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保持必要调控力度“双率”适时运用

贺麒麟 |2011-05-04 15:181146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密集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频率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对于利率工具,央行报告称,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

  在过去的四个月里,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密集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频率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央行3日晚间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的信息显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以管理物价和通胀预期,存准率和利率手段将会适时运用。

  报告称,当前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巩固和加强前期调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央行表示,下一阶段将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

  具体来说,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而且,央行会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一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于下一阶段的流动性管理工作只是泛泛地提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此次却分别介绍了准备金工具和利率工具在下一阶段仍会依形势而运用,以及这两种工具不同的调控目的。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市场有观点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放松,央行这样的表态也向市场传递出,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货币政策不会轻言放松,存准率和利率这两种工具仍将适时运用。

  央行重申存准率无绝对上限 多种工具控通胀

  5月3日晚,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第一季度,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0%。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较好,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下阶段工作关键。

  而对于货币工具,报告再次强调了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观点,称准备金工具并不存在绝对上限。

  货币信贷情况回归常态

  报告显示,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年初上升0.7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1%。

  物价上涨压力大

  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价格、生产价格、进口价格都继续增长。分析称,这主要是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和世界经济逐渐复苏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明显上升,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受国内投资需求拉动和能源、资源、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多种因素推动。

  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7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贸易逆差10.2亿美元,为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再次强调存准率无绝对上限

  报告称,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要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此的解释是,这不是一个新的表示,表明央行的立场是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调控工具。

  此前,央行行长在博鳌曾经做过“存准率不存在绝对上限”的表述,第二天央行即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而对于利率工具,央行报告称,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

  报告称,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鲁政委表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在中国的运用已经有一段时间,怎样更大地加强它的准确性和公信力是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比如现在运用较多的是3个月的贷款定价,但是怎样确定3个月以上的定价等工作都是以后可以加强的方面。

  报告还表示,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汇率弹性确实有加强的必要,而前期推出的汇率期权,则可视为人民币未来扩大对美元波动的一个前期性的举措。

  相关新闻

  1年期央票放量存准率5月上调概率大每经记者贺麒麟发自上海

  央行2011年以来一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节奏或将在5月份延续。平静的五一假期后,资金面转为宽松,央行公开市场1年期央票放量走稳。业内人士预计,趋势上紧缩政策仍将按部就班,本月存准率上调为大概率事件。

  流动性重返宽松

  经过平静的五一假期,银行体系流动性重返宽松格局。数据显示,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周二报收2.97%,较前交易日微涨3个基点;隔夜品种报收2.57%,较前交易日涨7个基点。同时,14天期以上的长期品种利率多较前交易日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隔夜和7天品种回购利率续涨,但不改资金面宽松格局。“出钱的机构比较多。”上海一交易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多数机构都在融出资金,令资金融入较为轻松。

  一大行交易员称,目前央行交替运用存准率工具和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流动性。“前两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3760亿元,相当于对冲了一次存准率上调的效果。如果近期公开市场回笼力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年内第五次上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很大。”

  央行加大回笼力度

  不过,对于5月份是否延续年内存准率一月一调的频率,市场仍存不同观点。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5月份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仅为5080亿元,与4月份9110亿元的到期资金相比,对冲压力明显减轻。“预计5月份进入货币政策蛰伏期,央行很有可能通过发行央票来吸收流动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5月份的到期资金,4月份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达2960亿元,加之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可能再度冲高,因此整体而言,5月份存准率的上调势在必行。

  因五一假期后资金回流以及公开市场资金到期较多,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加大回笼力度。

  央行公告显示,周二招标发行的52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的30亿元猛增逾16倍;同时并重启了28天期正回购操作,规模为330亿元。因上周资金面较紧张,央行未进行正回购操作。

  “节后的资金面重返宽松,流动性紧张状况已经缓和,央票需求增加,央行顺势通过公开市场调节流动性。”上述大行交易员指出,根据统计数据,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为1580亿元,本周央行实现净回笼的可能性很大。

  与此同时,目前1年期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基本持平。剩余期限约1年的央票1101018券最新成交在96.8086元,对应收益率3.2965%。而根据央行公告,周二发行的1年期央票发行价96.80元,对应收益率第四次持平于3.3058%。(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3日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巩固和加强前期调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良好势头。

  对于下阶段货币政策,报告称,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根据宏观形势变化及银行体系稳健性状况等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资产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风险定价能力,根据“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和基础条件,通过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

  报告认为,当前全球货币条件依然宽松,流动性总体充裕,大量资金向增长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流入,在经济总体趋好的大背景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持续较快上涨,全球范围内的通胀压力上升,加之前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投资规模大幅度扩张,在建项目较多,总需求回升较快,这些都推动全社会通胀预期增强,价格上行压力加大。受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服务业领域中劳动力成本涨幅可能会明显超出其生产率增长,导致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逐步理顺,这些因素有可能系统性地推高价格水平。宏观政策需要防范结构性和趋势性的价格上涨与通胀预期交织影响,相互推动,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如果主要发达经济体不能有效实施财政整顿、下决心推动结构性改革,主权债务风险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重大挑战。

  报告显示,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9.3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比年初增加1.0万亿元;货币乘数为3.94,比上年末高0.02,货币扩张能力仍然较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5%。

  截至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低6.4个百分点。其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年末低4.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6.48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下滑。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36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低12.2个百分点。(中国证券报)

  中国的紧缩政策愈加谨慎

  周二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表示,中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回落显示,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已收到一定成效,未来政策紧缩力度难以在当前基础上继续加码。

  文章称,部分重要产品价格出现回落,降低了通货膨胀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中国4月份的购进价格指数由3月份的68.3降至66.2。

  去年10月份以来,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已先后四次上调基准利率、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然而最新数据表明,中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依然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证.券.报)

  PMI反常规回落 紧缩政策或将出现缓和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北京消息:(记者周红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1日发布,2011年4月份官方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对此,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认为,PMI平稳回落的情况,验证去年底中国经济前瞻性激活紧缩政策以来,总需求正在软着陆,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因此,虽然调控通胀仍为年内首要任务,但新调控力度或许将有所减轻。

  董先安分析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的 4 月制造业 PMI剔除季节性后回落趋势不变。名义数比前一个月回落,分项指数中原材料库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从业人员指数走平,其余分项指数回落。趋势上来看,CFLP的PMI 购进价格与统计局公布的 PPI 几乎同步变化,趋势基本相合。 购进价格在 2010 年4月达峰值 72.6%后持续回落至 7月 50.4%。从分项指数来看,购进价格指数继续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产成品库存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从往年的 PMI 走势来看, 2011年4 月制造业 PMI回落是一种反常规现象,历史数据显示,往年的PMI指数, 2月会比1月略有回落,3月比2月明显回升,而4月往往会继续上升。

  董先安指出,原材料库存指数变化往往领先于产成品库存指数,波动幅度更大,与 2009 年 4季度以来通胀通缩快速转换的形态相合。CFLP 原材料库存指数在 2008 年 11 月达谷底,产成品库存指数在 2009 年 1月达谷底。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从 2010 年 4 月 51.5%降至 8 月 47.3%,之后回升,2011 年 2 月回落,3-4月回升。产成品库存指数在 2010 年 6 月达峰值 51.3%,7-9 月连续回落,10-12 月回升至 48.7%后回落,2011年 3 月回升,4月回落。这种产成品与原材料库存波动和生产平稳回落的情况,验证去年底中国经济前瞻性激活紧缩政策以来,总需求正平稳软着陆。

