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存在冲突?
这些分析人士说,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并非当前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增多的主要症结所在,反而是一种“互补”和“共生”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美存在的巨大劳动力成本差异,注定美国不会再去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而需要从中国进口。
这些分析人士说,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并非当前中美经济贸易摩擦增多的主要症结所在,反而是一种“互补”和“共生”的关系。
美国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资源供养型”,即高碳生产生活方式、过度消费模式以及全球化投资方式。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则是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当前,它正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选择主动融入欧美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根据自己的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条件下逐步成形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美国发展模式的"共生产物",两者是一种互补联动的关系。”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外移制造业,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等出口驱动型经济体纷纷崛起。此后,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低廉和综合配套优势,也迅速跻身“世界工厂”。
“发达国家从中国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一方面提高了其居民的福利水平,另一方面也拉低了全球通胀水平。”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美存在的巨大劳动力成本差异,注定美国不会再去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而需要从中国进口。
高储蓄低投资和低储蓄高投资,是中美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直观表现,但这也是正常的历史现象。
“如果两个世界大国同时向世界借钱,那才是不正常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美经济发展模式并未产生冲突,反而具有"依存性"、"共生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中美“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挑战。西方一些人刻意忽视危机和全球经济失衡的真正肇因美国等国“寅吃卯粮”的财政和消费习惯及放任自流的经济金融秩序,而是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
备受美国诟病的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其实是加工贸易,而该领域的主导者是外商投资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由美欧等外资企业制造的。
“名义上是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实质上只是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而已。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这就是当前中国出口行业的真实写照。”屠新泉说。
“美国早就实施了全球化的投资方式,其资本在全球各地流动,获取超额利润。”张宇燕说,“美国产品不需要从美国生产并出口,而是从全世界各地生产并出口。”
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对美国是有好处的,但其弊端在于,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劳动力却不能。本国产业空心化带来的工人失业问题,正在给美国政府带来政治压力。
“由于劳工工资、福利待遇限制,低端制造业事实上是不可能再回流美国了。面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就业压力,美国政府似乎只能让中国成为"替罪羊"。”倪峰表示。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也在促使美国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美国总统奥巴马明言,美国过去依赖金融业、通过“债务驱动”和过度消费来支持经济,这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还是要靠发展实业,推动出口。
奥巴马在2010年1月份发表的首次国情咨文中提出在5年内将美国出口额翻番的目标,以及通过增加出口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当年3月,奥巴马宣布设立出口内阁,并重设“总统出口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指出,现在看来,美国推动出口的手段无外乎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而这正是导致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可以推行“出口驱动”,但应该通过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放宽优势产品出口限制等合理途径来实现,推动美元贬值、实施贸易保护等是有损美国、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做法。
“美国经济应该转型为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合理的消费模式。”张燕生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外需疲软和不稳定性暴露无遗,面临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愈演愈烈,加之资源和环境约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本国民众福利改善的普遍需求,令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显得十分迫切。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动力和原因无疑是出于国内外形势变化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目的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政治和社会的持久稳定。”屠新泉说。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由于各国自然禀赋、经济基础、文化习俗等不同,经济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如果强行推行某一种经济模式,只会导致冲突和混乱。
“中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后,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张燕生说。