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供大于求格局未变 有信心纾缓通胀压力
【《财经》记者 王延春】商务部会保障整个流通领域货源充足,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控制通胀预期。通胀预期高涨是现实,商务部就是要保证整个流通领域通畅,保障商品、货品及时摆到货架上去。
【《财经》记者 王延春】商务部会保障整个流通领域货源充足,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控制通胀预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在新闻例会上作上述表示。
针对近日一些城市出现日用产品抢购风潮,姚坚表示,3月下旬和4月上旬,有一些城市出现了日化产品抢购风,虽然时间非常短,但是这个现象值得重视。通胀预期高涨是现实,商务部就是要保证整个流通领域通畅,保障商品、货品及时摆到货架上去。
据了解,商务部在流通领域目前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加强市场的有效监控。对36个大中城市的重要商品进行监控,对139个大型批发市场每天有动态监控,数字向社会公布,我们将通过市场监控,给公众以知情权,给流通领域提供应急响应、补充货品的方向指导。二是加强市场有效调控。根据市场监测反馈信息,及时保障市场供应。在这方面,我们有全系统流通领域的应急保供预案。另外,有商品有效储备,包括猪肉、蔬菜,同时各个省市根据本地的情况,增添了相应的储备品种。三是有应急投放渠道,包括在全国建立1600多家经营企业的数据库,以保障市场的有效供应。同时我们在全国设置了相应应急投放点。
另外,商务部加强了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的试点工作。海南、广东、广西是农产品蔬菜生产的主要产区,商务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包括农业部、财政部在海南已经会同12个北方省区建立了相应的销售渠道和配送渠道,保障南方的蔬菜低成本的、高效率的运到北方销区。
姚坚表示,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工业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这是保证市场稳定最主要的信心来源。
他认为,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成本推动型,原材料成本在上升、劳工成本在上升,但是也要看到成本上升中也包含着积极的因素,特别是劳工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对于农民工或者一线工人的工资收入提升,进而进一步扩大消费,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是输入型价格上涨压力非常明显。基于这样一些因素,国务院各个宏观调控部门应该相互配合,把输入型价格上涨的压力缓解下去、释放出去.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经营负担,让企业能够轻装上阵,为市场提供更加有效、价格平稳的商品。当然,企业也有责任维护市场有效供给,特别是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国家不仅有《价格法》,还有《反垄断法》,都是维护市场稳定的法律依据,这些都需要企业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