  另外,从全球趋势来看,主要经济体 4 月制造业 PMI中,美国芝加哥、日本基本同步回落,欧元区初值持平,美欧均高于长期趋势,日本则连续两月收缩。全球PMI显示各国经济增长动能放缓,其中,火车头中国减速的迹象则更加明显,因此,董先安预测,虽然中国在2011年的政策仍将继续以调控物价为首要,但新调控力度将极有可能伴随着经济动态的新变化而减轻。(CNTV)

  4月PMI环比走低 CPI增幅回落成共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11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对此,有关专家认为,PMI指数经过3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回落,显示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处在适度回调过程之中。并为之前关于4月CPI将回落的预测增加了新的支持因素。

  从各具体分项指数来看,4月PMI整体呈小幅回落态势。同3月相比,4月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上升,其余各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这一变化与需求变化趋势相同,一季度消费、出口增幅均出现回落。而且,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生产指数的回落表明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张立群认为,总体看 PMI 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速仍有下降的可能,特别是需求增长减慢导致库存调整,并引起经济增速下降的可能性增加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月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达到2.1个百分点。理论上看,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显示物价大幅度上升的风险减小,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目前该指数回落到66.2%,虽然依然较高,但较之前已经明显降低,而且是继3月之后的再次回落,表明企业生产成本下降,市场价格上涨势头继续呈现减缓迹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这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已得到初步控制,通胀预期开始越过峰值,呈现逐渐回落趋势。这有利于减轻企业发展的外部压力,有助于提高微观经济的效益和活力。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刘铁军表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受日本地震的影响,在数月内上升空间有限,输入性通胀压力会有所缓解。

  这也给此前众多专家对于4月CPI给出"小幅回落"预测增添了砝码。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执行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4月份CPI上涨5.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4月份CPI同比增幅在4.9%-5.4%之间,取其中位数,预计4月份CPI同比增幅为5.2%左右。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预计4月份CPI同比增长5.3%。类似地,中金公司4月24日发出的研究报告认为,4月通胀将保持高位,预计CPI同比上升5.2%-5.5%,接近3月份水平。中信建投预计,4月份CPI同比增长5%。

  而最给力的当属中国银行分析师李晶的预测。李晶在中国银行4月2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4月CPI同比增幅为4.6%-4.9%,重回5%以下。

  总体来看,正如国泰君安周文渊所表示,4月份CPI涨幅可望小幅回落,而且"目前通货膨胀基本可控,失控的风险不大"成为业内众多专家的共识。(证券日报姜楠)

  兴业证券:4月中国经济数据预测

  通胀压力在 4月份出现放缓迹象,食品通胀压力缓解,非食品通胀压力短期内仍然存在,但上升空间有限。工业增加值在 4月份可能仍然保持高位,但后续动力不足。

  投资增速将面临放缓,房地产和基建类投资后期都面临资金压力,制造业投资或"一枝独秀"。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继续上行,但整体贸易项下再现小幅顺差概率较大。

  4 月 CPI 同比增速将有望回落至 5.1﹪左右,PPI 同比增速6.8﹪。食品通胀显著回落,有助抑制通胀预期。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在蔬菜价格的带动下在四月份出现连续快速的下滑,这使得食品对于通胀的推动力骤然下降。这符合我们之前对于本轮通胀进入"下半场"的判断。(兴业证券)

  中金:二季度再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大型投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称,中国PMI在4月下降,显示以货币条件收紧为主要标志的紧缩性宏观政策的影响,已经从消费等需求端向以投资和制造业为中心的供给端扩展.中金预计4月整体CPI同比增长将维持在5.4%的本轮通胀高位,而二季度通胀存在创新高的可能.因此控制通胀仍然是目前宏观政策的首务,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至少在二季度不会改变.

  "中国央行将继续以数量手段为主回收流动性,并辅之以价格手段,二季度再加息一次是大概率事件."报告称.

  货币从紧对总需求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已经显现,对CPI上涨率的抑制作用有望在三季度显现,通胀压力将由此逐步下降,政策紧缩的压力也将缓解.

  此前公布的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跌至52.9,远不及市场预估的升至54.3月指数为53.4.

  报告称,在4月陆续公布的一季度统计数字中,货币信贷收窄、新开工项目同比下降、企业库存销售比提高等迹象已经预示了制造业增长放缓的趋向,特别是企业利润销售比在低位徘徊将制约制造业投资和生产扩大的意愿,其作用足以抵消季节性上升因素的影响.

  而之前公布的季节调整较好的HSBC的PMI指数4月份为51.8%,与3月份持平,同样表明制造业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路.透)

  节后公开市场加力回笼 准备金率或将继续一月一调

  新华社记者 沈而默

  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再次加大了资金回笼力度。5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仍然维持在5000亿元以上的高位,伴随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热钱流入,以及输入型通胀的影响,流动性收紧仍然可期,而市场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可能继续保持一月一调的频率。

  央行3日以3.3058%的中标利率发行了520亿元一年期央票,并且在暂停一周之后,重启了28天期正回购发行,发行量较之前增加10亿元达到330亿元。

  受节前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上行以及“五一”假期的影响,央行在节前的公开市场中暂停了正回购的发行,周净投放资金量创下2820亿元的年内新高。

  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流动性的回笼仍然是目前的主基调。节前的异常净投放显然不能持续。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170亿元,仅周二一天的回笼量就达到了850亿元,预计本周公开市场将结束连续两周的净投放态势,再次净回笼资金。

  未来两个月公开市场的到期资金量虽然较4月份9110亿元的资金量大幅缩减,但是仍然处于5000亿元以上的高位。根据新华08统计,五六月份公开市场分别有5080亿元和5180亿元资金到期。

  如此大量资金到期也引发了市场对于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预期。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大量到期资金会增加资金回笼的难度,在不提高发行利率的情况下,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会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

  从目前的央票利率来看,一二级市场基本持平。一年期央票一级市场发行利率连续4周持平于3.3058%,而剩余期限接近一年的央票,来自货币经纪商的报价也基本都维持在3.30%左右。

  除了到期资金,外汇占款的增加、热钱的流入也增加了准备金率上调的概率。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过程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无奈却有效应对热钱的办法。

  “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热钱流入,而对于热钱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准备金工具。”张旭说。

  4月29日人民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连续两日创出2005年汇改新高后,首破6.50关口。

  而就在此前一天,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发表声明,将保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在6月底之前,继续执行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美国不大可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但这并不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就此退出。

  “保持零利率实际上就是利用价格手段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曹远征说,“叫不叫量化宽松其实并不重要,做法和目的其实是一样的。”

  以美元定价的资产价格,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伴随美元贬值出现持续大幅上行。而中东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持续推高国际油价。

  类似于我国这样资源依赖进口的国家,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将直接影响国内通胀水平。

  在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看来,美国不加息,热钱不会改变流向。而面对这种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虽然可以达到抑制通胀目标,但也带来一个调控的恶性循环:热钱流入、外汇占款增加、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利率上行、被动加息、热钱再流入、再提存款准备金率。

  去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连续十次上调,而自去年12月份以来更是以一月一调的频率连续上调。目前市场预计4月份CPI可能继续保持5%以上的高位运行,在通胀压力、公开市场大量资金到期以及热钱流入的多重压力之下,紧缩措施仍然可期,而准备金率可能在5月份继续上调。(完)

