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协议的签订,落实已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和本币结算协议,鼓励互换资金用于贸易投资。

  跨境流动挑战传统货币政策一是将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产生一定影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进而形成的跨境人民币流动,意味着中国终将取消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使人民币最终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这就有可能使中国的金融市场成为外国投机资本冲击的对象。因为,取消了货币壁垒,国际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可随时传递到国内,这种情况在金融自由化、大量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今天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外国投资者大量持有我国短期资产的情况下,国外对货币偏好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大量的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经济产生冲击,而这种冲击会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严重影响。

  二是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面临“内外均衡冲突”。跨境人民币流动,使得人民币的两种“身份”和两种职能有时候会发生冲突。人民币逐步国际化,本国货币与国际金融之间一体化程度将增强,这样,国内的货币政策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当我国出现通胀时,采用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进行调节,结果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人民币增加,货币政策失效;当国内通货紧缩时,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结果国内人民币外流,国内货币减少,货币政策失效。

  三是或会遭遇“特里芬困境”。“特里芬困境”是偿还能力与持有者信心之间的两难境地。任何一种货币来当国际货币时都存在“特里芬困境”,发行少了,面临国际支付困境;发行多了,面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困境。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向纵深发展(000001,股吧)以及更广泛的流动,人民币将成为国际间经常使用的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因此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上升。在这种大幅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人民币的发行量可能会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这就是人民币遭遇了“特里芬困境”。

  货币政策应进入国际化轨道首先,近期要坚持以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总量。由产业运行内生的顺差导致的外汇占款持续增多的流动性问题,在今后几年内仍将存在。而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偏快,资产价格泡沫成分已经很多,如不能在总量上有效调控流动性增长问题,就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增长。因此,当前必须坚持以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进行调控。同时,还需要从财政、收入、产业、外贸等政策入手,进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其次,防范人民币跨境流动风险。国际化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应着力在如下方面作出努力: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时调整至适当的水平;提高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保持合理的水平;要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人民币有序跨境流动,使人民币跨境流动处于央行的监管和调控之中;适当控制国际储备水平和经常项目剩余,减轻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尽快创造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进一步放宽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的额度。

  再次,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市场,在今后两三年内将使离岸市场发展到2万亿人民币存款的规模,在此过程中还要鼓励外资企业用人民币FDI替代外币FDI,鼓励人民币贸易结算,推进香港本地和第三国对人民币的使用,尤其是外国企业在香港借人民币并在境外使用。同时,适当控制中资企业在香港人民币市场的融资和回流。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离岸市场的发展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对境内货币供应、外汇储备、对冲操作和境内外资本流动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另外,努力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目前,中国的崛起以及在全球的地位与日俱增,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快,这与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以及当前美国的强势美元战略是“不合拍”的。因此,当前,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尤其是中美货币政策协调尤为重要。要让美国认识到,人民币的崛起只会帮助美元更好地发挥国际货币的作用,而不会排挤甚至取代美元的作用,希望美国能着眼大局,认清形势,双方应共同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并积极关注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氛围。(作者系央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0
标签: 货币政策 王勇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