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发: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物流金融快速跟进
一、资金流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运行这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中,一些子系统很重要,比如:
--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业
--流通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GDP中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等等
历来流通有大流通与小流通之分。大流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总和。1994年我在《人民日报》发表“流通三论”时讲过一段话:“我这里讲的流通,不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而是作为商流(商品价值的流通)、物流(商品实行形态的流通)、信息流(商品经济行为的流通)、资金流(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来研究的。它也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
小流通--指内外贸,批发与零售。在商品流通中没有资金流是不可思议的。马克思讲过:“对商品流通来说,有两样东西始终是必要的:投入流通的商品和投入流通的货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W(商品)与G(货币)这两个从值形态的转化过程。W-G的实现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跃”,如果“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将不是商品自身,而是商品生产者和所有者本人。投入流通的货币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入流通的商品能否全部实现,流通资金运转的好坏是社会总资金循环和周转好坏的一个必要条件。比如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4万亿元,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11.4万亿元,进出口贸易为1.15万亿美元。没有大量的资金流作支撑,国民经济无法运转。
在商品流通中,资金流的运动形式主要为两类,一是现金货币形式,二是非现金货币形式。非现金货币形式有支票、商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等。目前,资金流正从现金货币向非现金货币发展。
在商品经济中,四流分离是流通合理化分工的需要,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实现着不同的功能。但商流、物流、信息与资金流在某种条件下又可以合一,我这里讲的合一,不是变成一个东西,而是在运动中一体化运作。比如电子商务,在网上可以同步实现信息流、商流与资金流,而与网上购物配套的必然有银行支付系统与物流企业的运作系统。又如配送中心、物流园区,可以实现四流一体化运作,就像过去我们买汽车,办手续很麻烦,现在汽车市场可以实现购车、支付、上保险、取牌照一体化运作一样。但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在商品流通中,到处都可以实现四流合一,这是不可能的。
在全世界的物流发展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传统物流、配送物流、综合物流与供应链物流。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后不存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存在的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所以最近我讲,要关注链状经济,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等等。链状经济是另一形态的经济实体。在供应链中以一个企业或一类产品为核心,把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等结成战略联盟。它们以核心业务为轴心,以资金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
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发育中,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发育滞后是明摆着的现实,这也反了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二、物流金融的起步与发展
(一)什么是物流金融?我个人认为是指物流业与金融业的结合,是指金融资本与物流商业资本的结合,是物流业金融的表现形式,是金融业的一个新的业务领域。物流金融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意义上去理解,第一,物流业的发展要金融作支撑。以2004年为例,全社会物流总费用或叫总成本是2.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运输费用为16558亿,保管费用为8467亿,管理费用为4089亿。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为7283亿,其中交通运输6039亿,仓储投资343亿,批发业固定资产投资830亿,配送、加工、包装业用固定资产投资34亿,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37亿。这么大的资金量靠的是银行。第二,金融业介入物流企业业务运作。一是贷款,二是仓单质押,三是保险。第三,加快资金周转率。在中国,库存商品过多与资金周转率过低是两大难题,使企业大量占用银行资本,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资产而不能自拔。现代物流产业本身是代表了一种先进生产力,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物流金融不仅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也是金融业开辟的一个新的领域,金融业与物流业的结合,是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形式,抓住了资金流的关键之一。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4年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率为2.1次。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50家全国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流动资产年周转率为2.6次,库存商品周转期为28天。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4年的抽样调查,制造企业产成品存货占销售量的20%。企业的平均订货周期为20天。在组织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入库到投入生产平均超过15天,最高的要达两个月。
这些指标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相差很大。
(二)围绕物流业三大资本的运作
国际资本分为三大资本,即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这三大资本按市场供需决定流向,以取得平均利润率。国际FDI和FII如下表:
从2002年开始,中国是通过直接投资流入国际资本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流入中国最多的是产业资本,全球40万家企业在中国开办了50万家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制造业,这反映了全球产业的重新分工,中国主要得益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与劳动力的低成本,由于加入WTO承诺中,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开放的限制,金融资本与商业资本进入晚一点,规模小一点,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银行、保险业以及商业、物流业成了新的投资热点。
物流是先进生产力,物流业是朝阳产业,目前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共有八个领域:
①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
②港口物流与货代业
③国际邮航业
④物流软件及咨询业
⑤物流培训业
⑥物流装备业
⑦物流投资与物流地产业
⑧物流展览业
需求决定一切,中国物流市场很大,200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达2.9万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数目还将增大。一些跨国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后营业额年均增长一般都超过50%。
国外资本如此,国内资本也是如此,目前形成了国有与国有控股物流企业、外资与中外合资物流企业以及民营物流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大资本进入物流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只能随着潮流走,只能引导,让物流资本流动更合理,更健康。
(三)物流金融的风险防范
金融资本进入物流是一种趋势,但有风险,风险主要来于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比如仓单质押,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同样存在欺诈。
第二,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之间、银行与保险业之间缺乏协调与配套。
第三,中国物流企业虽发展很快,但很不规范,没有资质。
有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怎么办?我认为要先易后难,能办的先办。
第一,5月份,国家质检总局与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物流企业分类标准与评估指标”的国家标准,这对银行、保险企业同样是一件大好事。
第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国务院市场整顿办汇报,准备起草物流企业信用体系规范。
第三,银行应完善仓单质押运作机制与管理规范。
第四,要严厉打击物流金融中的任何犯罪与违法行为。
我希望银行、保险公司要十分关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物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