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加贸企半数欲转型 深新政策助变身外资
深圳三千家港资来料加工企业在政府及海关优惠政策鼓励下,将可转型升级为独立法人的外企,而在年底前办妥原地变身,最高可按缴税额的30%予以资助。深圳科工贸信委官员昨天告诉记者,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推动「四个转型」、实现「四个升级」。
据香港商报讯深圳三千家港资来料加工企业在政府及海关优惠政策鼓励下,将可转型升级为独立法人的外企,而在年底前办妥原地变身,最高可按缴税额的30%予以资助。
港加贸企转型势在必行
记者昨日从深圳海关与深圳科工贸信委联合举办的新政策宣讲会上了解到,曾为深圳主体经济的传统「三来一补」加工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大潮中,面临劳动力及物价成本不断提高等压力,正逐渐衰落,不少企业濒临倒闭。2004年以来,深圳来料加工企业数量年均减少500家,目前仅余3500家,其中约九成为港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宝安、龙岗两区和光明、坪山两个新区。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印刷业、通信设备、计算器等20多个行业。
深圳科工贸信委官员昨天告诉记者,深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推动「四个转型」、实现「四个升级」。四个转型为销售市场转型、生产方式转型、产地转型、发展方向转型。四个升级为发展阶段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结构升级、集聚配套升级。政府将根据企业自愿原则,在今年12月之前,对符合条件的来料加工企业原地转型的独立法人企业,最高按企业缴税贡献的30%予以资助,单个企业最高资助金不超过100万元。
港企转型业绩增三成
记者了解到,深圳近半港资加贸企业有意在今明两年转型。深圳目前已有约320家来料加工企业成功转型为外商投资企业。香港金德鑫科技(深圳)公司董事长孙国华昨天表示,旗下深圳来料加工厂经历一次成功转型,享受到政府一系列的帮扶优惠。比如放宽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及货币和非货币出资比例限制;原先来料加工厂的设备可当作注册资本出资;转型后的独资公司在内地采购可以抵税;原未解除监管的不作价设备,转型享有进口减免税设备额度的,可转为减免税设备继续监管;对原加工贸易项下的保税料件可结转至转型后免除设备及料件退运境外的环节;企业可继续适用转型前的企业管理类别等。
孙国华告诉记者,来料加工厂转型后不仅可以做国内市场,还享受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销售额由原来的每年2亿元又增加了三成。不过,亦有业界专家表示,目前不少港资来料加工企业实力薄弱,转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或在转型中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