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不应低估利率市场化的程度

2011-03-08 10:09 505

  编者按  过去两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质却是“极度宽松”。由此诱发十二五开局的诸多难题。管住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是2

  编者按

  过去两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质却是“极度宽松”。由此诱发十二五开局的诸多难题。管住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是2011年货币政策基本取向。央行将其定义为“稳健”货币政策。但定性“修辞”变化,常常掩盖定量的确切含义。不管如何,过去宽松时代已经不再了。

  我们将其定义为“货币新政”。

  但,政策惯性将衍生许多新的难题。小企业本未受宽松政策恩泽,今又先遭货币紧缩之苦,何其难?如何不被误伤?由于受制美元本位,国内货币政策多受外部掣肘,两年前,人民币开启国际化征程。如何完善细节,正待讨论。而如今,改换货币新思维,新目标和新工具又如何合理运用呢?

  两会伊始,人大代表各有建言,多有智慧火花。 (李振华)

  国内生产总值(GDP)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CPI) 4%左右,广义货币增长目标定为16%,那么当前的货币政策到底是“稳健”还是“紧缩”?

  3月7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原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2011年货币政策的诸多难题。

  在吴晓灵看来,若从宏观经济需求出发,16%的M2目标是稳健的;且尽管央行目前并未设立具体的信贷增长目标,但在稳健政策之下,信贷从紧可预期。“今年我们的信贷底限是不要超过7.5万亿,相对应的GDP增长目标为8%,应该问题不大。”

  对于2011年何为最优货币政策组合拳,吴晓灵表示,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存在上调空间,在目前背景下,“多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是可以的。但不意味着不用利率工具。”

  吴晓灵认为,央行近来推出“社会融资规模”是作为监测目标,而非调控目标。因此,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不会被社会融资规模取代的。

  存款准备金仍有上调空间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给定的全年物价控制目标为4%,相较于前几年3%的容忍度有所提高,提高的背后则是愈演愈烈的通胀局面。

  2011年1月,CPI已高达4.9%,面对持续十几个月的负利率状况,吴晓灵表示,“用利率工具抑制通胀是国际通行做法,在抑制通胀过程中,要克服负利率状况,尤其是贷款负利率。”

  在吴晓灵看来,资金是重要要素,如果资金的价格长期是负利率,就会降低配置的效率,而资金价格的体现最主要还是贷款利率,故而要解决负利率问题,首先要解决贷款利率的问题。

  2010年10月以来,经过几次利率调整,目前贷款基准利率为6.06%,而1月份PPI增幅已高达9.68%(去年12月份为9.6%),基准利率和物价指数相比是负利率。

  目前的贷款利率政策是“控制下限,不是上限”,因此,在吴晓灵看来,即便央行不调整基准利率,但如果可以很好的管理银行间流动性,在银行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就会上升,使商业银行目前的议价能力得以提高。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存款负利率状况,吴晓灵此前曾提出过,在通胀严重情况下,应该推出定额保值储蓄。

  不过,她坦言上述意见可能会产生争议,全面的保值储蓄确实不太可能。“国有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造后,让股东来承担利息补贴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低收入人群、小额存款所有者,如果国家能给一点补偿,则是可行的。”

  对于到底是多采用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利率工具的争议,吴晓灵坚持此前的判断,即当前主要经济体的全球化已使得央行在货币主动性上受到制约。因此,如果用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同样可以逼高市场利率,达到加息的作用。

  “所以当前多用存款准备金工具是可以的,但不意味着不用利率工具。”吴晓灵强调。

  不过,经过多次密集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9.5%,对此,吴晓灵表示,目前仍有进一步上调空间,“吸收100元(存款),还有80元,还未到极限。”

  而针对汇率和通胀的关系,吴晓灵援引央行副行长易纲观点,表示治理中国通胀问题需要中药疗法,“要有10味药,不是一服药能解决的,增加汇率弹性是选项之一,最好不是单边走势而是双向摆动,这才有利于市场产生理性预期。”

  不应低估利率市场化程度

  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下,央行能否在今年16%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下抵挡住压力?吴晓灵表示,如果中央银行可以比较好地控制银行间流动性和贷款能力,且能够对已经铺开的建设做到有保有压,那么中央银行要实现M2目标就不难。

  但是,她也承认,这两个方面实现起来不容易,“特别是,现在已经铺开的基础建设规模相当大,完成后续的规模也相当大。70%都是中长期贷款,银行贷款遇到两难,继续贷,那么通胀压力大;如果不贷款,那么有些项目就停摆。

  控制M2的难点,一点在中央银行是否有效控制市场流动性,第二是社会上能否对现有基建规模真正做到有保有压。”

  对于“两会”期间热议的利率市场化,吴晓灵认为,外界对于当前利率市场化的程度有所低估,利率没有市场化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存贷款利差,目前采用的是“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政策;第二,对农信社有最高贷款利率2.3倍的限制;第三,企业发行债券时,有定期存款40%的限制。

  对于上述第三点,金融市场已经通过其他工具规避了这一限制;第二点则尚未形成共识,而对于存贷款利差不能放开,最主要在于中央银行担心银行还没有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治理结构不完善。“一旦放开利差,央行担心会出现不正当竞争,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但是,利差是否阻挡利率市场化机制的主要因素?吴晓灵认为,贷款利率对社会资源配置是最重要的,当贷款利率放开后,即使银行有下限控制,也难以阻挡银行按照市场风险、资金供需进行定价。

  国外部分中央银行调整的是政策目标利率,比如美联储通过买进政府债券,或吐出政府债券来影响利率水平;而中国央行则主要通过买卖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而影响银行间的头寸。

  “此举对银行市场间利率、客户利率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有障碍,但利率市场化程度被误解偏低,在当前利率市场结构下,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吴晓灵补充道。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议题,吴晓灵对于香港推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和债券持积极态度,“人民币对于香港,就是一个类似美元、港币的一种货币,放开人民币作为一种与美元同级的货币,这就打开了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口子。”

0
标签: 吴晓灵 货币政策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