  澳新银行:PMI短暂下滑 通胀压力并未减缓

  第一财讯:澳新银行5月3日发布最新报告称,中国4月份PMI短暂下滑,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出现明显减速,中国的通胀压力并未减缓,货币紧缩趋势仍将持续。

  5月1日公布的制造业PMI值显示,4月中国PMI下滑至52.9,与上月的53.4以及市场预期值53.9相比,均出现较为明显下滑。

  与此同时,今早公布的另外一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非制造业PMI指数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至62.5,创下去年5月以来最高值。

  澳新银行分析师认为,尽管PMI指数出现了一定下滑,但其仍然保持在50的分界线之上,这表明中国经济尽管出现了一定的放缓趋势,但总体表现仍然较为稳健。这样的减速比较健康,也表明中国官方的紧缩举动开始见效。

  然而,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却并没有减缓的趋势。”报告称,“购进价格指数仍然保持在较高位置,这表明在未来的几个月内,生产者价格指数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传导仍将持续。”

  报告指出,也有市场传言称中国官方正在讨论一次性升值的可能性,由于担忧汇率风险,出口商们也可能延缓了大额出口订单的签署,这也对出口订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报告还指出,日本震后重建即将大规模展开,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逐步扩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仍将面临着较为明显的向上风险。“我们认为中国PMI在4月的短暂下滑,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减速,因此中国的货币紧缩仍将持续。”

  人民币破“6.5” 汇率走强短期有利于控通胀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能够改变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有助于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汇率增强弹性将给沿海出口行业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提高技术、创新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将引导资源从出口部门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有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9,一举突破6.5这一重要整数关口。

  这样的凌厉走势已非一日。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过关斩将,势不可挡,先后攻克6.55、6.54、6.53、6.52、6.51、6.5六大关口,为去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所少见。

  市场、基本面、调控三大因素导致人民币走强

  “人民币汇率走强直至升破6.5大关,有市场因素、基本面因素和调控因素”,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概括道。

  从市场因素看,美元持续走贬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加速升值的主要原因。“事实上,4月份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货币是走贬的”,丁志杰说。

  由于最近美联储宣布将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毫无收紧政策的迹象,人们判断其升息步伐将明显慢于其他经济体,加上美国首季GDP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标准普尔又将美国的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这些都从基本面方向对美元造成打压,致其“跌跌不休”。

  从基本面因素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吸引外汇资金源源流入,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3万多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扬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再从调控因素看,当前我国进口增长较快,进口商品中有不少是铁矿砂、原油等大宗商品,如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4亿吨,同比增长17.5%。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能够改变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有助于减缓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应当说,汇率不是抑制通胀的主要政策工具,但汇率增强弹性有利于抑制通胀,这一点已基本成为共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对中国经济而言,汇率走强短期有利于控通胀,中长期有利于转方式

  “人民币汇率走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总体积极,短期有利于控通胀,中长期有利于转方式”,连平认为,汇率增强弹性将给沿海出口行业带来一定压力,促使其提高技术、创新产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将引导资源从出口部门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这些都有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表示。

  人民币汇率走强会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但应当看到,经过2005年的汇改和2010年的进一步汇改,出口企业对汇率波动的认识已逐步提高,采取了提高产品附加值、运用金融避险工具等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2010年11月,央行对全国2181家外向型中小企业和2038家外向型生产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出口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进一步汇改以来外向型生产企业平均利润增加0.6%。商务部、央行和外汇局对外贸企业经营情况的联合调查也显示,78.4%的企业开工率并无明显变化或较上年同期增长。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敏感度较高,而2010年6月至12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全面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

  “在目前举行的春季广交会上,出口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了5%—10%,这就是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变化的灵活应对”,丁志杰举例说。

  人民币汇率走强,意味着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更加值钱,在国外旅游、消费、留学时更为划算。一些投资者担心手里的外汇缩水,对此,专家表示,人民币只是相对于美元等货币升值,但相对于欧元、澳元等货币则是贬值的,投资者也可将手中的美元资产兑换成欧元、澳元等货币赚取汇差。

  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或升或贬都有可能,总体将呈相对强势的状态

  人民币汇率升破6.5大关,使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强。4月29日晚间,用以衡量海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显示,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接近3%。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究竟如何?

  丁志杰表示,近期人民币单边上扬主要是美元持续走弱所致,而美元走势有逆转的可能性,因此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升或贬都有可能。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于今年6月底前如期结束,此后不大可能再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从而有助于美元走强”,丁志杰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本·拉登被击毙的消息后,美元指数出现了快速反弹,说明种种偶发性因素也能助推美元上扬。”

  不过,丁志杰也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未来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将呈现相对强势的状态。

  “近日,市场传闻‘五一’期间人民币汇率将一次性升值10%,导致B股市场出现暴跌”,连平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按照‘三性’原则推进,其中一条叫渐进性,也就是我们还会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弹性,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不可能的”。

  据连平预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将为5%—7%。“我建议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力度,不给投机者以稳定升值的预期,防止套利资本大量流入”,连平说。

  通胀制约2季度行情 配置金融地产

  一周市场回顾

  上周受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和权重股前期获利回吐的影响,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一路下行。由于业绩不及预期,高估值小盘股和创业板以及各权重板块都遭到恐慌性抛售。从板块涨跌来看,只有食品饮料板块轻微上涨。前期涨幅较大的黑色金属板块、化工、有色金属板块跌幅居前。受年报和季报业绩公布的影响,低估值的金融服务板块跑赢大盘,轻微下跌。从行业资金净流入角度来看,只有商业连锁、其他行业板块资金净流入,其他板块资金净流出。

  一周政策信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电联报告预测,今年后三个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偏紧。预计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考虑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作用,缺口还可能进一步扩大。央行周四发布《201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从短期震荡中寻找长期价值投资机会

  从近期的市场走势可以看出,在基本面没有出现本质改变的情况下,当前市场持续上行动力是异常脆弱。最新公布的制造业PMI为49.5,本月没能如往年4月开工旺季一样出现继续走高,而是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的PMI虽显示出制造业增长的放缓,但是从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发市场关于政策放松的预期。下周市场在震荡格局中可能出现小幅反弹。

  中期来看,通胀仍将对二季度市场的上行形成制约。当前阶段,其实可以站在更高处的话,可以发现一些长期价值投资机会。上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我们可以从目录的变化得出国家未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普查数据提示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四大变化。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随着我国人口增长的放缓,低端劳动力的增长下降的最快,依靠低端劳动力的加工产业将面临劳动力成本增加对利润的侵蚀。而随着家庭人均人口的减少,对于非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将逐步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将增加对医疗的需求。可以说,从人口普查所揭示的现象来看,消费、医疗这些行业在长期具有价值增长潜力。

  行业配置建议

  行业配置上,从估值优势角度,金融、地产板块仍具有配置价值。商业贸易与轻工制造中具有估值优势的品种可以重点关注。另一个是主题机会层面的细分子行业的配置,通过我们前面对于原料药逻辑的挖掘,我们发现处在产品价格底部区域的行业不仅仅包括原料药,而在这条主题之下,我们有部分较小的细分行业建议,如医药中的原料药,化工中的基础化工以及纺织服装等等。区域机会依旧是另外一条配置思路,相对看好新疆、西藏以及安徽的公司,这些地区的财政支出的保证性较其他地区较高。

  高通胀压力下黄金受到中国百姓青睐

  在山西太原五一广场的一家金店,黄金专柜前围满了前来选购的市民。来自山西兴县魏家滩镇的赵正平和朋友一边浏览着陈列的黄金饰品,一边说:“买黄金感觉更靠谱,也能保值。”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另一家金店花3万元购买了近80克的黄金饰品。

