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安:滞胀心理学
当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世人很容易联想到历史上的通胀场景,不过如果仅仅是油价单独上涨,那么现在还是有办法应对这种价格冲击的。一旦家庭上述担心开始形成,并且普遍化,那就意味着在预期未来通胀的同时,也在预期未来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和失业率上升,也意味着家庭在退出政策开始实施时就开始形成了滞胀预期。
周业安
当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上涨的时候,世人很容易联想到历史上的通胀场景,不过如果仅仅是油价单独上涨,那么现在还是有办法应对这种价格冲击的。难就难在除了油价之外,我们还看到其他许多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也在上涨,这也就是大家所担心的普遍的物价上涨,即通胀。通胀完全是石油价格冲击所致吗?至少这次显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两三年前,世界各国和地区政府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下可能的经济衰退,纷纷采取了扩张型货币政策。这印钞机一旦开动,并且是全球性的开动,通胀当然也就为时不远了。诺奖得主弗里德曼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胀本质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钱印多了,必然通胀。
这么说来,本次通胀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形成预期了。世人焦急地等待着的,只不过是这一预期的实现而已。既然通胀早有预期,是迟早的事情,那么对于扩张型政策的退出,以及紧缩型政策的出台,也该是早有心理预期。时间不是重点,重点是早知扩张型政策会退出。那样,面临央行如今一系列的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应会很淡定。再进一步看,如果早就预期到扩张型政策会退出,那么除非我们撞大运,正巧赶上退出时经济复苏,退出后通胀很快得以解决,于是整个宏观经济都处在良好的轨道当中。可这毕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当政府开始考虑退出扩张型政策时,总会顾及退出的后果,即原本可能衰退的经济是否会因为退出而真的衰退?或者原本就已衰退的经济是否因退出而复苏无望?这种担忧会导致退出决策的拖延,从而使得退出的时机变得无法把握。
什么时候政府会选择退出?当然是不得不退的时候。而这个时点,恰恰是通胀可能开始要大踏步往前走的时候。结果,当政府真的开始退出,此时的通胀已形成一种趋势。紧缩型的货币政策会降低流通中的货币量,却无法降低人们心中的通胀预期。家庭的通胀预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众多国家和地区已让各自的印钞机印刷了太多货币,这些货币在经济系统中流通,只能缓慢地被抽走。而考虑到现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缓慢,这种抽货币的过程也是小心翼翼,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货币还在泛滥着。二是当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开始提高利率的时候,意味着资金成本在上升,加上原先通胀所带来的其他成本因素增加,迫使企业不得不设法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家庭不但不会因紧缩政策而削弱未来的通胀预期,恰恰相反,家庭可能会加剧未来通胀的忧虑。
更严重的是,家庭在央行普遍采取紧缩政策的时候,又会产生一种新的担心,那就是,如果各种成本都上升了,担心企业因此会普遍提高产品价格。比如现在超市里的方便面、饼干等都开始提价了,于是希望自己的收入能够应对这种生活费用的上升,而这就意味着人工成本上升。连锁反应是,企业的要素成本持续上涨,除非企业能够向下游转嫁成本负担,否则企业要么无法支撑这种成本上升而关门,要么降低产量。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反过来又会伤害到家庭消费。如果产品提价成功,则家庭生活费用将更高,进而又进一步产生提高收入的要求,如此循环,变成了物价、工资的螺旋式上升。如果是企业减产或者关门,那么意味着宏观上总产出会下降,从而经济增长变缓,相应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会下降,进而失业率上升。
一旦家庭上述担心开始形成,并且普遍化,那就意味着在预期未来通胀的同时,也在预期未来的经济增长率放缓和失业率上升,也意味着家庭在退出政策开始实施时就开始形成了滞胀预期。这恐怕才是当下宏观经济的重大隐患。按休斯等人在《美国经济史》一书中所给出的数据,美国1976年时的失业率是5.8%,到1980年是13.5%,而同期的通胀率,1975年是8.5%,中间略有波动,但到了1980年还是7.2%,这段时期的CPI平均达到了8.8%。这是典型的滞胀。而带领美国走出滞胀困境的经济政策,究竟是货币主义的政策获胜还是里根的供给学派的想法获胜,直到今天还存在争议。就经济史的视角而言,比如休斯等人的著作,都无一例外给出了一些关键的共同信息,而这些信息似乎被许多宏观经济学家所忽略了,大家都纠结于需求管理、货币规则,抑或减税等问题,而真正对走出滞胀做出贡献的,很可能是家庭和企业预期的变化!也就是说,很可能是央行和政府相关部门把握了预期的有效管理,才使得宏观经济走出了滞胀。而史料也反映出,当时美联储和相关部门的确在着手重点管理家庭和企业的预期。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线索,值得细细思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