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追求更有内涵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抵实行过四种货币政策: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如果将改革重组比作长征,对于光大集团来说,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的上市,那只是十万里、百万里、千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路程更长,更艰巨。我们最终目的是把光大集团办好,实现光大集团的“更有内涵的发展”,将光大打造成百年老店。
中国金融2011年第6期封面图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您一直关注国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首先请您谈谈今年的“两会”上您提交提案的情况。
唐双宁:我今年提交的提案是《关于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从三十年的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情况看,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从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经济运行情况观察,中国经济是一个“波浪式经济”。20世纪90年代前,这种“波浪式经济”是内生型的,大致发生过四次波动,分别是在1978年、1982年、1988年和1991年。上述几次“波浪”总体上因为经济处于转型期,计划经济的惯性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尚在磨合中,再加上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属于“内生型”。
此后,中国的“波浪式经济”大抵由“内生型”转为“外部输入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受其影响(当然也有1993年调整的惯性因素),我国GDP增长出现了又一个波谷。为此,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那时起GDP增幅持续回升,直至2007年出现了新的波峰。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GDP增幅又下滑到8.7%。这种“波浪式经济”其实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抵实行过四种货币政策: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从我国实行央行体制以来,大体上有11年实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3年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3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历史表明,松后必紧,紧后必松;小松小紧,小紧小松;大松大紧,大紧大松,“波浪式”嘛。为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我在提案里建议:第一,“稳健”、“适度从紧”两种模式应为货币政策的常态选择。第二,慎用“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三,中国不可采用“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除非万不得已)。第四,建议在货币政策决策上,实行“稳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提出,中央政府决定;实行“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中央政府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实行“宽松”(积极)的货币政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我想多说一句的是,“波浪式运动规律”是哲学原理在经济运行中的具体体现,我们主观能做的是力求把波浪的频率降低、波幅降低,使经济尽可能平稳运行。
记者:光大集团在短短的三年里,就实现了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相继成功上市,请您介绍一下光大集团改革的近况,谈一谈您在改革过程中的心得。
唐双宁:2007年8月,按照国务院要求,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正式启动。为了落实改革重组方案,我们确定了抓主要矛盾、抓历史机遇、抓重点企业、抓内部管理的原则,带动集团整体向前发展。截至2010年底,光大集团资产总额达到了1.6万亿元,是改革重组之初的2.5倍,集团合计实现税前利润220亿元,其中光大证券总资产达到600亿元,实现净利润22亿元;光大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5万亿元,全年实现税后净利润127亿元;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完成了增资扩股及股权变更,转为光大集团控股的中资保险公司,这是保险业的第一例;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实业企业和在港企业也都继续稳健发展,资产规模和盈利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回顾光大改革重组三年多来的工作,我感触颇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平衡与度。“运动”、“平衡”、“度”,我认为是哲学的三个重要概念,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光大也如此。对于光大的问题,我体会要用中药调理,心态急不得等不得,步子快不得慢不得,力度大不得小不得。要循序渐进,平衡好各方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把握好一个“度”,也就是一个临界点。这样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真就是“等死”或“找死”。
二是明了全局。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微观事情,还要把握好宏观全局。比如我们对光大银行上市的把握,也是看清了资本市场全局的形势,才能在前后左右的夹击下,在时间夹缝中实现上市。如果当时不认清这个全局,早也不行,晚也不行,快也不行,慢也不行,可能现在还上不了市。
三是动静结合。还是说银行上市的事,在上市前,面对众多媒体的询问,我们一直守口如瓶,外界根本搞不清,这就是静。但事情一旦定下来,我们立刻行动,在短短的十几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工作,被外界称之为“闪电上市”,这就是动静结合。
四是抓主要矛盾。从光大整体来看,改革重组是主要矛盾;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光大银行作为集团最主要的企业是主要矛盾;光大银行上市后,银行、集团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已经上升为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从长远上看,要将光大打造成百年老店,这是我们发展的大方向,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
五是抓企业文化。对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我关注了多年。一方面,中国金融业不断进步,金融法律法规也不断出台;另一方面,却是严重的金融风险,大量的金融案件,不停的金融犯罪。这些问题说到底,我认为还是要把制度、体制建设同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抓法制、抓制度固然重要,但还要同时抓企业文化、抓德治,把外部约束和内部自觉行动结合起来,这才能治心,从内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到光大三年来,深感光大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文化。解决光大问题的切入点靠文化。目前光大的进步从表面上看改变的是数字,本质上讲改变的是文化。
记者:刚才您谈到光大集团要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我们也注意到您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追求“更有内涵的发展”。光大集团围绕“更有内涵的发展”做了哪些规划和部署。