  赵正平只是将黄金作为保存财富手段的中国人的一个缩影。2010年,中国的金条和金币市场需求量上升70%,达到179.9吨,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报告称,中国是黄金消费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农村和城镇对黄金不断增加的需求,正促使中国向黄金消费大国迈进。

  4月29日,国际金价突破1540美元关口,再度刷新历史新高,不少金饰品价格也随之上调。知名珠宝品牌周大福导购员王治远说:“说金饰品一天一个价也不为过”,但人们的购买热情并没有因为黄金价格上涨而受到影响。

  中国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面对通货膨胀压力的攀升以及新一轮房产新政调控,不少人将手中的闲置资金换成了沉甸甸的黄金。

  “五一”假期,太原市的许多金店客流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柳巷商业街的一家金店,黄金首饰更是遍地开花,戒指、项梁、手镯,每个黄金首饰专柜客流量都有明显增加。“客流是平时的3倍,销量也相应增加不少。”戒指专柜销售员郭健娇说。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金店,销售人员均表示对未来中国黄金市场充满信心。他们普遍认为,一方面是高通胀下的避险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五月中国结婚旺季的到来,对黄金首饰的需求会出现增长。

  正在挑选金项链的太原市民张晶告诉记者,今年初黄金首饰每克350多元,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突破400元。“大多数人买涨不买跌。”张晶说,现在黄金价格已经非常高了,虽然不是买入的好时机,但是想到抗通胀“利器”,自己还是首选黄金。

  记者魏飚

  5月份投资策略报告:通胀治理的代价

  重申二季度策略观点,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和通胀治理的复杂性将压制市场的上行空间,而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可比低位也将对市场构成支撑,指数下行空间有限。市场继续在纠结中窄幅震荡、上下两难。维持二季度上证综指核心波动区间在2800-3100点的判断,市场脱离箱体震荡格局的可能性较小。

  持续6个月有余的抗通胀之战仍处于久攻不克的僵局。市场对通胀的关注焦点将逐渐由担忧通胀转为担忧治理通胀的代价。二季度政策面的重点仍是抑制通胀,政策放松预期弱化。但由于本轮通胀并非经济过热导致的需求拉动型通胀,紧缩货币政策抑制总需求的手段副作用较大。容忍可控的通胀或将成为下半年现实的政策选择,但政策调整的时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4月中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银行间市场处于低位的隔夜拆借利率、7天回购利率出现大幅飙升。而银行间市场的中期流动性一直都不乐观。在实体经济内流动性偏紧、民间金融交易活跃的情况下,存量资金向股市转移的预期恐将落空,“存款搬家”还很遥远,期待场外资金仍是望梅止渴。

  去年四季度以来对抗通胀的政策紧缩,已经显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经济回落趋势逐步显化将是市场面临的又一重要考验。微观层面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的现象进一步突出,企业经济效益有下滑的风险。在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逐步显现的环境下,需要注意通胀预期可能正从上涨初期的刺激市场的利好因素,变为打破市场良性循环的破坏因素。

  市场预期在剧烈下跌中发生明显变化,我们主张在5月份继续维持稳健防御状态。业绩因素对周期类权重股的支撑作用逐步消退,指数有可能继续向箱体下沿寻求支撑。建议维持谨慎,前期持仓较重的投资者应逢高减持。行业配置从景气改善和估值安全角度出发,建议超配建材、家电、公用事业、轻工、交运行业,调低有色配置系数,适度增加对消费类防御品种的关注度。

  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回落幅度超预期;政策“超调”。

  朱民:中国已进入通胀上升通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朱民日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的上升通道,应对通货膨胀不仅是短期挑战,也是中长期的政策挑战。

  朱民表示,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前几年的货币供应比较宽松;更重要的原因是供给方的原因,食品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原因,矿产、能源、工资、土地、防止污染成本、水的价格都在上升。因此,如何防止需求拉升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产生的通货膨胀螺旋型上升很重要。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努力管理食品价格上升,防止食品价格上涨延伸到一般的通货膨胀,这方面的努力很重要。

  朱民指出,从日本、韩国等国的历史经验来看,经过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中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的上升通道,原因是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放慢,劳动力成本开始不可避免地上升,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价格也在不可避免地上升,国内的价格改革也在引发土地、水等成本不断上涨,因而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任晓)

  交行:4月CPI将达5.2%

  第一财讯: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5月3日发布宏观数据预测报告称,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6月前可能继续保持在高位,预计4月CPI将达到5.2%,PPI达7.1%。

  报告指出,由于4月份食用农产品价格环比下降在0.5-1.3个百分点之间,非食品价格上涨大约在2.5-3%左右,同时4月份翘尾因素仍维持在高位,初步预测4月份CPI同比增幅在4.9%-5.4%之间。

  同时,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不排除未来几个月会创出年内CPI同比新高的可能,报告预计二季度CPI同比平均涨幅将维持在5%以上的高位。

  但报告指出,考虑到近期美联储未暗示将推出QE3,美元贬值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去年下半年开始政府多管齐下抑制通胀的政策陆续见效、货币政策持续收紧逐渐削弱了物价上涨的流动性基础等因素,交行仍然维持2011年CPI同比涨幅在4.5%左右,全年物价上涨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总体可控的判断。

  报告还指出,从3月末到4月中旬末,生产资料价格连续三周上涨,表明PPI仍将处于高位;从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来看,4月份原油、成品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其他大部分商品维持小幅上涨态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4月份维持震荡上行态势,CRB综合现货指数已升至575点,PPI仍将维持高速增长。

  考虑到季初效应,交行预计4月新增贷款会有所回升。但在信贷管控持续较严、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效应以及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的约束下,新增贷款不会大幅回升。其预测值为7500亿元。

  报告还预测4月M2和M1将同比分别增加16.7%和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17.8%。

  对于进出口数据方面,报告预计4月份将再度恢复贸易顺差10亿美元;进出口将同比分别增加33.6%和32.6%。

  报告认为,从历史趋势来看,4月份一般是年内外贸状况开始好转的时期,出口额比3月份略有增长;从目前国际出口环境来看,总体趋势仍是不断好转,美国与德法等欧盟核心成员国失业率下降,经济复苏趋势稳定。新兴市场国家虽然通胀压力较大,但经济并未出现明显的减速和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偏正面。

  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而生产和进口需求保持旺盛。考虑到QE2到6月末才能结束,美元贬值趋势短期仍将持续,国际大宗商品仍将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因而未来进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印度央行宣布加息0.5个百分点

  新华网孟买5月3日电(记者刘亚南)印度中央银行印度储备银行3日发布最新货币政策文件,宣布把商业银行与央行拆借利率提高0.5个百分点,以遏制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势头。本次加息幅度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利率调整后,商业银行向央行借贷的回购利率升至7.25%,央行从商业银行回收流动性的反向回购利率提高至6.25%。

  印度央行还宣布把商业银行活期储蓄利率从3.5%提高至4%,以降低活期储蓄利率与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异。这是2003年3月份以来首次调整该利率。

  印度央行预计,考虑到国内油品价格即将上调等因素,今年10月份之前通货膨胀将依旧处于接近9%的水平,而到2012年3月可望降至6%或以上的水平。

  文件说,当前通胀高企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威胁,应优先降低通胀,即使这会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文件认为,今后印度通胀形势取决于国内油品和电力价格何时上调及上调幅度、近期国际油价走势、工业原材料价格和工资上涨情况以及今年雨季降水情况。

