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收购方确定为交银国际信托

曾雯璐 | 2011-03-14 17:43 884

  上海证券寻求收购之路走了很久。  “绯闻”对象走马观花地换。上海证券接触过的收购意向方有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平安证券等。&ldquo

  上海证券寻求收购之路走了很久。

  “绯闻”对象走马观花地换。上海证券接触过的收购意向方有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平安证券等。“绯闻”不少,但一直没有开花结果。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交通银行国际信托公司将入主上海证券,成为其控股股东,消息最快两个月之内会出公告。这一消息得到了上海证券内部人士的确认。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证券的股东有两家,分别是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际信托。上海国际集团同时也是国泰君安的控股股东,为了达到证监会“一参一控”的标准,为保住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只能选择让出上海证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一旦大股东的僵绳解开,上海证券上市无疑将加速马里。

  “新东家”交银国际信托

  上海证券的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控股和参股的券商共有6家,分别是国泰君安、上海证券、海际大和、申银万国、中银国际和爱建证券。根据证监会“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上海国际集团需进行整合。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上海国际集团“一参一控”的方案敲定为:控股国泰君安,参股上海证券,其余券商悉数出手。于是,上海证券开始了寻找战略投资者的历程。

  国泰君安、平安证券、东方证券都先后进入候选名单,后皆因各种原因没有谈判成功。

  平安证券曾参加过收购上海证券的谈判,但最后还是未能接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海证券和上海市政府还是比较倾向寻找本地资源。对上海市政府来说,辖区有一家券商就是金融资源,从盘活资金、财税收入、本地企业融资等角度考虑,都不会撒手给外地券商。”

  而对平安证券来说,大的收获也仅是增加营业网点,其他业务协同效应有限。

  而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同属上海国际集团,如果由国泰君安来收购上海证券,上海证券将成为上海国际集团的三级企业,不仅股东没有改变,也没有实现资产的增值。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上海证券是很好的一个壳资源,上海国际集团肯定希望卖一个好价钱,而不是内部解决。”

  东方证券则因为价格问题谈判失败,而且同为上海本地券商,收购后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这一次,收购意向方是交银国际信托,合作成功概率很大。据上海证券人士透露,“不出意外两个月内就会出公告。”

  交银国际信托是交通银行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注册资本人民币12亿元,交通银行持股85%。上述上海证券人士告诉记者:“上海证券还是倾向于选择在上海的央企,交银国际信托两个条件都符合,所以是很合适的对象。”

  整体实力下滑,收购或带来利好

  在上海,上海证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海”冠名的券商仅此一家,商誉宝贵。

  但从上海证券近几年来业绩以及行业排名情况看,其整体实力呈下滑势态。

  从净资本这一关键指标看,上海证券在行业的排名连连下降。2002年上海证券净资本13.02亿,在所有券商中排名16位。至2007年大牛市,上海证券净资本达27.31亿,但排名下降到24位。2008年净资本缩水至21.55亿,排名降至34位,2009年28.69亿元,排位33位。2010年净资本28.6亿,下降0.31%,2010年的排位情况尚未公布。

  面对上海滩充分的竞争,上海证券的本地优势无法充分施展。

  作上海证券传统优势的经纪业务出现了下滑迹象。上海证券目前拥有营业网点共计52家,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重庆等发达区域。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海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008年8.5Y亿,排29位;2009年12.63亿元,排36位。根据上海证券的年报,2010年这一业务净收入9.11亿元,同比下降了27.9%。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不少券商已经将手续费降至0.05%,而上海证券的手续费仍竟高达0.1%-0.16%。上海证券一位营业部人士回应:“确实流失了不少客户,但这个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我们通过加强咨询服务的方式来改善,但是咨询服务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投行业务亦不是上海证券的强项。上海证券将保荐承销业务剥离给了其下属的合资子公司海际大和,但是3年来后者没有做一单IPO项目。

  资产管理业务则是上海证券的短板。目前,上海证券理财产品包括理财2号和理财1号展期。其中,理财1号产品3年内让投资人亏损了近50%。

  交银国际信托收购上海证券,上海证券的产品销售渠道得以扩展,销售成本降低,对上海证券是利好。而交通银行也缺证券这一块牌照,收购上海证券也符合其财富管理的战略。

  “上海证券业绩上不去,体制也是很大的一个因素。股东多元化也许可以有所改善。”上海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

  上市更近了一步

  “上市是上海证券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如是说。

  目前上海证券已实现连续三年盈利,但是上市之路还有点遥远,最大的障碍有两个。

  一个障碍是证监会对券商上市设定的“一参一控”标准,若交行国际信托入主,这一障碍将不复存在。

  另一个障碍是股东单一。上海证券的股东只有两个,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际信托,分别持股66.67%和33.33%。其中,上海国际集团还是上海国际信托的控股母公司。“要想上市,只有两个股东是不可能实现的,股东必须多元化。”上述上海券商人士表示。

