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其他三个成员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并参加4月14日在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
金砖国家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其他三个成员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合作机制,并参加4月14日在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 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的意义何在?
李晶: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其与其他成员国已经建立的经贸合作将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正规化,为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作为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南非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高度发达和健全的金融市场,能源、机械制造和医药等领域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储备,将为其余“金砖国家”提供庞大的市场、海量的潜在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多领域特别是在粮食安全和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合作机遇。与此同时,四国也将为南非带来刺激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包括共享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增加南非的贸易额,扭转南非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近两年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
日报:“金砖国家”的经济前景以及未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李晶:“金砖国家”占世界人口的42%,2010年全球GDP的20%。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未来数年,“金砖国家”将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此外,“金砖国家”应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强化经贸合作,更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未来,“金砖国家”的发展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发布的报告表明,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5%,其中发达经济体仅增长2.5%,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将达6.5%。新兴经济体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占56%,而“金砖国家”至少占到其中的40%。
日报:对于投资者而言,“灵猫六国”(CIVETS)(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南非)是否更有吸引力?
李晶:与“金砖国家”中的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这样的大国相比,“灵猫六国”作为典型的中小型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各异,其对原材料和出口的倚重程度也较低,整体金融自由化程度更高;同时,“灵猫六国”都是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较为年轻的人口结构;这些都对投资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六国当中,印尼、土耳其因低通胀和高增长,而被看好。但公债占GDP80%的埃及在经历了大规模的政局动荡后,其经济发展有所停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
日报:随着亚洲经济的强劲增长,食品、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均对未来经济增长构成风险。摩根大通如何看待亚洲地区的通胀风险?亚洲多国货币紧缩政策是否存在导致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李晶:食品在发展中国家的CPI篮子里一般比发达国家高,通胀压力其实早在2010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就已开始影响亚洲地区经济。各国央行为抑制通胀风险纷纷开始上调利率。现在印度及印尼的利率已在6%以上,市场在6~9个月前已经开始考虑到新加息周期,以及流动性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基于食品价格爆发性上涨是由2010年多次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天灾引起,摩根大通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可能在2011年上半年见顶,下半年某些品种如糖、小麦、棕榈油的价格可能开始下降。
布伦特原油价格在北非和中东局势动荡的影响下今年上涨了30%,预期对全球一季度的GDP增长有0.5%~1%的负面影响。IMF最近把美国和日本的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与1.4%。
基于中国、印度及印尼对成品油价格的控制, 现时油价的水平对整体亚洲经济的影响还不算严重。
短期内,中国对海外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的需求,在价格大幅上涨后有回落的迹象。同时欧元区的利率上调以及市场预期英国央行或上调利率,可能在短期内让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
日报:如何评估本次日本大地震对日本、亚洲以及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在货币政策方面,如何看待日本央行的量化宽松以及G7联手干预日元?
李晶:我们预计受日本地震影响的制造业及农业占日本全国的4%和6%。二季度日本GDP可能环比倒退,三季度增幅下降,从四季度起,日本公共设施的重建可能使得经济步伐加快。摩根大通预计日本2011年GDP增长或从1.7%下降至0.9%,2012年GDP增长从1.8%上调至2.8%。我们预计日元自3月中旬的弱势可能不会长期维持,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与日本企业撤回资金,股市可能短期内出现回调,以及美元中长期表现可能较弱。
日报:欧洲央行在4月已经加息,英国央行也正面临巨大的加息压力,而美联储已开始对退出政策进行广泛讨论。欧美逐渐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将对全球经济和亚洲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晶:发达国家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将会减少发展中国家受外来游资冲击的压力,同时缓解世界经济体一方在刺激经济增长,而另一方在抗通胀的两极化情形。欧美国家停止量化宽松,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帮助新兴经济体抑制通胀风险。4月7日﹐欧洲央行自2008年以来首次加息,从1%提升到1.25%,但这个水平其实还是比较宽松。同时,欧元债务危机尚未解决﹐欧洲央行加息过多会加重PIGS的负担。
日报:除了印度外,亚洲多数国家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将对亚洲经济带来怎样的挑战?未来几年内,印度的经济增速是否将赶超中国?
李晶: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在日本最为明显。此次核泄漏危机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一个老龄化社会面对灾难时的难度的报道。它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在社保和医疗方面。经济增速并不只是由人口劳动力占比来推断,同时仅仅用经济增长的速度来比较两个国家并没多大意义,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新兴市场资金外流的局面已经改变
日报:今年以来,截至3月23日,从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赎回的资金总额累计已超过260亿美元。如何看待今年以来国际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到发达市场的局面?这一趋势是否将延续?
李晶:2011年一季度,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新兴市场的通胀预期,导致前三个月资金持续流出新兴市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各类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出近245亿美元,仅低于2008年三季度的256亿美元净流出。对中国而言,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中东局势动荡、欧债危机再起、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等突发事件,在一季度影响到了A股和H股市场的表现。
最近两周,全球不确定因素逐渐消失,市场情绪开始好转。4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上调欧元区主导利率由现行的1%提高到1.25%, 结束了2年半来的低利率政策。随着欧洲宽松货币政策开始退出,新兴市场经济依然强劲,新兴市场很多股票的估价相对便宜,3月末、4月初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近四周流入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平均净额自去年12月以来第一次超过发达市场。4月4日~8日各类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入57亿美元,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周净流入。这表明资金外流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