  文件预计,考虑到石油和商品价格上涨因素以及对抗通胀措施的不利影响,本财年(从今年4月1日开始)印度经济增速为8%左右。

  印度央行还宣布,回购利率今后将作为唯一独立政策利率,而反向回购利率将固定在低于回购利率1%的水平。央行将新设融资工具,银行可以以高于回购利率1%的利率从中拆借一定数量资金。

  自2010年3月以来,印度央行已9次上调利率,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累计上调幅度为2.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逼近加息边缘 澳洲联储暗示未来数月或加息

  摘要:澳洲联储周二一如预期维持利率在4.75%不变,连续第六个月按兵不动,但称从现在开始基础通胀可能抬升,为今后数月的进一步收紧政策埋下伏笔。有机构分析师称,澳洲联储已逼近加息边缘。分析师提示若经济增强,第三季或升息。

  汇通网5月3日讯——澳洲联储(RBA)周二(3日)维持利率在4.75%不变,连续第六个月按兵不动,但称从现在开始基础通胀可能抬升,为今后数月的进一步收紧政策埋下伏笔。

  澳洲联储在月度政策会议后的简短声明中称,鉴于经济前景,利率水平适宜,但该联储将在未来会议中仔细观察经济和通胀的发展。

  麦格理资深分析师Brian Redican表示:“声明的补充暗示澳洲联储准备在未来几个月里采取行动,不过并不急切。”

  澳洲联储自2009年年底以来累计加息175个基点,在发达国家中走在前列。据国际知名财经媒体对20名分析师的访查显示,除了一名分析师以外,其余均预计澳洲联储本周维持利率不变,但预计第三季度或升息,可能最早于6月行动。

  澳洲银行间利率期货仅仅暗示8月升息的几率为50%,而且未充分押注12月之前会升息至5%。

  澳洲联储已逼近加息边缘?

  汇丰银行(HSBC)驻悉尼首席经济学家Paul Bloxham表示,澳洲联储还在为下一次加息做铺垫,澳洲联储的声明已经明确的可以看出,澳洲联储正在密切关注通胀上升的动态。

  Paul预计,澳洲联储的下一次加息可能会在7月或者8月,届时劳动力市场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此外,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Blythe周二表示,尽管澳洲联储并未加息,该联储称,核心通胀已经明显高企,这表明,澳洲联储已经位于重启紧缩货币政策的边缘。

  他表示:“澳洲联储货币政策不变的时限已经将近结束。将密切关注澳洲经济数据,可能将澳洲联储8月加息的预期提前。”他称:“澳洲联储做出加息的决定并不困难。”

  然而,麦格理集团(Macquarie Group Ltd。)经济学家Brian Redican周二表示,澳洲联储的声明完美地平衡了经济评估和澳洲联储等待下次加息的条件。

  他表示,在加息方面,澳洲联储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迫切。澳洲联储有众多证据表明,澳洲经济走软,即使通胀高涨,短期内也不会上调利率。

  但他也表示,未来数月内,澳洲联储加息也是可能的。

  矿业荣景或带来通胀压力

  许多分析师认为,随着由贸易推动的矿业荣景令经济闲置产能收紧,澳洲联储必需更快采取行动来抗击通胀。

  就在昨日,澳洲联储公布其4月大宗商品出口价格指数飙升近8%,达到纪录高位。该指数年内大涨32%,巨量现金通过利润、就业、薪资与税收流入了经济。

  澳洲联储主席史蒂文斯表示:“澳洲的贸易条件正在逼近高于数月前假设的水平,国民收入在强劲增长。”

  这些资金让矿产、港口、铁路等各资源领域均掀起投资狂潮。2010年最后一季待完成工程项目规模大增至940亿澳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澳新银行分析师预计,从2012到2015年,在能源项目上的总资本支出将达到5,010亿澳元,相当于澳洲全年GDP的38%。

  澳洲联储有理由担心这一规模将给闲置产能不足的本国经济带来价格压力,此前澳洲经历了连续20年的经济增长。失业率已降至4.9%,距离过去引燃通胀的低位水平不远。

  瑞银首席分析师Scott Haslem表示:“我们认为,今天的声明重新建立起近期收紧政策的立场,上月传达出的立场实际上是中性的。”他补充指出:“不过,目前并无下月升息的信号。如果未来几个月经济活动出现一些普遍的复苏,且有更多证据表明通胀继续上升,则8月和11月都有可能升息。”

  美联储或明年一季度加息

  “退出”将分三步走

  中国证券报记者:美国近期经济数据和企业财报似乎在预示着一个基础更加广泛的经济复苏,您如何判断目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和前景?

  麦克唐纳:我们认为美国国内经济的表现和上市公司业绩有一定背离。美国的跨国企业表现不俗,比如标普500指数的成份股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幅达11%,但是同期的美国名义GDP增幅可能仅为4%。所以,美国的经济表现只能说“马马虎虎”,美企表现则可以说是竞争力突出。

  导致这种表现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需求增长的驱动。比如,我们看到,在这轮股市上涨中,科技股特别是大型科技类企业涨幅最为明显,谷歌、IBM和英特尔等大企业因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分布和资本支出能力突出,享有较高回报。当然,也有如苹果这样的企业,因消费者对其产品拥有较高消费倾向而保持良好业绩。

  金融企业方面,我们认为其正在努力实现业绩增长。金融机构的信贷增长有改善趋势,但是面临着更高的资本金要求。我们预计,金融企业未来的业绩增长速度可能逊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中国证券报记者:伯南克在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QE2会如期在今年6月结束,但未说明是否会进一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您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有何预期?

  麦克唐纳:我们认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正常化会分三步走。第一步,停止将此前购买的未到期抵押贷款证券的收益用于再投资,即购买新的国库券。此举旨在收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我们预计美联储或会在未来3至6个月内观察这一举措的可行性。第二步,美联储可能会出售国债,缩小资产负债表资方规模,进而回收市场流动性。第三步则是加息,即上调联储基金基准利率,我们认为这最早会在2012年一季度发生。

  另外,美联储目前正在扩大就业和稳定物价两个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实现平衡。我们认为目前美国的通胀局势只是暂时的,而失业率的稳定下降将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因为经济复苏还没有那么强劲。预计在未来一年,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幅度仅在一个百分点以内,而经济增速或在2.5%至3%之间。

  国际储备货币或将多元化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美元走势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负相关性,您对美元中长期走势有何预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受到哪些挑战?

  麦克唐纳:市场上有两个“版本”的美元走势,其一是美元兑换新兴经济体货币的汇率,我们认为会呈长期走软态势;其二是美元兑换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如欧元和日元)的汇率,美元将表现出较强走势,因美国经济增长将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且美国的政治地位也相应支撑美元走势。从中期而言,美元仍会保持重要地位。

  未来我们将面临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局面,即美元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受到欧元的挑战,同时从长期来看,人民币的崛起也会挑战美元地位。

  中国证券报记者:标普上周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给美国的债务及财赤问题敲响了警钟。您认为美国未来在整顿财政状况上将会有多大进展?该事件对美国国债市场和经济的影响如何?

