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探路人民币

王丽娟 | 2011-05-04 14:06 604

  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立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也会加大监管层对人民币市场的监管难度,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文/《财

  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立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也会加大监管层对人民币市场的监管难度,随之而来的风险不容忽视

  文/《财经国家周刊》见习记者 王丽娟

  一 如北京4月的天气,新加坡对人民币业务的热情正逐渐升温。

  4月中旬,新加坡金管局(MAS)主席吴作栋来京访问。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吴作栋19日透露,新加坡正争取让当地的一家中资银行成为人民币清算银行。这让新加坡成为第二个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消息再起波澜。

  新加坡金管局在回复《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采访函时提到,“随着中国增强人民币国际化和扩大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新加坡正在稳步地使来自中国大陆贸易相关的人民币业务更加便利。”

  能够成为亚太地区金融贸易中心新加坡的人民币清算行,让多家中资银行垂涎不已,其中尤以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的呼声最高。

  工行相关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他们确实在积极争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一块业务,也对新加坡清算行感兴趣。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央行手中。

  中国银行金融总部(国际结算)总经理程军也曾向海外媒体表示,中行在积极争取新加坡这个重要的跨境贸易结算中心,力争辐射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不过,无论是哪家中资银行最终拿到了清算行的资格,在经济学家看来,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建立无疑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清算中心先行

  作为一个离岸贸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吸引了不少跨国公司的区域中心落地。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的提高,相关业务在新加坡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崛起的领头羊,(新加坡)如果失去了这个市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可能会有所降低。”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对新加坡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和提高,是新加坡意图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指出,人民币离岸中心应该保证“两头在外”,即贸易结算和融资的需求均能在离岸市场实现。而以现在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来看,尚未完全实现人民币的融资功能,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离岸中心。

  因此,新加坡先避而不谈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想法,而是从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探路。“清算中心较离岸中心尚有一段距离。清算中心是贸易计价结算的中心,以人民币贸易交易的存在为前提,离岸金融中心就意味着发挥融资、交易的功能,以人民币计价产品的发行为前提。”殷剑锋指出。

  目前新加坡人民币贸易的发展情况为其成为清算中心提供了一定的先决条件。新加坡金管局向《财经国家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新加坡和中国的双边贸易达到950.3亿新元(1新元约合人民币5.277元),同比增长了26%。中国成为新加坡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公司在新加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概有3000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有业务,超过150家中国公司是新加坡的贸易伙伴。

  据新加坡金管局介绍,新加坡的一些银行已经为他们的客户提供人民币银行业务,同时对人民币敞口有热烈需求的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产品。

  而对于清算行的确立,工行和中行呼声最高。因为正值敏感时期,两家银行都表示不方便就此问题做出明确答复,但都表示非常重视新加坡的人民币业务。

  2011年3月11日,工行首家海外人民币业务中心在该行新加坡分行正式开始营业,成为新加坡第一家人民币业务中心。这被业界人士视为工行争取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的一项重要举措。

  而对于已是香港离岸人民币清算行和台湾人民币现钞业务清算行的中银香港,似乎在清算行的角色上更有经验。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香港)董事总经理温天纳更看好中国银行成为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的前景。他认为,从外汇业务量和经验来看,中国银行更有优势。而且除了港澳台地区外,中行在新加坡的业务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一块,具有一定的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工行为境外机构及代理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已达200多个,其人民币清算网络则覆盖了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而中行共开立跨境人民币清算账户352户,在中行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的境外代理行覆盖4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银行2010年人民币贸易跨境结算境内行的业务量突破1600亿元。工行2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从2009年7月到今年1月末,工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业务金额已经超过了1500亿元。

  “随着工行不断拓展海外机构网络,已与中行形成伯仲之势。”第三方研究机构北京银联信分析师赵大勇如此评价。

  冲击香港

  由于地缘上的接近和业务上的相似,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中心的成立始终逃不开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比较,自然也少不了竞争的味道。尽管新加坡金管局主席吴作栋一再强调,“我们没有意图和香港竞争”。

  自2004年2月央行为香港试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至今,已有7个年头。温天纳认为,正是有了2009年以来的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之后,香港才真正向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方向发展。

