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有信心纾缓通胀压力

王延春 | 2011-04-19 16:30 533

【《财经》记者 王延春】商务部会保障整个流通领域货源充足,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控制通胀预期。通胀预期高涨是现实,商务部就是要保证整个流通领域通畅,保障商品、货品及时摆到货架上去。

  【《财经》记者 王延春】商务部会保障整个流通领域货源充足,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控制通胀预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在新闻例会上作上述表示。

  针对近日一些城市出现日用产品抢购风潮,姚坚表示,3月下旬和4月上旬,有一些城市出现了日化产品抢购风,虽然时间非常短,但是这个现象值得重视。通胀预期高涨是现实,商务部就是要保证整个流通领域通畅,保障商品、货品及时摆到货架上去。

  据了解,商务部在流通领域目前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对36个大中城市的重要商品进行监控,对139个大型批发市场每天有动态监控,数字向社会公布,我们将通过市场监控,给公众以知情权,给流通领域提供应急响应、补充货品的方向指导。二是加强市场有效调控。根据市场监测反馈信息,及时保障市场供应。在这方面,我们有全系统流通领域的应急保供预案。另外,有商品有效储备,包括猪肉、蔬菜,同时各个省市根据本地的情况,增添了相应的储备品种。三是有应急投放渠道,包括在全国建立1600多家经营企业的数据库,以保障市场的有效供应。同时我们在全国设置了相应应急投放点。

  另外,商务部加强了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的试点工作。海南、广东、广西是农产品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农业部、财政部在海南已经会同12个北方省区建立了相应的销售渠道和配送渠道,保障南方的蔬菜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运到北方销区。

  姚坚表示,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这是保证市场稳定最主要的信心来源。

  他认为,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成本推动型,原材料成本在上升、劳工成本在上升,但是也要看到成本上升中也包含着积极的因素,特别是劳工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农民工或者一线工人的工资收入提升,进而进一步扩大消费,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是输入型价格上涨压力非常明显。基于这样一些因素,国务院各个宏观调控部门应该相互配合,把输入型价格上涨的压力缓解下去、释放出去.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经营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为市场提供更加有效、价格平稳的商品。当然,企业也有责任维护市场有效供给,特别是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国家不仅有《价格法》,还有《反垄断法》,都是维护市场稳定的法律依据,这些都需要企业遵守。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违反反垄断法,百信银行两股东中信银行、百度分别被罚50万元

2021-11-25 15:05
6928

“插座茅”公牛集团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近3亿元

2021-09-30 16:05
61516

我国将修改反垄断法等

2021-03-09 17:53
11604

第三方支付格局基本成型 牌照交易供大于求

2018-11-07 13:22
9098

天胶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大于求

2018-05-03 11:26
6351

2018年铁矿石供大于求格局难改

2018-02-09 11:04
436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