唐双宁:我们在看到光大总体形势向好的同时,更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为了实现更好、更快、更持续地发展,我提出了要以银行上市为新起点,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的转型,目的是对光大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理论性提升,并对未来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统一思想。
“更有内涵的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光大银行为例,就是要实现更有效益、更有安全保障、更有后劲、更有创新能力、更有前瞻性、更有凝聚力、更协调、更有品位、更有社会责任的发展。
我们认为,要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自我评价上要处理好成绩、不足和前景的关系,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不足,还要看到美好前景,既不盲目乐观又能信心十足。第二,在发展模式上处理好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速度、效益、质量是一个辩证的“三角形关系”,效益是目的,速度是手段,质量是保障。第三,在发展方向上处理好做好、做强、做大的关系。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都要做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还要逐步做大。第四,在客户问题上处理好“大中小”的关系。在巩固大客户的基础上,提高中小客户占比,提高零售客户占比。第五,在网点的布局上把握好三种类型的关系,或提高,或延伸,或填补。第六,在业务结构上要处理好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关系。第七,在管理方式上处理好体制、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银行管理要以体制为基石,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动力,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第八,在工作部署上处理好战略、战役、战术的关系。我们有一个“一年奋力起步,三年改变面貌,五年形成自身特色,十年勇争同业前列”的发展战略;我们有具体的战役——三大战役、四大战场(三大战役是指光大重组方案出台、注资到位和公开上市,四大战场是指光大金融企业重组、光大实业重组、光大金融控股集团重组和光大香港公司的重组);我们还有具体的战术——比如处置不良贷款、发债等就是战术,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第九,在发展目标上处理好硬实力、软实力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硬实力就是我们讲的外延,软实力是内涵。社会责任是指我们每个企业都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十,要定位好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的关系。
为了落实“更有内涵的发展”,我们确定了十大抓手——推动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建立资本节约型的内部管理资源配置机制,推行模式化经营,积极发展基础客户群,完善内部考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建立良好的行风与健康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深化阳光服务,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如果将改革重组比作长征,对于光大集团来说,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的上市,那只是十万里、百万里、千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路程更长,更艰巨。指标的改善、形象的转变、员工心气儿的提升都需要进一步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最终目的是把光大集团办好,实现光大集团的“更有内涵的发展”,将光大打造成百年老店。
记者:刚才您谈到光大集团要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我们也注意到您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追求“更有内涵的发展”。光大集团围绕“更有内涵的发展”做了哪些规划和部署。
唐双宁:我们在看到光大总体形势向好的同时,更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为了实现更好、更快、更持续地发展,我提出了要以银行上市为新起点,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的转型,目的是对光大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理论性提升,并对未来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统一思想。
“更有内涵的发展”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光大银行为例,就是要实现更有效益、更有安全保障、更有后劲、更有创新能力、更有前瞻性、更有凝聚力、更协调、更有品位、更有社会责任的发展。
我们认为,要实现“更有内涵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自我评价上要处理好成绩、不足和前景的关系,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不足,还要看到美好前景,既不盲目乐观又能信心十足。第二,在发展模式上处理好速度、效益和质量的关系。速度、效益、质量是一个辩证的“三角形关系”,效益是目的,速度是手段,质量是保障。第三,在发展方向上处理好做好、做强、做大的关系。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都要做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还要逐步做大。第四,在客户问题上处理好“大中小”的关系。在巩固大客户的基础上,提高中小客户占比,提高零售客户占比。第五,在网点的布局上把握好三种类型的关系,或提高,或延伸,或填补。第六,在业务结构上要处理好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关系。第七,在管理方式上处理好体制、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银行管理要以体制为基石,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动力,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第八,在工作部署上处理好战略、战役、战术的关系。我们有一个“一年奋力起步,三年改变面貌,五年形成自身特色,十年勇争同业前列”的发展战略;我们有具体的战役——三大战役、四大战场(三大战役是指光大重组方案出台、注资到位和公开上市,四大战场是指光大金融企业重组、光大实业重组、光大金融控股集团重组和光大香港公司的重组);我们还有具体的战术——比如处置不良贷款、发债等就是战术,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第九,在发展目标上处理好硬实力、软实力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硬实力就是我们讲的外延,软实力是内涵。社会责任是指我们每个企业都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全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十,要定位好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的关系。
为了落实“更有内涵的发展”,我们确定了十大抓手——推动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建立资本节约型的内部管理资源配置机制,推行模式化经营,积极发展基础客户群,完善内部考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建立良好的行风与健康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深化阳光服务,加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如果将改革重组比作长征,对于光大集团来说,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的上市,那只是十万里、百万里、千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路程更长,更艰巨。指标的改善、形象的转变、员工心气儿的提升都需要进一步巩固,企业文化建设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最终目的是把光大集团办好,实现光大集团的“更有内涵的发展”,将光大打造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