  香港金管局3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在2月份增加了10%,总额达到4077亿元。此外,今年前两个月,香港跨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汇款总额超过1950亿元。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发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文章中预计,到2012年底,香港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有潜力从2010年底的水平增长10倍到7000亿元;两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则可增长5倍,即从目前的4000亿元上涨到2万亿元。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务院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殷剑锋提到,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优势在于依托大陆这一腹地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大陆的资源以及政策支持。

  但目前仍存在缺陷,殷剑锋认为,人民币的金融产品发展太慢,人民币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尽管发展速度也不慢,但是与存款的增长速度相比,远远落后,导致大量的人民币没地方用。

  “人民币国际化要多点推开,新加坡是一个选择。”殷剑锋认为,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比较重要的金融中心,从金融制度、金融发展环境和金融活跃程度上来讲,都与香港有一拼。这是推动人民币贸易结算和推动人民币交易计价产品的重要外部条件。

  目前由于新加坡尚未有人民币清算行,新加坡一些人民币清算要通过香港或者内地银行转手。如果新加坡有了自己的人民币清算行,该行就可以直接与央行清算,不必通过中间地带的银行。

  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指出,由于香港的人民币清算行是中银香港,一定程度上香港金管局并不掌握对离岸市场的实际控制权。而新加坡则不受这一因素的限制。

  据工行新加坡分行总经理徐力向《联合早报》介绍,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量大,尤其是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贸易,其中一部分通过新加坡做中转,中石油、中石化、五矿、宝钢等中国大公司在新加坡设有窗口公司。另外,如果新加坡成为清算中心,东南亚很多银行为了清算的方便,会在新加坡清算银行开立人民币户头。

  新加坡金管局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强调,2010年4月,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三年一度的关于外汇及衍生工具市场活动的调查显示,新加坡是除日本以外亚洲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除了美国、日本、欧元区(G3)的货币,新兴市场货币在新加坡的兑换也很活跃。

  不过,丁志杰认为,新加坡清算中心的成立会对香港的市场产生一定的竞争,但是由于新加坡人民币业务的体量还不能与香港相比,因此还不能威胁香港离岸市场的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0年,中国与香港的进出口总值达2306亿美元,按年增32%。而新加坡只有571亿美元,不及香港的四分之一,按年增长亦只有19%。

  丁志杰指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因为某个行政性的手段和政府的推动就有很大的突破,这背后还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

  “香港作为独家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机会越来越小了。”温天纳认为,当香港失去了独家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的地位之后,未来只能朝着最深、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发展。

  利弊同在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的不断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量也在突飞猛进。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约7%是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0.5%。2011年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603亿元(合552亿美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之前的数据,这个数字高于2010年第四季度的3093亿元(占对外贸易的5.7%),是2010年第一季度184亿元的近20倍。

  不过,这离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尚有距离。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性货币,要经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三大阶段。

  殷剑锋认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排头兵。在中国资本项目仍受管制的情况下,人民币可以通过离岸中心的发展来推动人民币成为一种广泛流通的结算货币。这就需要通过成熟的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先走出去。

  在东盟的后盾作用下,随着新加坡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乘风出海,可以加快实现人民币亚洲化以及国际化的目标。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有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和可自由兑换的前提下,人民币离岸业务允许企业进进出出,会加大监管层对人民币市场的监管难度。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孙立坚认为,当人民币被低估的时候,热钱就会进来,推高人民币泡沫后再集体离场。离场的方式比较方便,就是通过离岸市场,把人民币换成强势货币。总之,如果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推进先于资本账户开放的话,风险会很大。

  伦敦金融城市长白尔雅4月14日在北京访问期间表示,伦敦也希望能做人民币离岸交易的中心。

  “新加坡和伦敦为什么要做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欧美国家金融震荡的调整还没到位的时候,很多金融业务开展不起来,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使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孙立坚提醒称,一旦中国经济遭遇当年东南亚的货币危机,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是不需要埋单的,他们随时可以将增长引擎切换,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中国。

  丁志杰也认为,现在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是通过离岸市场来发展,但是,中国自身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管制放松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比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资本项目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

  央行研究局一位研究员称,央行也有自己的考虑,因为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口子开得过大,监管是有压力的,所以央行不会操之过急。目前来看,央行还是有意要理顺国内金融市场,使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加强,慢慢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插排: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因为某个行政性的手段和政府的推动就有很大的突破,这背后还是市场的力量在起作用

0
标签: 人民币 新加坡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