  这次交银国际信托对上海证券的收购,无疑将上海证券在上市的进程中推进了一把。至于未来会以何种方式上市,有券商分析师预测:“借壳上市是一种可能。也不排除交银国际信托收购了上海证券之后,再直接给上海证券一个好壳,或者在收购的时候就多出一点买壳的钱。”

  上海证券寻求收购之路走了很久。

  “绯闻”对象走马观花地换。上海证券接触过的收购意向方有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平安证券等。“绯闻”不少,但一直没有开花结果。

  近日,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交通银行国际信托公司将入主上海证券,成为其控股股东,消息最快两个月之内会出公告。这一消息得到了上海证券内部人士的确认。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证券的股东有两家,分别是上海国际集团和上海国际信托。上海国际集团同时也是国泰君安的控股股东,为了达到证监会“一参一控”的标准,为保住国泰君安,上海国际集团只能选择让出上海证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一旦大股东的僵绳解开,上海证券上市无疑将加速马里。

  “新东家”交银国际信托

  上海证券的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目前控股和参股的券商共有6家,分别是国泰君安、上海证券、海际大和、申银万国、中银国际和爱建证券。根据证监会“一参一控”的政策要求,上海国际集团需进行整合。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上海国际集团“一参一控”的方案敲定为:控股国泰君安,参股上海证券,其余券商悉数出手。于是,上海证券开始了寻找战略投资者的历程。

  国泰君安、平安证券、东方证券都先后进入候选名单,后皆因各种原因没有谈判成功。

  平安证券曾参加过收购上海证券的谈判,但最后还是未能接盘。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海证券和上海市政府还是比较倾向寻找本地资源。对上海市政府来说,辖区有一家券商就是金融资源,从盘活资金、财税收入、本地企业融资等角度考虑,都不会撒手给外地券商。”

  而对平安证券来说,大的收获也仅是增加营业网点,其他业务协同效应有限。

  而国泰君安和上海证券同属上海国际集团,如果由国泰君安来收购上海证券,上海证券将成为上海国际集团的三级企业,不仅股东没有改变,也没有实现资产的增值。上海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上海证券是很好的一个壳资源,上海国际集团肯定希望卖一个好价钱,而不是内部解决。”

  东方证券则因为价格问题谈判失败,而且同为上海本地券商,收购后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这一次,收购意向方是交银国际信托,合作成功概率很大。据上海证券人士透露,“不出意外两个月内就会出公告。”

  交银国际信托是交通银行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之一,注册资本人民币12亿元,交通银行持股85%。上述上海证券人士告诉记者:“上海证券还是倾向于选择在上海的央企,交银国际信托两个条件都符合,所以是很合适的对象。”

  整体实力下滑,收购或带来利好

  在上海,上海证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上海”冠名的券商仅此一家,商誉宝贵。

  但从上海证券近几年来业绩以及行业排名情况看,其整体实力呈下滑势态。

  从净资本这一关键指标看,上海证券在行业的排名连连下降。2002年上海证券净资本13.02亿,在所有券商中排名16位。至2007年大牛市,上海证券净资本达27.31亿,但排名下降到24位。2008年净资本缩水至21.55亿,排名降至34位,2009年28.69亿元,排位33位。2010年净资本28.6亿,下降0.31%,2010年的排位情况尚未公布。

  面对上海滩充分的竞争,上海证券的本地优势无法充分施展。

  作上海证券传统优势的经纪业务出现了下滑迹象。上海证券目前拥有营业网点共计52家,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重庆等发达区域。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海证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2008年8.5Y亿,排29位;2009年12.63亿元,排36位。根据上海证券的年报,2010年这一业务净收入9.11亿元,同比下降了27.9%。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不少券商已经将手续费降至0.05%,而上海证券的手续费仍竟高达0.1%-0.16%。上海证券一位营业部人士回应:“确实流失了不少客户,但这个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我们通过加强咨询服务的方式来改善,但是咨询服务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投行业务亦不是上海证券的强项。上海证券将保荐承销业务剥离给了其下属的合资子公司海际大和,但是3年来后者没有做一单IPO项目。

  资产管理业务则是上海证券的短板。目前,上海证券理财产品包括理财2号和理财1号展期。其中,理财1号产品3年内让投资人亏损了近50%。

  交银国际信托收购上海证券,上海证券的产品销售渠道得以扩展,销售成本降低,对上海证券是利好。而交通银行也缺证券这一块牌照,收购上海证券也符合其财富管理的战略。

0
标签: 证券 上海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