  麦克唐纳:标普的下调举动给美国国债市场和财政纪律带来的效应并不能够立即体现,如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仍较“舒适”,美股甚至自标普下调美国评级展望以来累计上涨了5%。

  我们认为,该事件对美国财政状况的影响是两方面的。第一,美国朝野两党或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就是否提高政府债务上限达成一致;第二,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税收和医保政策上的意见分歧严重,且两党各自把持着国会参众两院,我们认为,关于财赤削减计划的实质性进展与落实只会在20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之后。

  央票巨量到期 专家称5月将再调存准率

  由于信贷规模不断增长,到期央票数量巨大,专家称5月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几乎没有悬念。

  和讯信息研发部首席分析师夏立军认为,可以预见的是,到5月份到期央票达到5000多亿,再加上4月份未对冲的,加起来应该有1.1万亿左右,再加上4月份可能外汇占款再度达到3000亿到4000千亿元。这样来看,整个5月份央行还是要需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到期的流动性。

  从4月份即将公布的CPI数据来看,应该说不出意外。4月份CPI增长的水平还会超过5%,央行为了控制通胀,如果按照正常的取向来看的话,提高存准率很可能在5月上旬举行。对于加息,很有可能会在公布4月份的经济数据前后实行新一轮加息。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应当不会出什么意外,因为5月份还有大量以前发行的央票到期,对冲这种流动性,还要采取同样的措施,锁定资金的两个工具,一个是重新发行央票,对冲到期的央票,另外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

  尹中立表示,5月份还有大约5000多亿的央票到期,必须要用适当的手段和方式把它收回去。所以说,即使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只不过收回了不到4000亿,实际上还是释放了1000多亿。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一般每季度初,银行发放贷款速度还不至于很快,但是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不容忽视,在美元贬值的预期下,短期内流入中国的外汇还将进一步推高外汇占款,因此流动性问题还是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虽然到期央票和外汇占款都很高,但也不需要过于紧张,因为从微观运行数据看,前一段密集的调控已经有了效果。

  赵锡军表示,再看其他一些数据,比如微观经济的一些数据,PMI等这些数据,目前来看,4月的数据比3月的数据可能略微要走得弱一些。这个表明,微观经济的层面上实际上已经感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了。

  赵锡军说,但是从微观的部分传递到宏观的部分,是不是会显示出同样的效果,现在我们还不能说是马上能够看得出来。

  宏源证券(000562)高级分析师范为,从PMI公布的指数来看,5月份PMI是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从这个情况来看,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现在仍然处于回调的过程中。走向来看,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进口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回落幅度都超过1个百分点,说明经济增速下降的可能性还比较大。

  4月CPI可能超5% 机构预期二季度央行将再度加息

  输入型通胀高企4月C PI或超5%

  机构预测货币政策二季度继续收紧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尽管蔬菜价格开始回落,但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多家机构预测: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 P I)持续走高的带领下,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 I)同比仍将超过5%,进而导致货币政策在二季度持续偏紧。

  预测

  CPI涨幅或连续两月超5%

  “4月CPI环比可能在-0.2%至0.2%之间,中值0%。但由于4月翘尾与上月相比下行约0.2个百分点,同比将落入5%至5.3%的区间内,中值5.1%,较上月下行0.3个百分点。”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据推断:4月食品环比跌幅高于3月的可能性更大,将落在-1.3%至-0.7%的区间内,中值-1%。

  鲁政委称,非食品环比可能较高。从季节性来看,1995年至2010年,绝大部分年份4月非食品价格均高于3月,平均约高出0.4个百分点。虽然3月非食品环比已大幅高出历史均值,但诸多因素可能促使非食品环比继续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首先,4月7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将直接推升非食品环比约0.1个百分点。其次,虽然大企业表示暂缓提价,但迫于成本压力,一些中小企业已开始提价;受地震影响较大的电子产品价格走强,中关村电子信息产品价格指数已连续六周走高。另外,4月加息将带动房贷利率上行,将使居住类价格上涨。据此,预计4月非食品环比约在0.4%附近。

  申银万国证券预测与兴业银行类似。申银万国宏观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说,尽管生鲜蔬菜价格回落,4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回落,但考虑到非食品价格加速上涨趋势,预计CPI仍将上涨5.2%。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预计4月份PPI上涨7.3%,仍处于高位。二季度通胀压力不会明显低于一季度。

  其它金融机构也大多预测4月C PI涨幅超过5%。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表示,由于近期蔬菜和肉类等农产品价格的回落,4月份的C PI涨幅会有所回落。但是3月份成品油批发价格的上调助推了C PI中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初步预计4月份C PI涨幅为5%左右。中金公司预计4月C PI同比上升5.2至5.5%,接近3月份水平。国海证券认为4月CPI可能小幅回落至5.1至5.3%。

  诱因

  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综合多家观点,4月C PI继续走高,主要源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甚至可能改变年初普遍预测的CPI将在6、7月份见顶回落的轨迹。

  4月份以来,受困于美国政府债务问题,美元指数继续走低,创下了2008年8月以来的低点,中东局势动荡仍在持续,避险资金大量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110美元/桶,黄金价格创下了1507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价。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中国面临的物价形势很严峻。最主要的是全球通胀形势都不乐观,进而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中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打比喻说,如果说全世界的流动性是一个水池,各地的央行是水管。中国的水管3厘米粗,美国和日本的8厘米粗。“虽然中国现在把水龙头拧小了,但是美国和日本的水龙头开到最大,这个价格能不涨吗?”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明亮也认为,二季度通胀水平仍然会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在三季度,物价可能未必会出现之前大部分人所预期的明显回落,而是维持在高位,接近二季度的水平。

  他给出三点理由: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原油价格逐步上涨会对C PI产生渐进的影响;短期的行政干预可能只是推迟了企业的涨价行为,在下半年翘尾影响减弱后,行政干预弱化,企业可能会补涨价,拉高三季度的C PI;近期货币供应不如预期紧也不利于三季度物价回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尽管主流的观点认为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C PI走势是前高后低,但是估计可能会“前高后不低”。未来温和的通胀恐怕会成为长期的趋势。

  影响

  二季度货币政策预计持续

  鉴于物价压力可能持续增加,各机构普遍认为,在二季度货币政策应该持续此前的偏紧力度。

  “虽然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准备金率,但在中国目前以外汇占款为主的货币被动投放模式下,准备金率的调整要达到回收货币的目的,必须具有超前性和高烈度性,目前的操作力度明显不够,同时也具有明显滞后性。”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说。

  李慧勇表示,增长无虞,通胀高企决定了宏观政策仍会保持偏紧的基调。这体现在:

  首先,国家将会继续动用三率来稳定物价。预计二季度将再上调准备金率2次,加息1次。其次,对于政府管制价格或者政府指导价格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部分虽然为市场定价但属于基本消费品的商品和服务涨价继续进行控制。此外,继续强化房地产调控政策。

  “尽管紧缩政策已经初现效果,但是无论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加速上涨,还是国内屡屡见诸报端的多种商品的涨价新闻,都显示巨大的通胀压力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在需要保持紧缩的力度而不是放松或者反复进而带来通胀进一步反弹风险。”汇丰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君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她认为,一季度通胀和增长数据双双超出预期,表明部分对紧缩政策力度过大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的担心是缺乏依据的,而当前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仍然是抗通胀。尽管此前密集出台的货币紧缩政策初见成效使货币和信贷增长在年初明显放缓,尽管日本地震和大宗商品价格飙涨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政府仍然需要保持紧缩力度一心一意控通胀。

  孙君玮表示,紧缩政策如果能够再持续3至4个月,经济增长进一步降温到潜在增长率之下,将有助于通胀压力在今年下半年明显回落。预期二季度再加息一次25个基点,准备金率仍然有1至2次上调可能。

