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天然气贸易路不平
3 月13 日,随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国有油气公司签下一纸协议,两国这一轮的能源纠纷似乎告一段落。表面上看,谈判的结果符合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的要求——介于两国能源贸易之中的两家中介公司将先后出局;乌克兰仍能以低于西欧国家甚多的价格购买今年的天然气;此次纠纷的导火线——乌方拖欠俄方公司的巨额货款,也将以退回天然气的方式偿还。
但是,真如有些媒体所说,"季莫申科胜利了"吗?包括她本人在内,还没人敢舒一口气。
乌俄两国的天然气贸易似乎存在一个潜规则——两国的国有油气公司向来不直接交易,而把巨额的中间利润"让利"给一些神秘兮兮的中介公司。乌克兰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俄方购自中亚国家(主要是土库曼斯坦)后转卖,而乌克兰也将部分天然气再转售给西欧各国。按常理,掌控着从中亚到乌克兰输气管道的俄罗斯国有油气公司Gazprom,应该自己承担这一利润丰厚的买卖,但事实是,它总是将其交由一些来历非常奇怪、甚至是没有任何能源行业经验的公司代为执行。
Gazprom 认可这些中间人存在的理由是"直接从乌克兰人那儿收回货款很难"。于是,自1994 年来,前后已有4 家公司充当了这个角色,但每家公司最后都因未能保证乌克兰的天然气货款的及时支付而被踢开,这次的RosUkrEnergo 也是一样。
几家公司的产权结构也一直扑朔迷离。根据一家致力于能源领域调查的NGO(Global Witness)2006 年的调查结果,第一家公司Respublika 的老板后来成为了乌克兰Naftogaz 公司的首任总裁,并与乌克兰前总统库奇马过从甚密;第二家公司Itera 开始与土库曼斯坦政府高层私交甚笃,几经股权置换又与俄罗斯的Gazprom 关系暧昧;第三家公司Eural Trans Gas很无厘头地由一个以色列律师和三个完全不相干的罗马尼亚人在匈牙利注册成立,背后的真正持股人却牵扯到一系列在乌克兰有利害关系的商人。第四家公司,也就是现在的RosUkrEnergo,又是一家在瑞士注册的公司。虽说它总算是"合情理"地由Gazprom持股50%,但另一半来自乌克兰的股东始终不肯公布身份。但据调查,这些幕后人士也和其前身Eural Trans Gas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神秘的中介公司以一些不为人知的资源,在乌俄两国本来就极其复杂的天然气贸易中赚了大钱。以RosUkrEnergo为例,其网站上公布的2006 年净利润达近8 亿美元。可以想象,这种中介的存在,对于买卖双方来说都是利润的损失。
因此,取消天然气贸易中介成为了季莫申科的极力要求。去年12 月她上台后,就终止了Naftogaz 对其的付款。这又直接导致了Gazprom 也拿不到钱,于是有了此次的纠纷。
可以想象,季莫申科要除掉的,是一个有着十余年历史背景、牵扯多国权力中心的既得利益集团。她能独力扳倒它吗?也许她应该找一个盟友。但谁能跟她一条战线?起码,总统尤先科不是。
这两位在三年前的"橙色革命"中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俨然已经分道扬镳。上星期Gazprom 以减少对乌供气为要挟,要求乌方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时,总统、总理两人先后发出了口径完全不同的声明。
尤先科总统催促季莫申科政府遵照自己在2 月访俄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的协议行动——支付十亿美元欠款、由Naftogaz 和Gazprom 合资成立两家新的中介公司,取代现有的RosUkrEnergo 及其与Gazprom 合资的一家负责乌国内天然气交易的子公司UkrGazEnergo。显然,尤先科不想大动干戈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准备进入下一轮中介公司循环。并且,这种新安排也很讨好地将使俄罗斯的Gazprom 在乌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得以提升。
但季莫申科随后的发出的对Naftogaz 的指示仍然强硬:价格不能超过179 美元、不要中介。她的坚持,或许有其胜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今年一月乌克兰裔大亨西蒙·莫基列维奇(Semyon Mogilevich)在莫斯科被捕。据传,这名目前在俄罗斯经营一家化妆品连锁公司、掌握一个国际犯罪团伙、同时受美国联邦调查局、国际刑警通缉的乌克兰人,便是RosUkrEnergo 幕后的大手。已在莫斯科逍遥多年的莫基列维奇为何偏偏此时落网,外界猜测与普京和下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权力交接之际利益集团的重新洗牌有关。
乌俄两国天然气纷争暂时平息,但前景不容乐观,双方的协议只维系到今年年底。谈判还未结束,季莫申科还在争取与俄罗斯达成一个三到五年的长期协议。这次她要带回一个优惠价格恐怕是难上加难,因为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经很"是时候"地在几天前与Gazprom 敲定,将于明年起对其出口的天然气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