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中卿解读“十二五”规划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与和讯网的联合访谈中表示,“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增加了新亮点,部分指标也可以更积极一些。尹中卿代表认为,总的来讲“十二五”规划比“十一五”规划有很大的进展,但“十二五”规划的指标中,有些还可以制定的更积极。
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3日讯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与和讯网的联合访谈中表示,“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增加了新亮点,部分指标也可以更积极一些。
尹中卿代表认为,“十二五”规划增加了很多新亮点。第一,“十二五”规划适应了新的形势需要。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中国GDP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已完成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的目标。
第二,“十二五”规划的指标比“十一五”增加了5个。增加的指标将原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合并为经济发展,这样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新的追求,特别是“十二五”规划把科技教育作为单独的一大类进行规划,提出了初中义务教育的普及率、高中入学率,同时重申R&D(研究开发实验)费用、每万人专利拥有量等,这些都适应了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
第三,“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对节能减排指标进行了较大补充。除了保证原来每万元GDP能耗指标之外,增加了包括氨氮、氮氧化物在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缓解我国大气、水资源的严重污染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四,“十二五”规划强化了民生的指标。这次“十二五”规划把人均寿命预期也列入其中,还包括五年期间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并且作为一个硬性的指标。
尹中卿代表认为,总的来讲“十二五”规划比“十一五”规划有很大的进展,但“十二五”规划的指标中,有些还可以制定的更积极。
第一个,GDP增长目标定为7%,比“十一五”规划的7.5%低了一点。这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也都规划为7%。但如果GDP实际超出很多,而城乡居民收入还是按7%做为目标,因此这一指标的制定还可以更加积极。
第二、R&D(研究开发实验)费用,“十一五”规划提出是1.3%—2.0%,但执行五年,结果实际上只达到了1.8%,提高了0.5%,没有完成任务。现在我们提出创新型国家,“十二五”划也提出要达到1.8%—2.2%,这个数字也可以更加积极。尹中卿代表认为,R&D应该有比较大的增长。特别是要在以国家主导下,通过十六个重大专项,增加科技投入,动员社会资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正式借鉴产学研相结合的体系才能够适应我国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也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十一五”规划提出目标是新增就业4500万,但实际五年期间我国完成了5771万新增就业人数,平均每年1140万,但现在“十二五”规划还是提出五年新增4500万。现在我们提出要实行就业优先政策,但在指标上似乎并没有体现出这一政策,仍然等于和“十一五”一样的指标,低于“十一五”实际完成的指标。尹中卿代表建议尽快用调查失业率法统计失业率,希望新增就业人口政策能够更加积极。
第四,保障性住房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建设4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但资金从什么地方来是个很大的问题,尹中卿代表认为,保障性住房指标的完成还需要采取更多措施。(赵洋)
代表委员小资料
尹中卿,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中共党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2008年12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