  展望

  全年物价涨势总体可控

  不过,物价压力增大并不意味着CPI涨势会失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上半年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有利于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因素正在形成:

  一是美联储近日宣布,其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将如期在今年6月30日结束。其声明中没有迹象表明将启动新一轮的定量宽松政策。这表明下半年后,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及其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的压力会有所减轻,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也相应有所缓解。

  二是在去年下半年政府多管齐下持续有效的治理通胀政策的作用下,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开始得到有效控制,以蔬菜为代表的部分食品价格因季节性因素开始回落,这将有效减轻物价上涨压力。

  三是国内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狭义货币量(M1)增速从去年年初起至今大幅回落,预计下半年由流动性推动的物价上涨压力会有明显缓解。

  “考虑到翘尾因素下半年明显减弱等因素,我们仍然维持2011年CPI同比涨幅在4.5%左右,全年物价上涨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总体可控的判断。”唐建伟说。

  最新的积极信号来自4月份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称:继此前一个月之后,4月购进价格指数再现回落,回落幅度为2.1个百分点。目前该指数回落到66.2%,虽然依然较高,但较之前已经明显降低,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已经发挥作用,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已得到初步控制,通胀预期开始越过峰值,呈现逐渐回落趋势。

  央行:继续深化大型商银改革 防不良资产反弹

  中新网5月3日电中新网金融频道从央行网站获悉,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严防不良资产反弹,确保稳健经营。

  报告指出,将继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改革,不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大型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效能;强化资本、成本和风险约束意识,全方位调整优化资产、负债、收益结构,严防不良资产反弹,确保稳健经营。

  截至2010年年末,中国工商银行(601398)、中国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中国建设银行(601939)和交通银行(601328)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27%、11.59%、12.58%、12.68%和12.36%;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08%、2.03%、1.10%、1.14%和1.12%;税前利润分别为2154亿元、1207亿元、1421亿元、1752亿元和500亿元。

  此外,报告表示,继续推进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对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的四川、重庆、湖北等八个省(区、市)分行下辖的561个县域支行逐县开展检查评估,全面客观评价改革试点成效和“三农”金融服务效果;同时,对改革试点给予营业税、监管费、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稳步推进,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深入研究论证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方案,推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继续深化内部改革。

  央行:2011年已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次加息

  中新网5月3日电中新网金融频道从央行网站获悉,央行发布《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央行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下一阶段,央行将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好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管理通胀预期。

  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

  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年初上升0.7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1%。

  报告介绍,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较好,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

  报告表示,要切实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管理通胀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保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中新网金融频道)

  央行: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准备金工具无上限

  第一财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5月3日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仍然是关键,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并强调准备金工具不存在绝对上限。

  央行称,当前,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较好,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也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下一步要保持必要的调控力度,巩固和加强前期调控成果,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央行表示,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管理通胀预期。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

  央行并指出,准备金工具针对由外汇流入等导致的偏多流动性,其运用力度和调整空间取决于多个可变的条件,因此并不存在绝对上限。

  此外,央行还将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同时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在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方面,央行指出,要根据宏观形势变化及银行体系稳健性状况等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继续加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表外资产和房地产金融的风险管理。

  央行还在报告中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贷款投放进度和节奏,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改进和完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自主创新等的金融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

  此外,央行称,要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

  就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举措,央行指出,要继续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风险定价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硬约束的金融机构、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面,央行要求,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央行并指出,要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稳步拓宽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渠道。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

  央行报告:个人购房贷款增速连续11个月下滑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3日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自2010年5月份以来持续回落。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增速连续11个月下滑,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连续4个月下滑。

  报告披露,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8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比上年末低6.4个百分点。其中,房产开发贷款余额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年末低4.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滑。个人购房贷款余额6.48万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上年末低6.5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下滑。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368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末低12.2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从贷款新增量看,2011年第一季度累计新增房地产贷款5095亿元,同比少增3338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新增房地产贷款1665亿元,同比少增321亿元。2011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2274.30亿元,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251.02亿元。

  央行称将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 严厉打击“热钱”流入

  中广网北京5月3日消息据经济之声报道,央行今天(3号)下午发布了《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央行强调了要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并且罕见地使用了“热钱”这个概念,表示要严厉打击“热钱”的流入。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何京玉。

  主持人:央行在报告中有没有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方针?

  记者:我觉得央行这次提出的下一步工作目标中,除了强调了要继续进行流动性控制,还提出了要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我之前采访的专家也表示,一季度密集的货币政策其实已经在微观层面起到了作用,但是这种效果最终传输到宏观经济指标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一定要密切关注各种指标,避免影响经济健康发展。

  央行这次是这样提的,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促进货币信贷适度增长。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运用利率等价格调控手段,调节资金需求和投资储蓄行为,管理通胀预期。加强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测与调节,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另外一点就是央行这次罕见地使用了“热钱”这个词,以前我采访的央行官员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个词汇,因为这个提法有一点含糊,但是这次明确指出,要继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严厉打击"热钱"等违法违规资金流入。专家也认为,目前外汇占款很高,说明入境的热钱是存在的。

  主持人:央行对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有什么样的预测?对房地产有没有涉及?

  记者:首先央行的判断是经济形势向好。但是也分析指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较强,改善民生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增速下降、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可能会有一定程度放缓。要更加注意通过结构调整和改革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拓展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空间。

  央行的这份报告认为,面对通胀,我们可以保证粮食等日常必需品的供应,但是经济回升拉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有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服务业领域中劳动力成本涨幅可能会明显超出其生产率增长,导致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也有待逐步理顺,这些因素有可能系统性地推高价格水平。

  关于房地产,报告指出,商品房销售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但较上年全年水平略有上升。从贷款新增量看,2011年第一季度累计新增房地产贷款5095亿元,同比少增3338亿元。其中3月份当月新增房地产贷款1665亿元,同比少增321亿元。

  野村证券:制造业扩张放缓 6月份加息

  第一财讯:野村证券在5月3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中国的4月份官方PMI指数从3月份的53.4下降至52.9,低于预期。野村证券认为,新订单和积压订单分项指标的下跌表明制造业的扩张步伐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放缓,预期中国央行下一次加息要等到6月份。

  中国4月份的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的53.4下降至52.9,创PMI指数7年历史中4月份的最低水平,低于预期(市场:53.9;野村:54.0)。然而,该指数仍连续26个月高于50这一强弱分界点,表明制造业仍在大幅扩张。

  同时,生产分项指标从3月份的55.7跌至55.3,而积压订单指标从3月份的51.4降至50.7。更低的生产导致原材料库存增加,原材料库存指标从3月份的51.6上升至52.0。新订单分项指标从3月份的55.2降至53.8,表明未来内需可能会放缓增长。

  此外,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标从3月份的52.5降至51.3,表明外国市场的复苏仍相对疲软。进口分项指标从52.0跌至50.6,或许是日本地震以及国内外订单更加疲软的结果。

  在野村证券看来,疲软的数据可能反映了三个因素:由于当局维持紧缩的政策,银行更加谨慎的放贷行为导致基建项目支出增长更加缓慢;日本地震对日本汽车装配企业和零件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和工资的提高导致投入成本上涨,这似乎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例如纺织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实际上,4月份购进价格分项指标为66.2(低于3月份的68.3),表明未来几个月PPI通胀可能会略有回落。对于仍高于50的产成品库存分项指标(4月份:50.8;3月份:51.3),野村证券认为,如果产成品库存继续增长,2011年下半年去库存化的可能性将提高。

