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通胀低利率的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低利率并不能有效的阻止热钱的流入,按照央行官方的说法,过高利率容易吸引热钱,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威胁。
中国贸易金融网讯 中国人民银行5日晚间宣布,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认为,即使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相对于2010年四季度至2011年3月份的CPI增长幅度,依旧符合高通胀低利率的经济特征。虽然央行强调我国的利率水平很安全,可是经济规律是无法改变的,过低利率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经济波动。
白朋鸣指出,首先,高通胀低利率必然引起经济滞涨,高通胀促使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社会购买力下降、企业PPI上升、企业库存上升,从而引起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国内经济相关指数已经反映出此类问题:居民消费意愿降至12年最低,上市公司库存率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更高。虽然提高利率也不能有效的解决滞涨,但是毋庸置疑这一现象是由于在高通胀时期实行过低利率引起的。
其次,高通胀低利率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高通胀意味着货币贬值,而我国又属于储蓄型社会,居民财富的缩水会造成“国富民困”,甚至当老百姓的钱贬值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国困民困”的局面。高储蓄型社会事实上已经给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经济发展平台,但政府反过来还要通过贬值老百姓的钱来维持社会经济稳定违背了经济学常理。
再次,低利率并不能有效的阻止热钱的流入,按照央行官方的说法,过高利率容易吸引热钱,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威胁。事实上从2005年至今,流入国内的热钱数不甚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25%才是吸引境外热钱的主要原因,过高利率固然会吸引热钱,但是中国的利率依然属于正常范围内,谈不上高利率。
白朋鸣指出,中国需要时间来完成经济“软着陆”,但维持低利率并不能让国内经济明显好转,事实上施行高利率虽然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会有效的遏制通胀,也将改善老百姓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