  总体来看,野村证券相信制造业活动仍处于稳步扩张的阶段。预期仍然激进的财政政策、增长的私人消费和活跃的企业投资将让制造业维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但野村证券认为制造业活动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已经提高,因此预期中国央行会在再次紧缩政策之前密切关注经济动态。野村证券认为,下一次加息要等到6月份,通胀压力将延续到2012年,维持2011年全年加息100基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50基点的预期不变。

  央行:运用利率等多种工具管理通胀预期

  201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9.6万亿元,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

  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2.0个百分点,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5个百分点。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促进金融机构自我调整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执行好差别化房贷政策。

  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2011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比上年末低3.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9%,增速比上年末低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524亿元。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4.19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显著上升。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稳步上升,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比年初上升0.72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1%。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较好,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

  要切实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配合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合力,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管理通胀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动金融市场产品创新,保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支持企业采取股权、债券等融资方式筹措资金。继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央.行)

  《瞭望》:治理通胀首在重估CPI

  现在面临的是治理通胀问题,而不是防止通胀的问题。2010年物价调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过分肯定CPI上涨率能控制在3%,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5%,延续了自去年7月以来CPI连续多月同比涨幅超过3%的势头。再考虑到同期房地产价格的飙升状况(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已出现通货膨胀。虽然目前通货膨胀仍属温和型,CPI上涨率还略低于改革开放32年平均5.6%的上涨率,但仍需各方高度重视,切实治理通货膨胀,努力稳定物价水平,保证国民经济在稳定中发展。

  一段时期以来,每当国家统计局公布通胀数据都会引起一片质疑声。例如,对于2010年CPI上涨3.3%的数据,就有许多百姓认为这一数据偏低。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

  首先,房价变动没有在CPI中得到很好反映。中国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在其整个消费支出中占第二位,仅次于食品消费支出,约占1/4多一点。而近两年,这一比例增长幅度明显。2009年和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3.27万亿元和15.45万亿元,同期商品房销售额为4.4万亿元和5.25万亿元。但统计CPI时居住类权重仅为14.69%,明显偏低,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把自住房房租算到CPI指数中。反观美国,在计算CPI时则把居民自住房也算房租,所以其居住类权重占CPI的四成。

  因此,如果中国把自住房房租算进去,则居住类权重至少占三成。这两年,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城区的房价成倍上涨,房租也成倍上涨,使得到城市谋职业者的生活费支出压力很大。2011年2月,国家统计局决定调整CPI的权重,居住类提高4.22个百分点,这是走向反映客观实际的重要一步。

  其次,中国还有大量的低收入群体,其恩格尔系数高,食品支出比重高,而此轮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是食品价格。2010年四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5%,比四季度CPI上涨4.7%高5.8个百分点,所以低收入群体感到物价上涨不像公布的平均统计数字。在中国,不仅过去和现在,就是在可预见到的一二十年内,CPI上涨都将是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

  因此,一些物价工作者和经济学家主张计算低收入群体CPI,并曾作过试算。有资料显示,北京市2007年7月CPI上涨率为2.1%,而占人口10%的低收入层CPI上涨率为6.3%;2010年8月CPI上涨率为2.8%,而占人口10%的低收入层CPI上涨率为4.2%。可见,低收入群体的CPI上涨率要高出平均CPI上涨率不少。计算低收入群体CPI的好处是可以据此发放物价上涨补贴和提高最低保障标准。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建议能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2010年在物价调控解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一些官员在年初和年中过分肯定CPI上涨率能控制在3%和前高后低走势,很多人都一口咬定7月份CPI上涨率见顶,而实际情况是CPI上涨率超3%和出现前低后高情况(下半年7月后各月均高于7月份的3.3%),从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他们当时的根据是,价格翘尾因素是前高后低,但对当年新涨价因素估计不足。2011年的情况与2010年有一点相似,即价格翘尾因素也可能是前高后低,因此有些人又据此而预言今年CPI上涨率走势是前高后低,全年CPI上涨率能控制在4%。

  笔者认为最好现在不要过于肯定今年物价走势是前高后低,如果一定要这样说,则似乎需要加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今年整体经济不因追求两位数增速而出现过热,避免货币发行过多;二是农业特别是粮食不因严重自然灾害而大量减产;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不出现井喷式上涨。而如果出现上述三种情况的一种两种甚至三种,物价走势就会发生较大变化。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通货膨胀和物价大幅度上涨,都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这一次也不会例外。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占用耕地过多,今后中国粮食、棉花、肉类、植物油、蔬菜等供应都是偏紧的,植物油已有2/3依靠进口。一般估计,今后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仍将呈上涨态势。

  因此,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应更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做好"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惜这一重大战略方针有时落实不够好,比如有时财政支出中用于"三农"的部分还达不到平均增长水平。

  笔者建议,今后一段时间规定各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应高于平均支出水平,逐步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三农"的比重。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从事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能持续增加。(瞭望新闻周刊张卓元)

  新增外汇占款料保持高位 本月或再调存准率

  央行3日发行新一期1年期央票并重启上周暂停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两项操作合计回笼资金850亿元。从本周到期资金仅1170亿元来看,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有望在时隔两周后重现净回笼。但业内人士认为,新增外汇占款可能保持在高位,5月仍有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公告显示,央行3日发行520亿元1年期央票,进行33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其中,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连续第五周落在3.3058%,28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平于前期的2.6%。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1170亿元,较上周的2960亿元大幅回落。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在3日回笼850亿元后,只要5日例行的3月期央票和91天期正回购金额超过320亿元,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就可实现资金净回笼。

  为缓解年内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及“五一”假期因素带来的资金面压力,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仅分别发行1年期和3月期央票30亿元和110亿元,而且暂停全周的正回购操作,最终实现净投放2820亿元。从3日操作情况看,“五一”假期刚过,央行的流动性调控便重回收紧基调。

  尽管5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仅为5410亿元,较4月大幅下降,而且央行完全有能力实现全月净回笼,但依然不能排除本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动用存准率工具所考虑的因素除了公开市场到期量外,更多是为了对冲新增外汇占款。从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来看,当月新增外汇占款额仍有望保持4000亿元左右的水平,大致相当于上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所冻结的资金量。

  在4月末的“资金旱情”中,除“五一”假期因素外,企业集中报税带来的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不容忽视,该因素在5月还将延续。若比照去年同期数据,5月新增财政存款将从银行系统抽取资金近4000亿元,而且大部分将发生在5月下旬,届时对资金面将形成新考验。业内人士认为,央行下一次调整存准率,在时点选择上会更加谨慎。鉴于5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主要集中在上半月,如果央行选择月内上调存准率的话,那么将缴款日定在5月中上旬的概率较大,因为届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适时调节可能出现的资金面临时性紧张。(中国证券报)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山东烟台全市农商银行存贷款规模突破3000亿元

2022-03-08 13:09
48441

9月末广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3.29万亿元

2021-10-26 14:59
7750

互联网存贷款新规对中小银行的影响 五方面策略调整

2021-03-10 09:29
23088

一天45张罚单!五地银保监局出重拳!中行、兴业领千万罚单,3人终身禁业,存贷款业务成重灾区

2019-10-21 11:52
1471

温州银行又被罚!查出6大违法违规,更有4大支行集体虚增存贷款!

2019-07-03 11:40
27873

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形成的风险首当其冲是银行业

2019-03-19 17:31
58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